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19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组织培养方法是以金线莲茎尖为外植体,依次经过外植体前处理、芽诱导培养、生根培养、壮苗培养的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组织培养金线莲的方法,使得金线莲苗成活率达97%以上,金线莲鲜品产量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
,尤其是一种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金线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民间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素有“药王”、“金草”、“神草”等美称;叶圆盾形,根茎较细,叶柄细长,棕褐色,可攀援。金线莲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两者的含量均高于国产西洋参和野山参;它们与牛磺酸、多糖类成分具有营养、抗衰老、养肝护肝、调节人体机体免疫的作用。目前,金线莲多通过人工栽培的方法来繁育,但是大庙成活率达92%以上,小苗移栽较难,存活率差异悬殊较大,人工栽培金线莲一般亩产鲜品产量较低。组织培养的方法无疑能够快速培养金线莲,并且能够提高金线莲鲜品的产量。现有的金线莲的组织培养方法,多以蒴果、金线莲整个植株等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然而尚未见采用茎尖进行培养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这种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可以提供一种新的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前处理:取新鲜、无病虫害的金线莲茎尖作为外植体,消毒后备用;芽诱导培养;将金线莲茎尖接种至芽诱导培养基,调节光照为1700~20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25天~35天至长出新芽;生根培养:将所述新芽转入生根培养基,调节控制温度为24℃~30℃;培养7天~12天至长出1厘米~3厘米的根;壮苗培养:转入壮苗培养基,调节光照为1900~22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12天~17天,至苗长高2厘米~5厘米;芽诱导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0克/升~150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8克/升~10克/升萘乙酸;生根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克/升~20克/升吲哚乙酸、80克/升~100克/升葡萄糖和8克/升~14克/升萘乙酸;壮苗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5克/升~20克/升萘乙酸、5克/升~10克/升的硝酸钾和40克/升~55克/升蛋白胨;所述MS培养基中的所有组分均采用富硒水进行配制。上述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富硒水含硒量为0.525ug/L~0.82ug/L。进一步的,消毒的具体方法为:将金线莲茎尖浸泡于浓度为5%~8%的次氯酸钙溶液中20分钟~3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5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金线莲茎尖作为外植体,经过芽诱导培养、生根培养和壮苗培养,本专利技术芽诱导培养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和萘乙酸,所得芽粗壮、整齐;生根培养基在MS培养基的基础之上,添加吲哚乙酸、葡萄糖和萘乙酸,出根快、整齐,出根量大;本专利技术壮苗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萘乙酸和蛋白胨,所得金线莲种苗粗壮、鲜绿,长势好。2、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组织培养金线莲的方法,使得金线莲苗成活率达97%以上,金线莲鲜品产量提高了50%左右。3、本专利技术壮苗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5克/升~20克/升萘乙酸、5克/升~10克/升的硝酸钾和40克/升~55克/升蛋白胨;MS培养基中的所有组分均采用富硒水进行配制;富硒水的添加,使得金线莲在壮苗培养过程中富集硒,进一步提高金线莲的保健功效。4、本专利技术壮苗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5克/升~10克/升的硝酸钾,增强了金线莲抗茎腐病的能力,较传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茎腐病发病率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前处理:取新鲜、无病虫害的金线莲茎尖作为外植体,将金线莲茎尖浸泡于浓度为5%的次氯酸钙溶液中2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芽诱导培养;将金线莲茎尖接种至芽诱导培养基,调节光照为17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25天至长出新芽;生根培养:将所述新芽转入生根培养基,调节控制温度为24℃~30℃;培养7天至长出1厘米的根;壮苗培养:转入壮苗培养基,调节光照为20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12天,至苗长高3厘米;芽诱导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50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8克/升萘乙酸;生根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0克/升吲哚乙酸90克/升葡萄糖和8克/升萘乙酸;壮苗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5克/升萘乙酸、5克/升的硝酸钾和40克/升蛋白胨;MS培养基中的所有组分均采用含硒量为0.673ug/L富硒水进行配制。实施例2本实施例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前处理:取新鲜、无病虫害的金线莲茎尖作为外植体,将金线莲茎尖浸泡于浓度为7%的次氯酸钙溶液中2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芽诱导培养;将金线莲茎尖接种至芽诱导培养基,调节光照为185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30天至长出新芽;生根培养:将所述新芽转入生根培养基,调节控制温度为24℃~30℃;培养9天至长出2厘米的根;壮苗培养:转入壮苗培养基,调节光照为22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15天,至苗长高2厘米;芽诱导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20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9克/升萘乙酸;生根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克/升吲哚乙酸、80克/升葡萄糖和10克/升萘乙酸;壮苗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2克/升萘乙酸8克/升的硝酸钾和47克/升蛋白胨;MS培养基中的所有组分均采用含硒量为0.82ug/L富硒水进行配制。实施例3本实施例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前处理:取新鲜、无病虫害的金线莲茎尖作为外植体,将金线莲茎尖浸泡于浓度为8%的次氯酸钙溶液中3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芽诱导培养;将金线莲茎尖接种至芽诱导培养基,调节光照为20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35天至长出新芽;生根培养:将所述新芽转入生根培养基,调节控制温度为24℃~30℃;培养12天至长出3厘米的根;壮苗培养:转入壮苗培养基,调节光照为19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17天,至苗长高5厘米;芽诱导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0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10克/升萘乙酸;生根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5克/升吲哚乙酸、100克/升葡萄糖和14克/升萘乙酸;壮苗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0克/升萘乙酸、10克/升的硝酸钾和55克/升蛋白胨;MS培养基中的所有组分均采用含硒量为0.525ug/L富硒水进行配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前处理:取新鲜、无病虫害的金线莲茎尖作为外植体,消毒后备用;芽诱导培养;将金线莲茎尖接种至芽诱导培养基,调节光照为1700~20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25天~35天至长出新芽;生根培养:将所述新芽转入生根培养基,调节控制温度为24℃~30℃;培养7天~12天至长出1厘米~3厘米的根;壮苗培养:转入壮苗培养基,调节光照为1900~22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12天~17天,至苗长高2厘米~5厘米;所述芽诱导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0克/升~150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8克/升~10克/升萘乙酸;所述生根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克/升~20克/升吲哚乙酸、80克/升~100克/升葡萄糖和8克/升~14克/升萘乙酸;所述壮苗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5克/升~20克/升萘乙酸、5克/升~10克/升的硝酸钾和40克/升~55克/升蛋白胨;所述MS培养基中的所有组分均采用富硒水进行配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线莲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前处理:取新鲜、无病虫害的金线莲茎尖作为外植体,消毒后备用;芽诱导培养;将金线莲茎尖接种至芽诱导培养基,调节光照为1700~20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25天~35天至长出新芽;生根培养:将所述新芽转入生根培养基,调节控制温度为24℃~30℃;培养7天~12天至长出1厘米~3厘米的根;壮苗培养:转入壮苗培养基,调节光照为1900~2200Lx,控制温度为25℃~30℃,培养12天~17天,至苗长高2厘米~5厘米;所述芽诱导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0克/升~150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8克/升~10克/升萘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顺华梁胜
申请(专利权)人:河池市智汇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