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735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减震底座,弯折底板包括:第一弯折部,具有容置凹槽和第一固定部,容置槽容置有外部设备的电缆;支撑部,与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用于固定和承载外部设备;第二弯折部,具有第二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支撑部相连接;第一减震块,通过第一调节螺母与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第一调节螺母调节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减震块之间的距离;第二减震块,通过第二调节螺母与第二弯折部的第二固定部相连接,第二调节螺母调节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减震块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底座底部安装有弹性垫块,可以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消除90%以上的震动和噪音,同时解决设备走线杂乱易损坏的问题。

Damping bas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amping base, bending plate includes a first bending part, a groove and a first fixing part, accommodating groove for accommodating a cable to an external device; the supporting part, a first fix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ending part, for fixing and carrying external equipment; second the bending part has second fixed portion and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upporting part; the first damping block, connected by a first fixed part first adjusting nut and the first bending part, first adjusting nut adjusting the first fixed part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damping block; second damping block is connected. The second fixed part of the nut and the second bending part is regulated by the second, second regulation nut between the second part and the second fixed damping block distance. The elastic cushion block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amping base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so that the system can eliminate more than 90% vibration and noise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quipment line is disorderly and easy to be dama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底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底座。
技术介绍
目前在设备撬块底座设计中,尤其是在恒压供水设备成套设备中,采用的技术是通过槽钢焊接拼成焊接框架,后在框架需要位置进行焊接平板,然后进行整体加工。这种制造方式对焊接技术要求高,焊后容易变形,不容易得到需要的加工精度,且各槽钢之间的拼焊端部需要用气割方法加工成各种复杂形状,然后进行焊渣及去除毛刺处理等工序。槽钢之间是中空的,整体不美观。当安装泵,泵的电源线及系统的型号线完全外露,极易在本地车间装配或现场安装调试时损坏电缆线,影响使用甚至发生漏电现象。同时,底板底部没有安装减震块,到现场安装困难且不方便,给客户带来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底座,通过本技术方案,不但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电源电缆线、信号电缆线在安装、测试、运输等搬运过程中以及现场安装调试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同时可以使电缆线走线更规范、整齐,使产品一致性更好。减震底座底部安装有弹性垫块,可以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消除90%以上的震动和噪音,同时可以减少因客户对减震器的选型不准而带来震动、噪音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底座,包括:弯折底板,所述弯折底板包括:第一弯折部,具有容置凹槽和第一固定部,所述容置槽容置有外部设备的电缆;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用于固定和承载外部设备;第二弯折部,具有第二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第一减震块,通过第一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调节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减震块之间的距离;第二减震块,通过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调节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减震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支撑部和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上还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部还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弯折部还具有第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上还具有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固定在第一通孔上,所述第一调节螺母通过第一螺杆与第一固定螺母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上还具有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固定在第三通孔上,所述第二调节螺母通过第二螺杆与第二固定螺母连接;所述支撑部上还具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固定在第二通孔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支撑部和第二弯折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底座底部安装有弹性垫块,可以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消除90%以上的震动和噪音,同时可以解决设备走线杂乱易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减震底座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减震底座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减震底座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减震底座装配设备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底座包括第一弯折部1、支撑部3、第二弯折部2和减震块4,第一弯折部1主要用于容置电缆线和安装减震块4,第二弯折部2主要用于安装减震块4,支撑部3主要用于承载设备,比如水泵。其中在第一弯折部1、支撑部3和第二弯折部2上都设置有通孔用于安装螺母以达到固定减震块4或者设备的目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减震底座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减震底座包括:弯折底板,所述弯折底板包括:第一弯折部1,具有容置凹槽和第一固定部,所述容置槽容置有外部设备的电缆。本实施例的减震底座包括有第一弯折部1,该弯折部主要用途有两个:1、用于容纳外部设备的电缆线,令外部设备走线整齐,同时对外部设备的电缆线形成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损伤。2、用于固定减震设备的减震块4,将外部设备引起的震动减弱。因此第一弯折部1主要包括容置凹槽和第一固定部,容置凹槽用于容置外部设备的电缆线,而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减震块4。支撑部3,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用于固定和承载外部设备。支撑部3主要用于承载上述的外部设备,同时将外部设备定位,避免外部设备发生位移。支撑部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弯折部1和第二弯折部2连接,其中,支撑部3的一端和第一弯折部1的第一固定部连接。第二弯折部2,具有第二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3相连接。第二弯折部2主要用于固定减震块4,因此第二弯折部2具有第二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减震块4,第一连接部用于和支撑部3进行连接。当支撑部3与第一弯折部1和第二弯折部2连接后,则支撑部3在第一弯折部1和第二弯折部2的支撑下,距离地面形成一段距离,使得支撑部3上承载的外部设备造成的震动在支撑部3上能够经历一定的缓冲再传递到地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1、支撑部3和第二弯折部2一体成型。第一弯折部1、支撑部3和第二弯折部2可以是三个单独的部件,需要时再进行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个部件。当三者是分开的部件时,方便按需组装,比如在支撑部3的两端各安装一个第一弯折部1,这样两端都可以容置电缆线。当三者是一体成型的一个部件时,可以直接使用,省去了安装的过程,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1、支撑部3和第二弯折部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上述的第一弯折部1、支撑部3和第二弯折部2多使用金属材料进行制作,比如碳钢等。但是其他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也可用于制作上述的第一弯折部1、支撑部3和第二弯折部2。第一减震块4,通过第一调节螺母12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母12调节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减震块4之间的距离。第一减震块4即与第一弯折部1的第一固定部连接的减震块4,第一减震块4与第一固定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母12,该第一调节螺母12的作用是调节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减震块4之间的距离。由于整个减震底座需要保持平衡,因此需要调整每个减震块4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的距离,而由于减震底座所在的地面未必会很平整,因此每个减震块4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的距离需要单独调节设置。第二减震块4,通过第二调节螺母22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的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22调节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减震块4之间的距离。第二减震块4即与第二弯折部2的第二固定部连接的减震块4,第二减震块4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22,该第二调节螺母22的作用是调节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减震块4之间的距离。由于整个减震底座需要保持平衡,因此需要调整每个减震块4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距离,而由于减震底座所在的地面未必会很平整,因此每个减震块4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距离需要单独调节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块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1、减震块4的作用有两个:2、将底座和地面隔离开;吸纳部分震动,使最终传到地面上的震感相比减弱。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减震块4可以采用很多材料制成,比如金属、石质材料和弹性材料,而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则是采用弹性材料的效果较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1上还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部3还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弯折部2还具有第三通孔。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减震底座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第一弯折部1、支撑部3和第二弯折部2上均具有多个通孔,其中第一弯折部1的是第一通孔,主要用于安装用于固定减震块4的螺母。支撑部3上的通孔是第二通孔,主要用于安装固定外部设备的定位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底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弯折底板,所述弯折底板包括:第一弯折部,具有容置凹槽和第一固定部,所述容置槽容置有外部设备的电缆;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用于固定和承载外部设备;第二弯折部,具有第二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第一减震块,通过第一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调节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减震块之间的距离;第二减震块,通过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调节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减震块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弯折底板,所述弯折底板包括:第一弯折部,具有容置凹槽和第一固定部,所述容置槽容置有外部设备的电缆;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用于固定和承载外部设备;第二弯折部,具有第二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第一减震块,通过第一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调节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减震块之间的距离;第二减震块,通过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调节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减震块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支撑部和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阳景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