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介辉专利>正文

用于人体的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033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的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床。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红外加热光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体的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床,尤其适用于加热人体,在加热人体时,具有极佳的能源利用效率,且可以取得精准、可控、高效的加热效果,有助于提高被加热的人的舒适感以及保证加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人体的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床相关申请的引用本申请要求享有2016年5月25日申请的PCT专利申请No.PCT/CN2016/08326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以任何目的包含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人体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加热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黑体辐射加热和空调加热。黑体辐射加热主要利用高温物体产生的黑体辐射对周边物体进行加热,而空调加热主要通过借用房间外的热量然后和房间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加热。这两种加热方法都有各自的不足因而不适合被应用于智能加热领域和针对特定对象的小范围局部加热的领域,尤其不适于针对人体的加热。以空调加热为例,其在调节房间温度的时候是通过与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冷热交换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具体来讲,在需要升温时,空调加热房间内的空气,然后通过被加热的空气再来加热房间内的其它物体,这会导致房间内不需要被加热的物体也被加热,比如需要保持低温的冰箱被加热,导致能量的浪费。除了能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以外,空调还存在反应速度慢的缺陷,因而只能针对某一空间整体相对缓慢的加热。因此,在将空调加热应用于以加热人体为目的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人体的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人体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红外加热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25 CN PCT/CN2016/0832671.一种用于人体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红外加热光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光源沿第一维度在光源中心的至少一侧具有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在光源中心的直射方向上具有直射光强值,在光源中心的至少一侧以第一斜射角出射的方向上具有第一光强极大值,第一光强极大值与直射光强值之比介于1.5与5.0之间,第一斜射角介于3°与30°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强极大值与直射光强值之比介于1.5与2.5之间,第一斜射角介于3°与15°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包括第一斜射角区间,第一斜射角区间的一端的斜射角较第一斜射角小2°-5°,另一端的斜射角较第一斜射角大4°-6°,以第一斜射角区间内的任一斜射角出射的光强与第一光强极大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一光强极大值的30%。6.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光源沿第一维度在光源中心的两侧均具有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所述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在与第一斜射角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以第二斜射角出射的方向上具有第二光强极大值,第二光强极大值与直射光强值之比介于1.2与5.0之间,第二斜射角介于3°与30°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强极大值与直射光强值之比介于1.5与2.5之间,第二斜射角介于3°与15°之间。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包括第二斜射角区间,第二斜射角区间的一端的斜射角较第二斜射角小2°-5°,另一端的斜射角较第二斜射角大4°-6°,以第二斜射角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介辉
申请(专利权)人:介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