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393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助行机器人,其下肢行走机构上包括髋关节旋转机构、膝关节旋转机构和踝关节旋转机构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安装有与身体匹配的躯体承载件、电池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髋关节旋转机构、膝关节旋转机构和踝关节旋转机构相连接,遥控器与控制器连接,能操作控制下肢行走机构的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帮助患者实现站立或行走训练,从而防止褥疮,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减少肌肉痉挛及骨关节畸形,维护患者生活质量并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协助患者走平地,还能上下楼梯,为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行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走器械
,具体涉及助行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们行走和站立有障碍,如:脊椎损伤、脊椎裂、脑瘫、截瘫、小儿麻痹、多发性硬化、脊椎空洞症,中风、脑外伤、偏瘫、格林巴利综合症、关节术后等,这些病人长期的行动不方便,不仅生理上得不到康复,心理上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时就需要一些站立并帮助锻炼的行走器,帮助病人实现站立或行走训练,从而防止褥疮,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减少肌肉痉挛及骨关节畸形,维护患者生活质量并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助行机器人,该无线遥控行走器可帮助患者实现站立或行走训练,从而防止褥疮,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减少肌肉痉挛及骨关节畸形,维护患者生活质量并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不仅能协助患者走平地,还能上下楼梯,为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助行机器人,由下肢行走机构、躯体承载组件和遥控器组成;所述下肢行走机构上包括安装有镜向对称的两个髋关节旋转机构、膝关节旋转机构和踝关节旋转机构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助行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助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由下肢行走机构、躯体承载组件和遥控器组成;所述下肢行走机构上包括安装有镜向对称的两个髋关节旋转机构、膝关节旋转机构和踝关节旋转机构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与身体匹配的躯体承载件、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电池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髋关节旋转机构、膝关节旋转机构和踝关节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遥控器与控制器连接,能操作控制下肢行走机构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助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由下肢行走机构、躯体承载组件和遥控器组成;所述下肢行走机构上包括安装有镜向对称的两个髋关节旋转机构、膝关节旋转机构和踝关节旋转机构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与身体匹配的躯体承载件、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电池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髋关节旋转机构、膝关节旋转机构和踝关节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遥控器与控制器连接,能操作控制下肢行走机构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通过弧形固定件相连接的大腿外侧杆和大腿内侧杆、小腿外侧杆和小腿内侧杆,所述大腿外侧杆与小腿外侧杆通过膝关节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大腿内侧杆与小腿内侧杆通过膝关节活动杆相连接,所述膝关节活动杆与膝关节旋转机构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髋关节旋转机构下端驱动连接大腿外侧杆,所述大腿外侧杆连同大腿内侧杆可被驱动旋转的范围为:向后20度至向前90度,所述膝关节旋转机构可驱动小腿外侧杆连同小腿内侧杆和膝关节活动杆绕大腿外侧杆旋转的范围为:向后70度至向前2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髋关节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髋关节安装盒一侧的髋关节电机和安装在髋关节安装盒里面的小齿轮、大齿轮和齿轮带,所述髋关节电机分别与电池和控制器相连接,并驱动连接小齿轮,小齿轮通过齿轮带传动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下端与大腿外侧杆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带后方设置有连接摆臂的张紧轮,所述摆臂由限位装置调节在摆臂槽中的位置,进而通过摆臂一端的张紧轮将齿轮带保持张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轶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