一种铁路垫板的新型加工方法以及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164071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垫板的轧制和精整模具,包括间歇性轧制模具和终锻精整模具,还提供了一种铁路垫板的新型加工方法,包括选择符合规格的板材、感应加热设备中加热、间歇性轧制、冷却和锯切、模锻精整、冲孔、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间歇性轧制和精整复合的加工方法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成本低;轧制过程保证了铁垫板良好的金属流线;残余变形和附加应力相对较小,产品的力学性能更加稳定;坯料与模具之间的相对滑动较小,因此模具磨损小,降低了模具损耗,延长了的模具使用寿命,也保证了铁垫板尺寸的稳定性。精整后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均达到了设计需求。

New processing method and die for railway backing pl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ilway plate rolling and finishing mould, including intermittent rolling and forging die finishing die, also provides a new processing method of railway plate, including with plate, induction heating equipment specifications in intermittent heating, rolling, cooling and cutting, forging, finishing punching, packaging and storage. The invention adopts a processing method of intermittent rolling and finishing composite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low cost; rolling process to ensure good metal streamline iron plate; residual deformation and additional stress is relatively small,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product is more stable; the smaller the relative sliding between blank and die, so die wear, reduce die loss,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old, and can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iron plate siz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atigue properties of the finished products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垫板的新型加工方法以及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垫板的加工
,具体是一种铁路垫板的新型加工方法以及模具。
技术介绍
铁垫板是固定钢轨的重要扣件之一,放置于钢轨与轨枕之间,是支撑轨道的主要受力部件。随着列车的提速,对轨道线路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铁垫板具有更好的减震性、耐冲击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铁垫板的生产加工方法主要有:焊接、铸造、锻造等加工方法。其中组焊垫板因焊接原因使得垫板的力学性能减弱,该类型产品已逐渐淡出市场;目前铁垫板市场主要以锻造和铸造生产加工方法为主,其中铸造铁垫板的材质主要采用球墨铸铁或可锻铸铁,虽然拥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减震性,但是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垫板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铸件内部组织致密程度相对于轧制和锻造较差,而且常会出现砂眼、气孔、浇不足、变形等缺陷问题,成品率不高,此外,铸造易产生较多的气体污染,水污染等。锻造虽然可以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锻造后的铁垫板具有更好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综合性能等。但是锻造对设备的依赖性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模具损伤大,不适合大批量生产。轧制加工方法优点在于劳动强度低、材料和工具消耗少;轧件连续静压变形,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缺点在于为了控制轧件轧件的力学性能和轧件的厚度及尺寸精度,需要投入专用设备和精细模具,因此单一的轧制加工方法不适用于非一致性截面铁垫板的生产。因此,为了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研发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铁垫板新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结合轧制与模锻的加工方法优势,进行铁垫板加工生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垫板的间歇性轧制模具和终锻精整模具组合和一种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铁垫板间歇性轧制和精整复合的加工方法。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铁路垫板的轧制和精整模具,包括间歇性轧制模具和终锻精整模具,间歇性轧制模具包括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和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所述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和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分别为圆柱形,同时转动,在接触面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凹凸面,凹凸面之间具有空腔,将板材放入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和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之间空腔进行轧制,形成规定的形状。终锻精整模具包括上模部和下模部,其中,所述上模部包括上模板、冲头、上楔、终锻顶料杆和紧固螺栓,冲头紧固于上模部上;所述下模部包括下模板、定位块、下楔和紧固螺栓,所述终锻精整模具上模部和下模部接触面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凹凸面,凹凸面之间具有空腔,对放入终锻精整模具上模部和下模部之间空腔的坯料进行锻压精整。优选的,根据所述间歇性轧制模具圆柱体表面凹凸纹组合的数量,经轧制制得的产品可以一次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实现一出二、一出三、一出四或者一出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终锻模具具有两个腔室,可以同时加工两件产品。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铁路垫板的新型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步骤a、选材:根据要求及产品尺寸,定制符合规格的板材;步骤b、加热:将板材运至感应加热设备加热;步骤c、间歇性轧制:包括预轧制和终轧;步骤d、冷却:轧制后,将坯料冷却至常温,步骤e、在锯床上锯切,加工成成品要求的尺寸;步骤f、模锻精整;步骤g、冲孔;步骤h、包装入库。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选择Q235B的定尺板材。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采用中频感应电炉加热,加热温度范围为1100-1300℃,加热时间为35-60秒。优选的,所述步骤c具体为将坯料用输送机输送至轧辊直径500-1200mm的轧制机预轧制,而后利用机械手加持反向送入轧辊直径500-1200mm的轧制机,进行终轧。