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9965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天气聚类分析,得到光伏电站的多状态转移时序模型;构建光伏阵列‑逆变器串并联框图,得到光伏电站的元件失效模型,将由光伏元件失效引起的降额运行状态等效到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光伏出力模型上,形成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光伏出力模型。然后利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法对光伏出力模型、系统元件故障模型和负荷模型进行随机抽样,得到并网光伏系统一次抽样的确定性系统状态,利用直流潮流进行故障分析和期望切负荷量的计算,利用交流潮流计算电压越限、潮流越限指标。最后对光伏并网系统所有状态进行随机抽样,根据设定的风险指标计算风险概率和后果,从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三个层面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光伏电站并网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A risk assessment method for PV power plant component level and system leve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eather clustering, a timing model of multi state photovoltaic power transfer;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array series parallel inverter diagram, model of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photovoltaic component failure, by component failure derating caused by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equivalent photovoltaic output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joint effect of photovoltaic the output of model factors. Then the output of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component model, fault model and load model were randomly sampled using the non sequential Monte Carlo method, obtained a sample of grid connected PV system is a deterministic system, calculation of fault analysis and expected load shedding using DC power flow, using AC power flow calculation of voltage limit, current limit indicator. Finally, random sampling of all state grid 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calculate the risk probability and consequences according to the risk index setting, setting up a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eliability, safety and econom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photovoltaic power grid r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综合考虑外部辐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光伏电站内部元件失效机制和电网运行状态的风险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风险评估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大力推动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政府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发展迅速。我国西北地区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具备良好的太阳能发电资源、环境条件,太阳能发电增长尤为迅猛。目前,光伏电站的数量越来越多,电站规模也逐渐增大,大量的光伏电站并网,给电站自身以及其电网运行带来一定影响,光伏并网后电网能否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成为目前面临的新挑战。光伏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可能会引起电力系统功率失衡、线路过载和节点电压越限等故障,并且由于光伏发电系统中采用大量的电力电子元件,其元件可靠性对于光伏出力特性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随着光伏电站规模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研究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带来的风险,并进行全面的评估。虽然单个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并网点的上网功率小,影响不显著,但随着大规模的光伏发电接入大电网后,光伏电站与大电网间的相互影响将变得更加复杂。研究光伏电站与大电网间的交互影响,对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带来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建立反映并网安全的指标体系,对光伏并网的的规划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针对太阳辐射随机性和光伏元件失效机制可能导致光伏并网给电网运行带来风险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光伏电站并网带来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指导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综合考虑外部辐照度等环境因素和光伏电站内部元件失效机制,建立同时考虑二者随机性的光伏出力概率模型;将光伏元件失效引起的降额运行状态等效到主要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光伏出力模型上,形成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光伏出力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并网型光伏电站系统的风险评估,相当于在光伏电站系统级的风险评估中综合考虑了光伏电站元件级的风险。(2)利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法,对光伏并网系统各种不确定性进行随机抽样,确定光伏电站出力模型、系统元件失效模型和负荷模型,得到一次抽样的确定性系统状态;(3)利用直流潮流进行预想故障分析(主要是检验发电机和线路是否过载)和系统校正,并通过直流切负荷最优模型计算期望切负荷量;(4)对于电力系统的所有状态进行非序贯蒙特卡洛随机抽样,判断系统的状态,从而进行系统的交直流潮流计算;该步骤中,最优直流切负荷模型中的母线负荷和发电机限值都是各系统状态Sk的函数,可以表现负荷转移和发电运行方式随系统状态的改变。在目标函数中引入权重因子ωi,可以对不同母线的相对重要性加以指定,特别是发电机节点、变压器节点和重要负荷节点。