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81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天线,包括基板、集成在同一基板上的NFC天线和充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NFC天线包括盘绕在基板上的NFC线圈,所述充电天线包括盘绕在基板上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NFC线圈的外围,所述充电天线的频点为6.78MHz。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线充电天线,设计充电天线绕包NFC天线,使得无线充电天线整体在满足轻薄、小尺寸的前提下,充电天线能够耦合产生6.78MHz的频点,满足A4WP无线充电标注;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①、整体面积小于等于40*40cm;②、天线的厚度可以做到0.22mm左右;③、阻抗小于等于3Ω;④、NFC天线和充电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不小于‑25d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天线
本技术属于天线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天线。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起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又称作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进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装置,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实现无线充电。目前通用的无线充电标准是Qi标准,即基于电磁感应的充电模式,其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PowerConsortium)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具有便捷化和通用性两大特征,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充电距离近(1cm左右)、距离对传输效率影响大,损耗大、发热严重等。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近年无线充电联盟又推出A4WP标准,即基于磁共振原理的充电模式,其传输距离在10cm左右,5cm范围内的传输效率能够达到50%以上。然,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近距离无线通信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和无线充电(WirelessCharging)功能越来越多的被集成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里,当前移动终端轻薄化的市场需求需要将NFC天线和无线充电天线二者集成在一个天线上,现有技术是将NFC天线和无线充电天线集成在同一基板上,NFC天线盘绕在外圈,无线充电天线盘绕在内圈。此种结构,在满足小尺寸、超薄的前提下只能适合于没有频点要求的Qi标准的无线充电,只有通过加大尺寸、加大厚度才能做到适合于更高要求的A4WP标准的无线充电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天线,满足A4WP标准的无线充电,同时能够做到轻薄、和小尺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线充电天线,包括基板、集成在同一所述基板上的NFC天线和充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NFC天线包括盘绕在所述基板上的NFC线圈,所述充电天线包括盘绕在所述基板上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NFC线圈的外围,所述充电天线的频点为6.78MHz。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线径为d,所述NFC线圈最外圈和无线充电线圈最内圈之间的间距为D,且D=(12~15)d。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线径为NFC线圈的线径的3~4倍。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无线充电线圈两两线圈之间的间距为NFC线圈两两线圈之间的间距的3~4倍。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两两线圈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NFC线圈两两线圈之间的间距相同。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板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PCB板,所述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PCB板的不同层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无线充电天线,设计充电天线绕包NFC天线,使得无线充电天线整体在满足轻薄、小尺寸的前提下,充电天线能够耦合产生6.78MHz的频点,满足A4WP无线充电标注;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①、整体面积小于等于40cm*40cm;②、天线的厚度可以做到0.22mm左右,外加铁氧体层后天线的整体厚度可以做到0.45mm;③、阻抗小于等于3Ω;④、NFC天线和充电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大于等于-25dB。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2-基板,4-NFC线圈,6-无线充电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天线,包括基板2和集成在同一基板2上的NFC天线和充电天线,其中基板优选采用具有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PCB基板,上述NFC天线包括盘绕在上述基板2上的NFC线圈4,上述充电天线包括盘绕在上述基板2上的无线充电线圈6,上述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PCB板的不同层上,上述无线充电线圈6盘绕在NFC线圈4的外围,即在同一基板2上NFC天线形成内圈天线,充电天线形成外圈天线。本技术通过设计充电天线绕包NFC天线的外、内圈设置,使得无线充电天线整体在满足轻薄、小尺寸的前提下,充电天线能够耦合产生6.78MHz的频点,满足A4WP无线充电标注。通过设计无线充电线圈6的圈数、线径和线距来匹配无线充电天线的频点为6.78MHz,设计NFC线圈4的圈数、线径和线距来匹配NFC天线的频点为13.56MHz,同时满足两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小于等于-25dB,匹配产生以上频点和隔离度的具体结构如下: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线径为d,上述NFC线圈最外圈和无线充电线圈最内圈之间的间距为D,且D=(12~15)d;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线径为NFC线圈的线径的3~4倍,上述无线充电线圈两两线圈之间的间距相同,上述NFC线圈两两线圈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无线充电线圈两两线圈之间的间距为NFC线圈两两线圈之间的间距的3~4倍。本实施例中,匹配产生以上频点和两天线隔离度的前提下,同时满足小尺寸和轻薄的最优结构如下(无线充电天线整体面积小于等于40cm*40cm、阻抗小于等于3Ω,天线的厚度可以做到0.22mm左右,外加铁氧体层后天线的整体厚度可以做到0.45mm):无线充电线圈6采用铜线盘绕四圈,铜线线径为1~5mm,两两线圈的间距相同,且两两线圈之间的距离为1~5mm;NFC线圈4采用铜线盘绕四圈,铜线线径为1~4mm,两两线圈的间距相同,且两两线圈之间的间距1~4mm。控制无线充电线圈6和NFC线圈4之间的间距,即无线充电线圈6最内圈和NFC线圈4最外圈之间的间距为8-16mm,可以满足无线充电天线和NFC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能够做到≥-25dB。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线充电天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天线,包括基板、集成在同一所述基板上的NFC天线和充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NFC天线包括盘绕在所述基板上的NFC线圈,所述充电天线包括盘绕在所述基板上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NFC线圈的外围,所述充电天线的频点为6.78MHz。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天线,包括基板、集成在同一所述基板上的NFC天线和充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NFC天线包括盘绕在所述基板上的NFC线圈,所述充电天线包括盘绕在所述基板上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NFC线圈的外围,所述充电天线的频点为6.78MHz。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线径为d,所述NFC线圈最外圈和无线充电线圈最内圈之间的间距为D,且D=(12~15)d。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天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质信网络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