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9466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自动装箱系统,该自动装箱系统包括:用于校正箱子位置的第一规正机构;位于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用于撑开箱子开口的撑箱机构;位于第一规正机构背离撑箱机构一侧、用于将第一规正机构处的箱子推送至撑箱机构处的第一推进机构;位于撑箱机构背离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用于校正待装箱物品位置的第二规正机构;位于第二规正机构背离撑箱机构一侧、用于将第二规正机构处的待装箱物品推送至撑箱机构处的箱子内的第二推进机构。上述自动装箱系统可以用于物品的装箱操作,尤其适合体积与箱子体积相当的大型物品或者重量大、怕摔打的物品的装箱操作。

An automatic pack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atic packaging, an automatic packing system is disclosed, including the automatic packing system: for the firs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corr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box; in the first side of the support box for adjustment mechanism box opening mechanism opens; in the first adjustment mechanism from the support box mechanism for the first side, the first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propulsion mechanism the box is pushed to the support box office; in one side, the first departure from the support box mechanism warping mechanism for second regular institutions for packing goods position correction; in the second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back support from one side, will be used for box packing items pushed to the support box office box office in second adjustment the second propulsion mechanism. The automatic packing system can be used for goods packing operation,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volume and box size large items or large weight, afraid of beat goods pack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装箱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包装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装箱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包装生产线上,针对一些抗摔、抗压的小型化物品的自动装箱系统应用已日趋成熟,如跌落式装箱系统和抓取式装箱系统的应用;其中,跌落式装箱系统是根据装箱要求,将产品整列并在定位装置引导下使产品准确落入箱子中;抓取式装箱系统是通过电气装置准确的把输送台上的产品抓取并放入箱子中;由于上述装箱系统的装箱方式并不适用于与箱子体积相当、重量大、以及怕摔的大型产品,因此,目前,大多数的大型产品还是采用人工进行装箱生产,效率很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装箱系统,用于提高大型产品的装箱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装箱系统,包括:用于校正箱子位置的第一规正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用于撑开箱子开口的撑箱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规正机构背离所述撑箱机构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一规正机构处的箱子推送至所述撑箱机构处的第一推进机构;位于所述撑箱机构背离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用于校正待装箱物品位置的第二规正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规正机构背离所述撑箱机构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二规正机构处的待装箱物品推送至所述撑箱机构处的箱子内的第二推进机构。上述自动装箱系统中,包括分别用于推送箱子和待装箱物品的第一推送机构和第二推送机构,通过上述两个推送机构可以实现将待装箱物品推送至箱子里;并且,上述自动装箱系统设有撑箱机构和规正机构,其中,通过撑箱机构可以将箱子开口撑开,以方便待装箱物品可以被顺利推入箱子;通过第一规正机构可以自动将箱子进行规正,以便于箱子可以被精准地推至撑箱机构处、且开口可以被准确地撑开;通过第二规正机构可以自动将待装箱物品进行规正,以便于待装箱物品可以被精准地推进箱子内;综上所述,上述自动装箱系统可以进行物品的装箱操作,且利用上述自动装箱系统进行物品装箱操作时,操作过程自动精准、且全程无需抓举或者摔落待装箱物品,因此,上述自动装箱系统尤其适合体积与箱子体积相当的大型物品或者重量大、怕摔打的物品的装箱操作。优选地,所述撑箱机构包括沿第一规正机构至第二规正机构方向上呈筒状延伸的撑筒,且所述撑筒朝向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箱子的开口面积。优选地,所述撑筒沿其延伸方向上呈锥形设置,且所述撑筒朝向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的开口面积小于其朝向所述第二规正机构一侧的开口面积。优选地,所述自动装箱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箱子传送至所述第一规正机构处的第一传送带。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推进机构的推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规正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箱子在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板。优选地,所述自动装箱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待装箱物品传送至所述第二规正机构处的第二传送带。