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预轧制和终轧过程中控制温度范围1100-1150℃,轧制时间分别为1.0~1.5秒和1.0~1.5秒。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将坯料放置于冷床上进行空冷至常温。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常温下,采用200-1600t压力机进行模锻精整。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以左、上两面为基准,人工放入200-1600t压力机冷冲,采用这种方式冲压出的工件不需要进一步机械加工,尺寸精度较高。优选的,在步骤g冲孔完毕后,采用超声无损探伤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内部裂纹缺陷。更进一步,在步骤g冲孔完成后,进行拉伸和折弯性能检查。本专利技术采用间歇性轧制和精整复合的加工方法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每次轧制根据铁垫板长度可制作3-5件,从加热、两道次轧制、锯切等工序均可使用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力投入,同时提升了效率;轧制模具与普通模锻模具成本接近;轧制变形是连续的静压成型,在轧制过程中,没有冲击与振动保证了铁垫板良好的金属流线;残余变形和附加应力相对较小,产品的力学性能更加稳定;坯料与模具之间的相对滑动较小,因此模具磨损小,降低了模具损耗,延长了的模具使用寿命,也保证了铁垫板尺寸的稳定性。精整后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均达到了设计需求。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间歇性轧制模具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间歇性轧制模具第一道次轧制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间歇性轧制模具第一道次轧制的一种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间歇性轧制模具第二道次轧制的一种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间歇性轧制模具第一道次轧制的一种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间歇性轧制模具第二道次轧制的一种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间歇性轧制模具第一道次轧制的一种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间歇性轧制模具第二道次轧制的一种剖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终锻精整模具结构横截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终锻精整模具结构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终锻精整模具结构俯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终锻精整模具结构俯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终锻精整模具结构俯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冲孔模具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冲孔模具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结构正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结构俯视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结构正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结构俯视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结构俯视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一种铁路垫板的结构俯视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铁路垫板的新型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1为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1-2为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2-1为下模板,2-2为下楔,2-3为下模,2-4为上楔,2-5为上模,2-6为紧固螺栓,2-7为上模板,2-8为终锻顶料杆,2-9为定位块,3-1为下模板,3-2为下模,3-3为冲头,3-4为导向装置,3-5为压板。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铁路垫板的新型加工方法以及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垫板的轧制和精整模具,包括间歇性轧制模具和终锻精整模具,其特征在于,间歇性轧制模具包括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和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所述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和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分别为圆柱形,同时转动,在接触面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凹凸面,凹凸面之间具有空腔,将板材放入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和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之间空腔进行轧制,形成规定的形状;终锻精整模具包括上模部和下模部,其中,所述上模部包括上模板、冲头、上楔、终锻顶料杆和紧固螺栓,冲头紧固于上模部上;所述下模部包括下模板、定位块、下楔和紧固螺栓,所述终锻精整模具上模部和下模部接触面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凹凸面,凹凸面之间具有空腔,对放入终锻精整模具上模部和下模部之间空腔的坯料进行锻压精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垫板的轧制和精整模具,包括间歇性轧制模具和终锻精整模具,其特征在于,间歇性轧制模具包括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和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所述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和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分别为圆柱形,同时转动,在接触面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凹凸面,凹凸面之间具有空腔,将板材放入间歇性轧制模具上模和间歇性轧制模具下模之间空腔进行轧制,形成规定的形状;终锻精整模具包括上模部和下模部,其中,所述上模部包括上模板、冲头、上楔、终锻顶料杆和紧固螺栓,冲头紧固于上模部上;所述下模部包括下模板、定位块、下楔和紧固螺栓,所述终锻精整模具上模部和下模部接触面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凹凸面,凹凸面之间具有空腔,对放入终锻精整模具上模部和下模部之间空腔的坯料进行锻压精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垫板的间歇性轧制模具和终锻精整模具,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间歇性轧制模具圆柱体表面凹凸纹组合的数量,经轧制制得的产品可以一次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垫板的间歇性轧制模具和终锻精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终锻模具具有一个或者两个腔室,可以同时加工一件或者两件产品。4.一种铁路垫板的新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选材:根据要求及产品尺寸,定制符合规格的板材;步骤b、加热:将板材运至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丰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