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线莲水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232 阅读:1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线莲水培技术,涉及了一种中药材金线莲的无公害水(雾)培生产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塑料盘和水槽为栽培容器,利用组织培养的金线莲种苗,经过清洗、消毒,移植到塑料盘中,所述塑料盘置于装有营养液的水槽内;经过施肥、更换营养液、喷雾、光照、控湿、控温、换气进行栽培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金线莲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金线莲组培苗成活率高达98%以上,每平方米面积成品鲜重800g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便,产量高,用地少,适应于集约化无公害设施栽培或农户零散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金线莲的无公害水(雾)培生产技术。
技术介绍
有关金线莲人工栽培报道,如《亚热带植物通讯》1994年23 (1)第46—51页报道 的“金线莲若干栽培技术研究”,以土壤为基质、平面栽培,每平方米收获鲜品0. 36kg。《福建 农业科技》1998年(5)第41页,报道“金线莲的室内人工栽培技术”,室内人工栽培金线莲 采用砂床栽种,每平方米定植200株。目前金线莲的组培苗一般采用大苗(平均株重1.34g) 移植,成活率达92%以上,小苗移栽较难,存活率差异悬殊较大;人工栽培金线莲一般亩产 鲜品250 300kg。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金线莲水培技术,以提高金线莲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本专利技术的金线莲水培技术,采用塑料盘和水槽为栽培容器,利用组织培养的金线 莲种苗,经过清洗、消毒,移植到塑料盘中,所述塑料盘置于装有营养液的水槽内;经过施 月巴、更换营养液、喷雾、光照、控湿、控温、换气的栽培方式进行管理。整个栽培过程包括 1. 种苗生产1)脱毒培育金线莲无菌苗;2)繁殖金线莲芽;3)培育金线莲种苗。2.种苗移栽1)用清水冲洗去掉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后,浸H液(即0.多菌灵溶液)8-15分钟;2)将浸过H液的金线莲组培苗放入塑料盘中,将塑料盘置水槽内;3)水槽内加入营养液。3.营养液配制(IOL)(1)大量元素硝酸钙 708mg,硝酸钾(KNO3) 303mg,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115mg,硫酸镁(MgS04-7H20) 370mg ;(2)微量元素EDTA二钠铁(Na2FeEDTA)7mg,硫酸锰(MnS04_4H20)2mg,硼酸(H3BO3) 2mg, 硫酸铜(MgS04-5H20) 0. 2mg,硫酸锌(MgS04-7H20) 0. 4mg,钼酸(H2Mo04_4H20) 0. 2mg ;(3)生长素NAA40ppm。4.栽培管理1)定期喷叶肥每隔5-7天喷一次叶面肥;即0. 尿素+0. 05%磷酸 二氢钾;2)定期换营养液每隔10 15天换营养液一次;3)定时水槽中液体旋环流动和水雾加湿每隔2小时水槽中液体旋环流动和水雾加湿1小时,一天水槽中液体旋环流动和水雾加湿共8小时;4)光照强度800— 15001x ;5)空气相对湿度85-95% ;6)温度23-25 °C ;7)氧气>20% ;每日换气2-3次,每次0. 5-1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栽培方法种植的金线莲组培苗成活率高达98%以上,每平方米面积成 品鲜重800g以上,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便,产量高,用地少,适应于集约化无公害设施栽培或 农户零散栽培。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以具有自动控温、控湿、控光照和通风条件的栽培室为例,在栽培室内有规则地设立栽 培水槽,其排列密度、走向以符合生产操作的需要为宜,然后按以下1、2、3、4步骤要求进行 种苗生产、种苗移栽、营养液配制、水培管理。1. 种苗生产1) 脱毒培育金线莲无菌苗选择生长健壮的野生金线莲或人工栽培的金线莲植株为种苗,经消毒处理移植在MS 培养中培养无菌苗,30-40天切取新芽顶端转接至芽繁殖培养基中。2) 繁殖金线莲芽金线莲芽繁殖培养基为MS+6-BAl-4g+NAA0. 1-0. 5g+生物素50-100ppm,把新芽顶端接 到芽繁殖培养基中培养,40-50天继代一次。3) 培育金线莲种苗金线莲种菌培养基为1/2MS+6-BA0. lg+NAAO. 5-1. Og+生物素50-100ppm,把长出2-3个 叶片的芽苗移到种菌培养基中,培养50-60天即可出苗栽培。 