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着色和/或效果多层涂装体系,它包括至少一个底漆层(G)、至少一个在其上布置的着色涂层(P)以及任选地一个在着色涂层(P)上布置的透明涂层(K),其特征在于,着色涂层(P)和/或底漆层(G)含有至少一种具有至少370nm的吸收峰的UV吸收剂(UV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题还涉及制备该多层涂装体系的方法和其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着色和/或效果多层涂装体系,它包括至少一个底漆层(G)、至少一个在其上布置的着色涂层(P)以及任选地一个在着色涂层(P)上布置的透明涂层(K)。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所述多层涂装体系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线涂装领域中使用的多层涂装体系目前通常由电泳施涂的、抗腐蚀和碎石冲击的底漆层(primer)和随后的抗碎石冲击和使表面光滑的二道底漆(surfacer)层组成。其中二道底漆层大部分是施涂在已经烘烤的底漆层上并且被固化。但是也可以将底漆层和二道底漆层一同固化。在完全固化的二道底漆层上随后涂覆单层涂装层或由一个根据各自色调以一道或多道喷涂工序涂覆的着色和/或效果基础涂层(basecoat)和在其上湿对湿地涂覆的保护性透明涂层组成的装饰性两层涂装层。随后,将单层涂装层固化或者是基础涂层和透明涂层一起固化。 但是汽车制造商不断追求降低涂层构造的层厚度以及减少加工工序数目和任选地层数目,而不会引起多层涂装体系的工业应用性能变差,尤其是引起UV稳定性变差。 因此,已知这样的多层涂装体系,其中一个或多个基础涂层直接涂覆在电泳沉积的底漆层上。在基础涂层上任选地涂覆透明涂层。接着将基础涂层和任选地透明涂层一起固化。在这种方法中,省去了通常在KTL和基础涂层之间的二道底漆层。 在省去二道底漆层的情况下必须将在其他情况下由二道底漆层所承担的任务,例如抗碎石冲击性、表面光滑性、在基础涂料遮盖力较低时对基础涂层遮盖力的促进、避免多层涂装体系中电泳涂覆的底漆层和UV稳定的分层,由其余的层承担。此外,多层涂装体系的性能总体上不能变差,例如抗腐蚀性不能变差。 最后,汽车制造商一边存在着强烈的需求,即多层涂装体系的各个层应该尽可能无问题地也可以借助于不同生产者的涂覆材料进行制备。 EP-B-823289描述了制备开头所述的多层涂装体系的方法,其中两个基础涂层直接涂覆在电泳沉积并固化的底漆层上并固化。接着,在固化的基础涂层上还涂覆一种透明的涂覆材料并固化。第一基础涂层因此由于着色而在30μm的干膜层厚度下对于400-700nm的波长具有5%或更小的透光性。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透明涂料涂覆前需要固化基础涂层。另外的缺点是,为实现不透光性而需要对第一基础涂层进行着色,这不适合多层涂装体系的所有希望的色调。此外,必需的着色对于第一基础涂层具有强烈的影响,这对于第二基础涂层例如6-11μm的薄的层厚度和与此相关的第二基础涂层只有不足的遮盖力来说,根据色调情况,会导致大的问题。 此外,从DE-A-4438504还已知一种制备开头所述类型的多层涂装体系的方法,其中在优选电泳涂覆的底漆层上施涂两个不同的着色涂层和一个透明涂层,其中第一着色涂层承担二道底漆层的功能并含有作为粘结剂的一种特殊聚氨酯分散体以及作为颜料的二氧化钛和作为填料的滑石。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为实现不透光性而需要对基础涂层进行着色。此外,需要在涂覆第一和第二着色涂层之间进行中间干燥,以便改善外观。 在尚未公开的德国专利申请P102004028368中还建议,在省略二道底漆层的情况下,为改善有关多层涂装体系的UV稳定性,在第一着色涂层中除了至少一种着色和/或效果颜料外还使用至少一种吸收UV射线的颜料和滑石。 此外,从WO 03/068418中还已知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多层涂装体系。由于省略二道底漆层引起的关于底漆层的UV敏感性,特别是底漆层的分层方面的问题,根据该WO03/068418应该这样避免,即直接位于底漆层上的基础涂层在400nm下具有最大5%的UV透过性。为此,向底漆层中加入基于吸收峰为346nm的UV吸收剂的市场常见的光稳定剂Tinuvin1130。但是,根据第一基础涂层的着色,在该方法中还无法保证多层涂装体系的UV稳定性或者必须通过着色进行调整。 此外,从EP-B-576527已知基于5-硫取代的苯并三唑的UV吸收剂,它具有最高367nm的与迄今已知的UV吸收剂相比向长波长范围内移动的吸收峰。