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翻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289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壳翻边机,外壳包括底壁以及若干个侧壁,若干个侧壁的底部均与底壁相连,每一侧壁包括侧壁本体以及设于侧壁本体上端的翻边部,该外壳翻边机包括:机座;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定位待翻边的外壳的定位座以及定位座驱动机构,定位座驱动机构能够在定位座内放入外壳时将外壳输送到机座上的预定位置;折弯机构,用于将处于预定位置的外壳的若干个侧壁的翻边部向内弯折;平整机构,用于抵紧处于预定位置的外壳的若干个侧壁的侧壁本体外表面,并在若干个侧壁的侧壁本体外表面被抵紧的情况下将该若干个侧壁的已向内弯折的翻边部压平。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同一个工位上实现自动翻边及整平、翻边过程中不会出现毛刺、毛屑以及鼓包。

Shell flang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hell flanging machine shell comprises a bottom wall and a plurality of side walls, a plurality of the bottom of the side wall and the bottom wall are connected, each side wall includes a side wall of the body and the upper end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dy flange, the shell flanging machine comprises a machine seat; feeding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for positioning the flanging of the shell and the positioning seat positioning seat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can positioning seat inside the locating seat into the shell shell conveyor to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n the base; the bending mechanism, for in the flange part of a plurality of side wall of the shell of the predetermined position is bent inwards; formation mechanism for the side wall surface a plurality of side wall tightly in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f the shell of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side wall, and a plurality of side walls in the in vitro was tight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ide wall has a plurality of bending inward Flanging flattening.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automatic flanging and leveling at the same working position, and no burrs, chips and drums can be produced during the flang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壳翻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外壳进行翻边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铝制品外壳具有不生锈、重量轻等优点,越来越多的汽车电子零部件采用了薄壁铝壳作为外壳,例如,汽车的前后大灯整流器就是采用0.5mm薄壁铝壳作为产品的外壳保护罩。图1示出了汽车电子零部件的外壳100在未翻边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外壳100包括矩形底壁101以及四个侧壁102,四个侧壁102的底部均与矩形底壁101相连。每一侧壁102包括侧壁本体102a以及设于侧壁本体102a上端的翻边部102b,四个侧壁本体102a首尾依次连接并和底壁101共同围成一收容腔。在电子零部件产品的自动化装配过程中,在将安装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板200放入外壳100之内后,需要使用翻边装置对四个侧壁102在翻边部102b进行翻边。完成翻边后,如图2和图3所示,外壳100在四条翻边会抵住电路板200,从而阻止电路板200从外壳100中脱落。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斜楔模具和压平模具来实现外壳的翻边,先通过斜楔模具将外壳的翻边部折弯成与水平面成70°,然后采用压平模具将已经折弯的翻边部压平。这种翻边工艺会出现以下问题:1、翻边过程中外壳会出现挤压的毛刺与毛屑,后续需要工作人员用刮刀和毛刷逐个地将这些毛刺与毛屑去除,费时费力,残留的毛刺和毛屑如果进入外壳中的电子元器件内部的话,还容易造成短路,甚至损坏电子元器件;2、整平后,侧壁本体会出现鼓包等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3、斜楔模具和压平模具占用了两个工位,导致生产线的长度拉长,增加了生产线成本;而且,采用两个工位完成针对同一部位的动作,不仅需要对同一件产品进行两次定位,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而且将产品从一个工位抓取放入另一个工位,还会增加外壳被刮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同一个工位上实现自动翻边及整平、翻边过程中不会出现毛刺、毛屑、鼓包的外壳翻边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壳翻边机,外壳包括底壁以及若干个侧壁,若干个侧壁的底部均与底壁相连,每一侧壁包括侧壁本体以及设于侧壁本体上端的翻边部,该外壳翻边机包括:机座;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定位待翻边的外壳的定位座以及定位座驱动机构,定位座驱动机构能够在定位座内放入外壳时将外壳输送到机座上的预定位置;折弯机构,用于将处于预定位置的外壳的若干个侧壁的翻边部向内弯折;平整机构,用于抵紧处于预定位置的外壳的若干个侧壁的侧壁本体外表面,并在若干个侧壁的侧壁本体外表面被抵紧的情况下将该若干个侧壁的已向内弯折的翻边部压平。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在翻边过程中只对外壳进行一次定位,可以避免多次定位所导致的产品位置、尺寸的偏差以及出现产品刮伤的现象,提高产品外形的一致性;2、由于是通过与底座铰接连接的折弯头的翻转动作而非通过模具挤压的方式实现翻边,因此不会产生毛刺及毛屑,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去除毛刺及毛屑的工序,也避免了毛刺和毛屑造成电子元器件短路的风险;3、在平整时抵紧被翻边的外壳的周围侧壁,翻边过程中不会出现鼓包、划伤等影响外观的缺陷,从而确保产品具有美观的外观质量;4、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翻边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汽车电子零部件的外壳在未翻边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汽车电子零部件的外壳在翻边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汽车电子零部件的外壳在翻边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外壳翻边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外壳翻边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送料机构的锁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压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压头处于一起始位置。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压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压头移动到处于预定位置的定位座的正上方。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弯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一对子折弯机构处于未进行折弯动作时的状态。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弯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一对子折弯机构处于正在进行折弯动作时的状态。