2. 种苗移栽1)用清水冲洗去掉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后,浸H液(即0. 多菌灵溶液)10分钟;2)将浸过H液的金线莲组培苗放入塑料盘中,将塑料盘置水槽内;3)水槽内加入营养液。3. 营养液配制(10升)(1)大量元素硝酸钙 708mg,硝酸钾(KNO3) 303mg,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115mg,硫酸镁(MgS04-7H20) 370mg ;(2)微量元素EDTA二钠铁(Na2FeEDTA)7mg,硫酸锰(MnS04_4H20)2mg,硼酸(H3BO3)2mg, 硫酸铜(MgS04-5H20) 0. 2mg,硫酸锌(MgS04-7H20) 0. 4mg,钼酸(H2Mo04_4H20) 0. 2mg ;(3)生长素NAA40ppm。4.栽培管理1)定期喷叶肥每隔5-7天喷一次叶面肥;即0. 尿素+0. 05%磷酸二氢钾;2)定期换营养液每隔10 15天换营养液一次;3)定时水槽中液体旋环流动和水雾加湿每隔2小时水槽中液体旋环流动和水雾加湿1小时,一天水槽中液体旋环流动和水雾加湿共8小时;4)光照强度800— 15001x ;5)空气相对湿度85-95% ;6)温度23-25 °C ;7)氧气>20% ;每日换气2-3次,每次0. 5-1小时。按上述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施肥,换营养液,定时水旋环流动和喷雾,定时排气,并 控制光、温、湿、气等环境条件。实施例2以具有防止动物侵害的简易遮荫网棚栽培为例,在栽培网棚内有规则地设立多层栽 培水槽,其排列密度、走向以符合生产操作的需要为宜,利用自然光和遮荫网控制二阳八阴 环境,通过人工喷雾或机械加湿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夏季要注意降温通风;然后按实施例1 所述1、2、3、4步骤要求进行种苗生产、移栽、营养液配制、管理即可。权利要求一种金线莲水培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塑料盘和水槽为栽培容器,利用组织培养的金线莲种苗,经过清洗、消毒,移植到塑料盘中,所述塑料盘置于装有营养液的水槽内;经过施肥、更换营养液、喷雾、光照、控湿、控温、换气进行栽培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线莲水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线莲种苗的组织培养 过程如下(1)脱毒培育金线莲无菌苗;(2)繁殖金线莲芽;(3)培育金线莲种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线莲水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是将金线莲种苗浸 泡于质量浓度为0. 的多菌灵溶液中8 15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线莲水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的配制如下(1)大量元素硝酸钙 708mg,硝酸钾(KN03) 303mg,磷酸二氢铵 (NH4H2P04) llSmg,硫酸镁(MgS04_7H20) 370mg ;(2)微量元素EDTA二钠铁(Na2FeEDTA)7mg,硫酸锰(MnS04_4H20)2mg,硼酸(H3B03) 2mg, 硫酸铜(MgS04-5H20) 0. 2mg,硫酸锌(MgS04-7H20) 0. 4mg,钼酸(H2Mo04_4H20) 0. 2mg ;(3)生长素NAA40ppm; 配制成10L的营养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线莲水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管理具体如下1)定期喷叶肥每隔5-7天喷一次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0. 尿素+0. 05%磷酸二氢钾;2)定期更换营养液每隔10 15天换营养液一次;3)定时水槽中液体旋环流动和水雾加湿每隔2小时水槽中液体旋环流动和水 雾加湿1小时,一天水槽中液体旋环流动和水雾加湿共8小时;4)光照强度800— 15001x ;5)空气相对湿度85-95% ;6)温度23-25 °C ;7)氧气>20%;每日换气2-3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线莲水培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塑料盘和水槽为栽培容器,利用组织培养的金线莲种苗,经过清洗、消毒,移植到塑料盘中,所述塑料盘置于装有营养液的水槽内;经过施肥、更换营养液、喷雾、光照、控湿、控温、换气进行栽培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以飞张绪璋潘大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