该UV吸收剂尤其推荐用于对电泳沉积的底漆层进行UV保护。但是,该UV吸收剂在开头所述类型的多层涂装体系中的使用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导致足够的UV稳定性。 最后,还已知其他的基于苯并三唑的具有向长波长范围内移动的吸收峰的UV吸收剂,如在US-A-5436349中所描述的在5位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苯并三唑或在US-A-6166218中所述的在5位被CF3基团取代的苯并三唑。但是该UV吸收剂在开头所述类型的多层涂装体系中的使用也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导致足够的UV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多层涂装体系,它即使在Andreas划格上的蒸汽喷射试验中的湿气作用(测试条件时间60秒,压力60bar,间距10cm,温度67℃)之后,在UV作用下,尤其是在根据VDA测试单(E)621-430Apr97和/或SAE J1960JUN89的所谓的WOM-CAM 180Q/B-试验(下面简称为CAM180试验)中作用6000小时中,也没有表现出着色层与底漆层的分离。 此外,所述多层涂装体系应该可以以汽车制造商所希望的所有色调和-如果存在透明涂层的话-在使用目前已经使用的透明涂覆材料的情况下制备。 另外,所述多层涂装体系应该可以借助于尽可能简单和成本适宜的方法制备,其中单个层的层厚度优选应该尽可能小。此外,优选地所述多层涂装体系的单个层应该在该过程中最大可能无问题地甚至借助于不同制造商的涂覆材料也可以制备。 最后,所述多层涂装体系应该满足通常对汽车涂装所提出的要求,但是尤其应该具有所要求的良好抗腐蚀性和抗碎石冲击性。 解决方案 该任务意外地通过开头所述类型多层涂装体系得到了解决,其特征在于,着色涂层(P)和/或底漆层(G)含有至少一种具有至少370nm的吸收峰的UV吸收剂(UV1)。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所述多层涂装体系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专利技术优点 令人意外并且不可预见的是,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着色层中和/或底漆层中使用具有至少370nm的吸收峰的UV吸收剂(UV1)获得了一种多层涂装体系,它即使在湿气作用之后也具有足够的UV稳定性,并且甚至是在至今很关键的色调情况下,即尤其是当着色涂层不合UV吸收性颜料,例如炭黑和/或相应的氧化铁颜料时也是如此。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涂装体系因此即使在UV作用时,尤其是在Andreas划格上的所谓蒸汽喷射试验中的湿气作用之后,在UV作用时,尤其是在所谓的CAM180-试验中作用6000小时时,也没有表现出着色涂层与底漆层的分离。 因为使用的UV吸收剂对加有它的层的色调的影响比迄今用于UV保护的特殊UV吸收性颜料要低得多,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涂装体系可以以汽车制造商所希望的所有色调提供。 令人意外地,甚至可能的是,如果第二基础涂层仅具有在遮盖能力以下的很低的层厚度,优选是为实现遮盖能力所需的层厚度40-70%的层厚度时,本身可以提供所有希望的色调的多层涂装体系。在此,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的是,在使用透明涂覆材料时第二基础涂层在金属涂装情况下仅具有6-8μm的层厚度和在其他单色涂装情况下具有大约11μm的层厚度,但是其中根据使用的涂覆方法,也可以是更高的层厚度,尽管从遮盖力和着色方面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着色和/或效果多层涂装体系,它包括至少一个底漆层(G)和至少一个在其上布置的着色涂层(P),其特征在于,着色涂层(P)和/或底漆层(G)含有至少一种具有至少370nm的吸收峰的UV吸收剂(UV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维戈纳,W杜舍克,T克吕格尔,M李奇特,K弗里切,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福涂料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