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对子折弯机构未进行折弯动作时的原理示意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对子折弯机构进行折弯动作时的原理示意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子折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平整机构在进行平整前的示意图。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平整机构在进行平整时的示意图。图1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平整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8示出了外壳的侧壁被抵紧时的俯视示意图。图1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外壳翻边机的工作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运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4至图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外壳翻边机包括机座1、送料机构2、下压机构3、折弯机构4和平整机构5。机座1具有一桌面板11。送料机构2包括用于定位待翻边的外壳100的定位座21以及定位座驱动机构22,该定位座驱动机构22能够在定位座内放入外壳100时将外壳100输送到机座1上的预定位置。请结合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座21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置待翻边的外壳100的定位槽210。桌面板11设有滑轨111,定位座21设有与滑轨111相配合的滑台211,以使得定位座21可滑移地设置在机座1的桌面板11上。送料机构2还包括感测传感器23和锁止机构,感测传感器23用于感测是否有待翻边的外壳100被放置在定位座21内。感测传感器23优选采用光电传感器。锁止机构用于将定位座21锁定在所述预定位置。定位座驱动机构22驱动定位座11在初始上料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移动,在感测传感器23感测到定位座11内放入外壳100时将定位座11自初始上料位置输送到所述预定位置。定位座驱动机构22由一气缸构成。锁止机构包括一锁止气缸24,锁止气缸24设置在桌面板11的下方,锁止气缸24的伸缩杆的顶部设有定位锁止销25,定位锁止销25穿过桌面板11。定位座21设有与定位锁止销25相配合的锁止孔212,当定位座21移动到所述预定位置时,锁止气缸24的伸缩杆向外伸出,使定位锁止销25伸入锁止孔212内,从而将定位座21锁定到所述预定位置。完成翻边后,锁止气缸24的伸缩杆回缩,使定位锁止销25退出锁止孔212,定位座21可在定位座驱动机构22的驱动下返回到初始上料位置,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下压机构3用于将置于外壳100内的、要被外壳100的翻边抵挡的部件下压一预定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至图18中所示出的外壳100的结构与本申请说明书的
技术介绍
部分中所记载的外壳100的结构是一样的,上述的被外壳100的翻边抵挡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为
技术介绍
部分所说的电路板200。然而,本申请中所述的外壳的结构并不局限于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描述的外壳结构,例如,该外壳不限于由矩形的底壁以及四个侧壁组成,也可以是由正六边形的底壁以及六个侧壁组成,又或者是其它的形状;外壳的所有侧壁的侧壁本体102a不限于首尾依次连接,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外壳内设置的部件也可以不需要被外壳的翻边所抵挡,则此时在外壳翻边机中无需设置下压机构3。请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压机构3包括基座31、压头座32、压头座平移驱动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外壳翻边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壳翻边机,所述外壳包括底壁以及若干个侧壁,所述若干个侧壁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壁相连,每一侧壁包括侧壁本体以及设于所述侧壁本体上端的翻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翻边机包括:机座;送料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定位待翻边的外壳的定位座以及定位座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座驱动机构能够在所述定位座内放入所述外壳时将所述外壳输送到机座上的预定位置;折弯机构,用于将处于所述预定位置的外壳的若干个侧壁的翻边部向内弯折;平整机构,用于抵紧处于所述预定位置的外壳的若干个侧壁的侧壁本体外表面,并在若干个侧壁的侧壁本体外表面被抵紧的情况下将该若干个侧壁的已向内弯折的翻边部压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壳翻边机,所述外壳包括底壁以及若干个侧壁,所述若干个侧壁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壁相连,每一侧壁包括侧壁本体以及设于所述侧壁本体上端的翻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翻边机包括:机座;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定位待翻边的外壳的定位座以及定位座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座驱动机构能够在所述定位座内放入所述外壳时将所述外壳输送到机座上的预定位置;折弯机构,用于将处于所述预定位置的外壳的若干个侧壁的翻边部向内弯折;平整机构,用于抵紧处于所述预定位置的外壳的若干个侧壁的侧壁本体外表面,并在若干个侧壁的侧壁本体外表面被抵紧的情况下将该若干个侧壁的已向内弯折的翻边部压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翻边机包括:下压机构,用于将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要被外壳翻边抵挡的部件下压一预定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基座;压头座,所述压头座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压头座的一端设有用于抵压所述部件的压头;压头座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压头座在水平方向平移,以使所述压头能够移动到处于所述预定位置的定位座的正上方;基座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基座以及所述压头座上升和下降,以使所述压头能够将要被外壳翻边抵挡的部件下压所述的预定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感测传感器和锁止机构;所述感测传感器用于感测是否有待翻边的外壳被放置在所述定位座内;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定位座锁定在所述预定位置;所述定位座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定位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座在初始上料位置与所述预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感测传感器感测到所述定位座内放入所述外壳时将所述定位座自初始上料位置输送到所述预定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分别与若干个外壳侧壁一一对应的若干个子折弯机构,每一子折弯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折弯头,所述折弯头与所述底座铰接连接;折弯头翻转驱动机构,所述折弯头翻转驱动机构与所述折弯头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折弯头翻转,以使所述折弯头将所对应的外壳侧壁的翻边部向内弯折;所述折弯头翻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可跟随底座一起移动;底座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底座平移,以使所述折弯头靠近或远离处于所述预定位置的外壳中的相对应侧壁的翻边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底座本体具有靠近处于所述预定位置的外壳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座设置在底座本体的第一端,第一支座靠近处于所述预定位置的外壳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宽度大于所对应的外壳侧壁的宽度的缺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昶沈飞跃柯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