(5)计算电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根据设定的风险指标计算光伏并网系统风险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综合风险指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中建立光伏出力概率模型,具体步骤如下:(11)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建立考虑外部环境因素(最大辐照比例Ki、辐照度波动量Fi和温度Ti)的光伏输出功率概率模型为P(Ki,Fi,Ti);(12)利用可靠性框图法,建立光伏阵列-逆变器系统架构,用串并联法得到光伏电站内部元件失效概率为Up,该状态下的光伏输出功率为Pp;将由光伏元件失效引起的降额运行状态等效到主要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光伏出力模型上,同时计及外在环境变化和内在元件失效的随机性,得到光伏的输出功率和概率分别为Pp(Ki,Fi,Ti)和Up(Ki,Fi,Ti);(13)根据状态转移概率模型抽取下一日的光伏日出力曲线,并将元件失效导致的光伏出力折损百分比乘到聚类产生的日出力曲线上,根据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顺次产生全运行时段的光伏出力曲线,得到同时计及光资源变化和元件失效随机性的光伏出力模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中,通过直流切负荷最优模型计算期望切负荷量具体如下:当系统存在故障时,则重新调度发电出力,消除线路过载,并尽可能避免切负荷,如果负荷削减不可避免,则使负荷削减量达到最小,最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负荷削减总量最小约束条件包括直流潮流方程T(Sk)=A(Sk)(PG-PD(Sk)+C)、功率平衡方程发电出力约束PGmin(Sk)≤PG≤PGmax(Sk)、削负荷量约束0≤C≤PD(Sk)和线路潮流约束|T(Sk)|≤Tmax(Sk);式中:Sk表示第k个随机抽样系统状态;T(Sk)为系统状态Sk下的线路有功潮流矢量;A(Sk)为系统状态Sk下线路有功潮流和母线注入功率之间的关系矩阵;PG为发电机输出矢量;PD(Sk)为母线的负荷矢量;C为母线负荷削减矢量;PGmax(Sk)和PGmin(Sk)分别表示发电变量的上下限矢量;Tmax(Sk)为线路额定有功功率矢量;ωi为反映母线重要性的权重因子;ND为负荷母线集合;NG为发电机母线集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5)中具体如下,光伏并网风险评估方案A依据可靠性B1、安全性B2和经济性B3三个准则构建综合评估层次结构;量化的可靠性指标B1包括:失负荷概率C11、电力不足期望C12、期望缺供电量C13;量化的安全性指标B2包括: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C21、断面稳定限额指标C22;量化的经济性指标B3包括:系统网损C31、期望缺供电损失C32、发电重调度成本C33。在层次结构图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标赋权,利用综合评估模型得到含并网光伏系统的综合指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光伏阵列-逆变器串并联模型分析元件失效导致的光伏出力折损,根据状态转移概率模型抽取下一日的光伏日出力曲线,并将折损百分比乘到聚类产生的日出力曲线上,根据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顺次产生全运行时段的光伏出力曲线,该光伏出力模型同时计及光资源不足和元件失效对光伏出力的影响,所建模型考虑因素更加全面;2.利用同时考虑光伏元件失效机制的光伏出力模型进行光伏并网系统的风险评估,相当于在光伏电站系统级的风险评估中综合考虑了光伏电站元件级的风险;3.最优直流切负荷模型中的母线负荷和发电机限值都是各系统状态的函数,可以表现负荷转移和发电运行方式随系统状态的改变;引入权重因子,可以对不同母线的相对重要性加以指定,特别是发电机节点、变压器节点和重要负荷节点;4.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并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按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三个准则分别选取指标对光伏并网风险进行了多维全面评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算法的整体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含光伏并网的运行风险计算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并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3,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综合考虑外部辐照度等环境因素和光伏电站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综合考虑外部辐照度等环境因素和光伏电站内部元件失效机制,建立同时考虑二者随机性的光伏出力概率模型;(2)利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法,对光伏并网系统各种不确定性进行随机抽样,确定光伏电站出力模型、系统元件失效模型和负荷模型,得到一次抽样的确定性系统状态;(3)利用直流潮流进行预想故障分析和系统校正,并通过直流切负荷最优模型计算期望切负荷量;(4)对于电力系统的所有状态进行非序贯蒙特卡洛随机抽样,判断系统的状态,从而进行系统的交直流潮流计算;(5)计算电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根据设定的风险指标计算光伏并网系统风险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综合风险指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综合考虑外部辐照度等环境因素和光伏电站内部元件失效机制,建立同时考虑二者随机性的光伏出力概率模型;(2)利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法,对光伏并网系统各种不确定性进行随机抽样,确定光伏电站出力模型、系统元件失效模型和负荷模型,得到一次抽样的确定性系统状态;(3)利用直流潮流进行预想故障分析和系统校正,并通过直流切负荷最优模型计算期望切负荷量;(4)对于电力系统的所有状态进行非序贯蒙特卡洛随机抽样,判断系统的状态,从而进行系统的交直流潮流计算;(5)计算电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根据设定的风险指标计算光伏并网系统风险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综合风险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光伏电站元件级和系统级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光伏出力概率模型,具体步骤如下:(11)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建立考虑外部环境因素(最大辐照比例Ki、辐照度波动量Fi和温度Ti)的光伏输出功率概率模型为P(Ki,Fi,Ti);(12)利用可靠性框图法,建立光伏阵列-逆变器系统架构,用串并联法得到光伏电站内部元件失效概率为Up,该状态下的光伏输出功率为Pp;将由光伏元件失效引起的降额运行状态等效到主要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光伏出力模型上,同时计及外在环境变化和内在元件失效的随机性,得到光伏的输出功率和概率分别为Pp(Ki,Fi,Ti)和Up(Ki,Fi,Ti);(13)根据状态转移概率模型抽取下一日的光伏日出力曲线,并将元件失效导致的光伏出力折损百分比乘到聚类产生的日出力曲线上,根据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顺次产生全运行时段的光伏出力曲线,得到同时计及光资源变化和元件失效随机性的光伏出力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奕陶苏朦戴剑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