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板件、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92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板件、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所述柔性板件具有第一固定边和与所述第一固定边相对的第二固定边,以及排布于所述第一固定边和第二固定边之间的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边用以固定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固定边用以固定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固定边向所述第二固定边靠拢,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朝所述第二壳体翻转。通过所述柔性板件在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第二固定边之间设多个所述通孔,使得柔性板件的内应力减小,使得所述柔性板件的折弯性能提高,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板件、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板件、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可折叠手机中,通过将手机的显示屏进行对折,实现将手机小型化,方便用户携带手机。通常情况下,折叠手机通过柔性板件带动折叠手机的两部分相互翻转,以实现折叠。然而目前柔性板件的折弯性能不佳,降低了用户体验。相关技术的可折叠设备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板件,其中,所述柔性板件具有第一固定边和相对所述第一固定边设置的第二固定边,以及排布于所述第一固定边和第二固定边之间的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边用以固定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固定边用以固定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固定边向所述第二固定边靠拢,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朝所述第二壳体翻转。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显示装置,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固定于壳体组件,电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板件、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柔性板件在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第二固定边之间设多个所述通孔,使得柔性板件的内应力减小,使得所述柔性板件的折弯性能提高,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壳体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2的第一壳体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的组装示意图图5是图2的第一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5的第一壳体的第一滑动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滑动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滑动支架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图5的第一壳体的第二滑动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1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滑动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12是图1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叠合截面示意图;图13是图1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叠合另一截面示意图;图14是图1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开启的截面示意图;图15是图1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开启的另一截面示意图;图16是图5的第一壳体的第一滑动支架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17是图5的第一壳体的第一滑动支架的截面示意图;图1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滑动支架的截面示意图;图1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滑动支架的截面示意图;图20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滑动支架的截面示意图;图21是图1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2是图15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3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滑动支架的截面示意图;图24是图1移动终端的第二壳体的截面示意图;图25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叠合的状态示意图;图26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开启的状态示意图;图27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第二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28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第二壳体的组装示意图;图29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连接模组的柔性板件的示意图;图30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连接模组的连接件的示意图;图31是图30的连接件的局部示意图;图32是图30的连接件与第一滑动支架的装配截面示意图;图33是图30的连接件与第一滑动支架的另一装配截面示意图;图3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局部示意图;图3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滑动支架与第一滑板的截面示意图;图36是图35的第一滑动支架与第一滑板的截面示意图;图37是图30的连接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8是图37的连接件的第一阻尼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9是图37的连接链和第一阻尼组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40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弯折连和第一阻尼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1是图30的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2是图37的连接件的第一链节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限制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3是柔性板件与第一转轴及第一实施方式的限制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4是图43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5是柔性板件与第一转轴及第一实施方式的限制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6是图1的柔性板件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限制件的局部组装示意图;图47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板件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限制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48是图1的柔性板件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限制件的局部示意图;图49是图1的柔性显示屏、柔性板件和第三实施方式的限制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50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封装件的示意图;图51是图50的封装件和图1的柔性板件的截面示意图;图5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板件、限制件与转轴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53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柔性显示屏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54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柔性显示屏的弯折状态示意图;图55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柔性显示屏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56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柔性显示屏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57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图58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9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电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技术提供的一种壳体组件100,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的连接模组30。所述第二壳体20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0折叠或开启。所述连接模组30可随所述第二壳体20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0折叠或开启而形变,并限制所述第二壳体20脱离所述第一壳体10。所述连接模组30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柔性板件31,以及对所述柔性板件31支撑的连接件32。所述柔性板件31随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相折叠或开启呈弯曲或展开状,并且所述连接件32收缩或展开于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相折叠时抵触所述柔性板件31。所述连接件32收缩于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是指在所述第一壳体10相对所述第二壳体20折弯时,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的空间缩小,所述连接件32存在部分向所述第一壳体10内部或所述第二壳体20内部收缩,或者存在两部分分别向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收缩。所述连接件32展开于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是指在所述第一壳体10相对所述第二壳体20开启,所述连接件32存在部分从所述第一壳体10内部向外侧展开,或者存在部分从所述第二壳体20内部向外侧展开,或者存在两部分分别从所述第一壳体10内部和所述第二壳体20内部向外侧展开。所述柔性板件31相对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所述柔性板件31利用自身柔性可弯折特性,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0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20翻转,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0相对所述第二壳体20呈叠合状、或呈夹角状,或呈开启状。所述连接件32相对的两侧边分别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柔性板件、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板件具有第一固定边和与所述第一固定边相对的第二固定边,以及排布于所述第一固定边和第二固定边之间的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边用以固定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固定边用以固定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固定边向所述第二固定边靠拢,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朝所述第二壳体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板件具有第一固定边和与所述第一固定边相对的第二固定边,以及排布于所述第一固定边和第二固定边之间的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边用以固定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固定边用以固定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固定边向所述第二固定边靠拢,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朝所述第二壳体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板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固定边与所述所述第二固定边相对的方向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板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等距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板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通孔为条形孔,每一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固定边与所述第二固定边相对的方向。5.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板件,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壳体和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翻转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边,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煜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