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747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包括: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一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与所述中开泵的泵体固定连接的泵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夹系统提高了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及效率。高了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及效率。高了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开泵的加工所采用分工序在不同设备上加工,尤其是机封位、轴承位、口环位是采用合体加工(将中开泵的泵体与泵盖固定连接后,在中开泵的内部进行加工),具体的:首先是加工整个中开泵外部上的底角、连接孔以及法兰等结构,之后将加工刀具伸入中开泵的内部,对中开泵的口环位、机封位、轴承位等结构进行加工;
[0003]合体加工时,由于是在中开泵的内部进行加工,其加工精度难以控制,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同时合体加工后,当前的泵体只能与当前的泵盖配合使用,泵体泵盖的互换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以提高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精度与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包括:
[0007]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一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
[0008]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
[0009]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与所述中开泵的泵体固定连接的泵盖。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具包括:
[0011]第一底座;
[0012]第一龙门架,所述第一龙门架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第一面的一侧;
[0013]第二龙门架,所述第二龙门架与所述第一龙门架平行且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第一面的另一侧;
[0014]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门架与所述第二龙门架之间且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一面上。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龙门架上设置有第一卡口;
[0016]所述第一卡口包括第一卡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槽对称设置的第二卡槽。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龙门架上设置有第二卡口;
[0018]所述第二卡口包括第三卡槽,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槽对称设置的第四卡槽。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包括:
[0020]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
[0021]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面上,且至少两个第一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龙门架或所述第二龙门架的固定连接处;
[0022]至少两条滑轨,至少两条所述滑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面上且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
[0023]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校正系统,所述校正系统包括:
[0024]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
[0025]测量尺,所述测量尺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且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贴合;
[0026]测量头,所述测量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测量尺上,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的开口中。
[0027]可选的,所述第二夹具包括:
[0028]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固定座;
[0029]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且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
[0030]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辅助支撑柱。
[0031]可选的,所述第三夹具包括:
[0032]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柱;
[0033]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上,且与所述第三底座固定连接。
[0034]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三固定座,以及设置于至少三个所述第三固定座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平行设置的顶丝。
[0035]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包括: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一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与所述中开泵的泵体固定连接的泵盖,以提高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具示意图;
[0038]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39]图3是图1的后视图;
[004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夹具示意图;
[004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夹具示意图。
[0042]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底座;10、支撑部;101、第一凹槽;11、第一固定座;12、第一滑轨;13、第二滑轨;14、第四滑轨;15、吊环结构;2、第一龙门架;21、第一卡槽;22、第二卡槽;221、第一凸起结构;23、第一开口;24、第一滑槽;25、第二滑槽;3、第二龙门架;31、第三
卡槽;32、第四卡槽;321、第二凸起结构;33、第二开口;4、第一支撑板;41、支撑座;42、测量尺;43、测量头;5、第二底座;51、第二固定座;52、第二辅助支撑柱;53、第二凹槽;6、第二支撑板;61、第一辅助支撑柱;7、第三底座;71、第二支撑柱;72、第三辅助支撑柱;73、第三凹槽;8、第三支撑板;81、第三固定座;82、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4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包括:
[0045]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一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
[0046]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
[0047]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与所述中开泵的泵体固定连接的泵盖。
[0048]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二夹具、所述第三夹具分别应于装夹中开泵在加工过程中的不同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夹具用于装夹中开泵在第一加工工序过程中的下泵体;所述中开泵的下泵体的第一加工工序完成后,将所述中开泵的下泵体进行翻转并处置固定于所述第二夹具上,进行所述中开泵的下泵体的第二加工工序;所述第三夹具用于装夹中开泵在第三加工工序过程中的泵盖;通过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二夹具以及所述第三夹具分别夹持所述中开泵在加工过程中的不同部件,以将中开泵的不同部位分开加工,以提高中开泵加工的精度,进而提高加工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一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所述中开泵的泵体;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在中开泵的第二加工工序过程中用于装夹与所述中开泵的泵体固定连接的泵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龙门架(2),所述第一龙门架(2)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第一面的一侧;第二龙门架(3),所述第二龙门架(3)与所述第一龙门架(2)平行且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第一面的另一侧;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门架(2)与所述第二龙门架(3)之间且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的第一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门架(2)上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包括第一卡槽(21),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槽(21)对称设置的第二卡槽(2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龙门架(3)上设置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卡口包括第三卡槽(31),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槽(31)对称设置的第四卡槽(3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开泵加工过程中的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包括:支撑部(10),所述支撑部(10)的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01);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座(11),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1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10)的第一面上,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11)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1)与所述第一龙门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浩杨华锐刘思坤
申请(专利权)人: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