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9451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尾部设有位于顶部的扰流器,车体的尾部还设有位于底部的若干风筒,各风筒沿车宽方向间隔排布,风筒的内腔自前向后依次分为进风口、缩颈喉部和出风口,风筒为内径自缩颈喉部向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逐渐增大的文丘里管。利用文丘里管对气流的加压作用,使得从车底流过的气流经风筒的加压后,向后喷射,一方面会破坏扰流器在车尾形成的湍流,防止湍流扬起的灰尘对车尾的污染;另一方面该风筒对气流的加压会实现对车底流过气流的整流,利用风筒喷出气流的气压较大的因素影响,带动周边气流,有利于整车的气动布局,因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抑尘装置具有气动布局好、抑制车尾扬尘的优点。

An automobile dust suppression device with spoiler

Dust suppres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oiler vehicle comprises a vehicle body, the body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rear spoiler, th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several air duct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air duct, arrang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the duct lumen from front to back, turn into the air inlet, shrinkage neck and throat outlet, tube diameter from the neck throat increases gradually to the inlet and outlet ends of the Venturi tube. Using the Venturi tube pressure of air from the air flow, the vehicle by duct pressure, backward jet, turbulent hand will destroy the spoiler in the rear, to prevent dust pollution on the tail of the car up the turbule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essure of the air duct will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underbody airflow the effect of using air jet stream rectification, pressure large factors surrounding air, is conducive to the vehicle's aerodynamic layout, so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neumatic dust suppression device layout and inhibition of d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汽车自身形状结构特点,导致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降低,当汽车行驶时速较高时,这一现象则更为突出。为了尽可能缓解升力对于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不良影响,设计师往往会从汽车形状上下手,对汽车形状进行特定优化,从而降低产生的升力。此外在高性能汽车、跑车或者赛车上,为了提高汽车过弯时对地面的附着力,还会在汽车的头部或尾部安装前翼或者尾翼,前翼、尾翼的翼片其截面形状飞机机翼截面形状类似,但是其安装方式与飞机机翼正好相反,空气流经前翼、后翼翼片的上下表面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将会产生向下作用的压力,帮助汽车头部或者尾部紧贴地面,提高车辆对地面的附着能力。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特别是过高速弯道的情况下,汽车由于离心作用会有向弯道外侧发生侧倾的趋势,位于弯道内侧的轮胎其受到的正压力降低,而弯道外侧的轮胎受到的正压力增大,汽车出现较大侧倾容易导致汽车突破弯道外侧车轮的附着极限而发生滑移的情况。然而,由于前翼、后翼对于汽车左右两侧的下压力是一致的,因此依然难以缓解这一情况。中国专利文献CN104828160A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式双扰流器,包括两个尾翼结构,气流通道以及液压管路,尾翼结构位于气流通道的末端,包括主翼、副翼以及驱动机构,主翼位于副翼下方,副翼的前端靠近主翼的尾端,主翼上板表面中部设有相对主翼固定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上端与副翼转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副翼缸,转动辅助缸以及用于定位转动辅助缸的底座,副翼缸缸体与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的液压管路包括液压泵、用于同时通断两个副翼缸的副翼管路以及用于单独通断每个转动辅助缸的转动辅助管路。该角度可调式双扰流器可对汽车尾部左右两侧的下压力和空气阻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汽车附着性能、降低轮胎负荷。但在尾翼角度调整过程中,受尾翼俯仰过程中气流的流向改变影响,气流会在尾翼的后方形成湍流,该湍流会将车尾下方的扬尘卷起,导致车尾扬尘的附着情况加剧,严重时会对车尾的尾气管出口造成阻碍,导致车辆出气不畅,发动机非正常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抑制车尾扬尘的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尾部设有位于顶部的扰流器,车体的尾部还设有位于底部的若干风筒,各风筒沿车宽方向间隔排布,风筒的内腔自前向后依次分为进风口、缩颈喉部和出风口,风筒为内径自缩颈喉部向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逐渐增大的文丘里管。各个风筒相互平行的倾斜设置,风筒的出风口的最低边沿高于进风口的最低边沿。缩颈喉部的最窄部分到进风口的轴向长度小于最窄部分到出风口的轴向长度。进风口的口径小于出风口的口径。缩颈喉部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条螺旋形的导流槽,导流槽位于缩颈喉部的最窄部分的上游。导流槽在气流方向上的旋向为逆时针方向。本技术的增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抑尘装置利用文丘里管对气流的加压作用,使得从车底流过的气流经风筒的加压后,向后喷射,这种喷射的气流一方面会破坏扰流器在车尾形成的湍流,防止湍流扬起的灰尘对车尾的污染;另一方面该风筒对气流的加压会实现对车底流过气流的整流,利用风筒喷出气流的气压较大的因素影响,带动周边气流,有利于整车的气动布局,因而本技术中抑尘装置具有气动布局好、抑制车尾扬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风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中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抑尘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尾部设有位于顶部的扰流器2,车体1的尾部还设有位于底部的若干风筒3,各风筒3沿车宽方向间隔排布,风筒3的内腔自前向后依次分为进风口31、缩颈喉部32和出风口33,风筒3为内径自缩颈喉部32向两端的进风口31和出风口33逐渐增大的文丘里管。各个风筒3相互平行的倾斜设置,风筒3的出风口33的最低边沿高于进风口31的最低边沿。风筒3的缩颈喉部32的最窄部分到进风口31的轴向长度小于最窄部分到出风口33的轴向长度。进风口31的口径小于出风口33的口径。缩颈喉部32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条螺旋形的导流槽34,导流槽34位于缩颈喉部32的最窄部分的上游。导流槽34在气流方向上的旋向为逆时针方向。本实施例中抑尘装置利用文丘里管对气流的加压作用,使得从车底流过的气流经风筒3的加压后,向后喷射,这种喷射的气流一方面会破坏扰流器2在车尾形成的湍流,防止湍流扬起的灰尘对车尾的污染;另一方面该风筒3对气流的加压会实现对车底流过气流的整流,利用风筒3喷出气流的气压较大的因素影响,带动周边气流,有利于整车的气动布局,因而本技术中抑尘装置具有气动布局好、抑制车尾扬尘的优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尾部设有位于顶部的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车体的尾部还设有位于底部的若干风筒,各风筒沿车宽方向间隔排布,风筒的内腔自前向后依次分为进风口、缩颈喉部和出风口,风筒为内径自缩颈喉部向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逐渐增大的文丘里管。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尾部设有位于顶部的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车体的尾部还设有位于底部的若干风筒,各风筒沿车宽方向间隔排布,风筒的内腔自前向后依次分为进风口、缩颈喉部和出风口,风筒为内径自缩颈喉部向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逐渐增大的文丘里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风筒相互平行的倾斜设置,风筒的出风口的最低边沿高于进风口的最低边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达卫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万荣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