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推进机构的推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规正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限位板,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板分别沿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两侧设置,且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板中,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板可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二推进机构包括可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臂、沿所述第二规正机构至所述撑箱机构方向延伸的轨道、以及可随所述升降臂升降运动且可沿所述轨道滑动的推进器。优选地,所述第一推进机构采用伺服系统进行控制驱动;和/或,所述第二推进机构采用伺服系统进行控制驱动;和/或,所述第一规正机构采用伺服系统进行控制驱动;和/或,所述第二规正机构采用伺服系统进行控制驱动;和/或,所述撑箱机构采用伺服系统进行控制驱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推进机构采用气缸进行驱动;和/或,所述第二推进机构采用气缸进行驱动;和/或,所述第一规正机构采用气缸进行驱动;和/或,所述第二规正机构采用气缸进行驱动;和/或,所述撑箱机构采用气缸进行驱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装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装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装箱系统的撑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3。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装箱系统,包括:用于校正箱子位置的第一规正机构1;位于第一规正机构1一侧、用于撑开箱子开口的撑箱机构3;位于第一规正机构1背离撑箱机构3一侧、用于将第一规正机构1处的箱子推送至撑箱机构3处的第一推进机构2;位于撑箱机构3背离第一规正机构1一侧、用于校正待装箱物品位置的第二规正机构4;位于第二规正机构4背离撑箱机构3一侧、用于将第二规正机构4处的待装箱物品推送至撑箱机构3处的箱子内的第二推进机构5。上述自动装箱系统中,包括分别用于推送箱子和待装箱物品的第一推送机构2和第二推送机构5,通过上述两个推送机构可以实现将待装箱物品推送至箱子里;并且,上述自动装箱系统还设有撑箱机构3和规正机构,其中,通过撑箱机构3可以将箱子开口撑开,以便待装箱物品可以被顺利推入箱子内;通过第一规正机构1可以自动将箱子进行规正,以便于箱子可以被精准地推至撑箱机构处、且其开口可以被准确地撑开;通过第二规正机构4可以自动将待装箱物品进行规正,以便于待装箱物品可以被精准地推进箱子内;综上所述,上述自动装箱系统可以进行物品的装箱操作,且利用上述自动装箱系统进行物品装箱操作时,操作过程自动精准、且全程无需抓举或者摔落待装箱物品,因此,上述自动装箱系统尤其适合体积与箱子体积相当的大型物品或者重量大、怕摔打的物品的装箱操作。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装箱系统中,撑箱机构3可以包括沿第一规正机构1至第二规正机构4的延伸方向上呈筒状延伸的撑筒30,该撑筒30朝向第一规正机构1一侧的底面开口31面积小于箱子的开口面积。如图1~图3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撑筒30朝向第一规正机构1一侧的底面开口31与箱子开口的形状相似。以常用的方形纸箱为例,箱子开口的四个侧边设有用于封口的四个折边,撑筒30的底面开口31为与箱子开口形状相似的方形、且撑筒30的底面开口31面积小于箱子开口的面积,所以,当箱子被推至撑筒30处时,撑筒30可以插入箱子开口的四个折边之间、以将该四个折边撑起,从而实现将箱子开口撑开;进而,在推送待装箱物品装箱时,待装箱物品可以经由撑筒30顺利通过箱子开口处进而进入到箱子内。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撑筒30的筒壁可以由至少两块分体式的板体33围成,每一块板体33可以移动、以调整撑筒30的底面开口(底面开口31或底面开口32)面积或者调整撑筒30的筒体容积,从而使撑筒30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箱子和待装箱物品。同样,以箱子为常用的方形纸箱、撑筒30的底面开口31为方形为例,此时,撑筒30可以由四块分体式的板体33围成,每一块板体33可以对应撑起箱子开口的一个折边,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四块板体33所围成的筒体的体积和底面开口(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装箱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校正箱子位置的第一规正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用于撑开箱子开口的撑箱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规正机构背离所述撑箱机构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一规正机构处的箱子推送至所述撑箱机构处的第一推进机构;位于所述撑箱机构背离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用于校正待装箱物品位置的第二规正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规正机构背离所述撑箱机构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二规正机构处的待装箱物品推送至所述撑箱机构处的箱子内的第二推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校正箱子位置的第一规正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用于撑开箱子开口的撑箱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规正机构背离所述撑箱机构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一规正机构处的箱子推送至所述撑箱机构处的第一推进机构;位于所述撑箱机构背离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用于校正待装箱物品位置的第二规正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规正机构背离所述撑箱机构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二规正机构处的待装箱物品推送至所述撑箱机构处的箱子内的第二推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箱机构包括沿第一规正机构至第二规正机构方向上呈筒状延伸的撑筒,且所述撑筒朝向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箱子的开口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筒沿其延伸方向上呈锥形设置,且所述撑筒朝向所述第一规正机构一侧的开口面积小于其朝向所述第二规正机构一侧的开口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箱子传送至所述第一规正机构处的第一传送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推进机构的推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规正机构包括用于对箱子在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邓其宪张维姜孝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