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5G微基站天线阵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309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5G微基站天线阵子,它包括底部天线基片,底部天线基片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三个天线基片,天线基片的底部贴有顶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在顶部铜片的正下方贴有底部铜片,支柱依次穿过天线基片、顶部铜片、底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后将其固定,形成三个阵子,分别覆盖0.6~2G频段、2~3G频段、3~10G频段;第一底部铜片、第二底部铜片、第三底部铜片各自通过一根传输线与开关芯片的引脚相连,通过开关芯片来选择三个阵子的工作。这样构成的一种新型5G微基站天线阵子,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加工的特点,实现微基站天线宽频段(0.6~10G)的覆盖,且满足增益达到8dBi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5G微基站天线阵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5G微基站天线阵子。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基站天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站天线一般由形式相同的辐射单元组合成阵列形式,以获得高的增益。辐射单元的增益、交叉极化比、前后比、交调等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天线的增益、交叉极化比、前后比、交调等指标。传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3G、4G移动通信系统,其工作频率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频谱资源已经异常拥挤。而工作在高频段的通信系统,其可用的频谱资源非常丰富,更有可能占用更宽的连续频带进行通信,从而满足5G对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5G一个关键技术就是高频段(毫米波)传输。然而目前的天线阵子由于结构的限制,不能在满足增益8dBi以上的同时,实现宽频段的覆盖,并且原先的天线阵子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如图4所示。因此在5G适用的低频段和高频段,迫切需要寻找行之有效的改善空间受限天线阵列结构设计方法,能够即缩小天线阵体积,又保持原有的天线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结构简化,易于加工,且能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5G微基站天线阵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部天线基片,底部天线基片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三个天线基片,这三个天线基片分别为第一天线基片、第二天线基片、第三天线基片;/n所述第一天线基片的底部贴有第一顶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在第一顶部铜片的正下方贴有第一底部铜片,支柱依次穿过第一天线基片、第一顶部铜片、第一底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后将其固定,形成第一阵子,覆盖0.6~2G频段;/n所述第二天线基片的底部贴有第二顶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在第二顶部铜片的正下方贴有第二底部铜片,支柱依次穿过第二天线基片、第二顶部铜片、第二底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后将其固定,形成第二阵子,覆盖2~3G频段;/n所述第三天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5G微基站天线阵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部天线基片,底部天线基片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三个天线基片,这三个天线基片分别为第一天线基片、第二天线基片、第三天线基片;
所述第一天线基片的底部贴有第一顶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在第一顶部铜片的正下方贴有第一底部铜片,支柱依次穿过第一天线基片、第一顶部铜片、第一底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后将其固定,形成第一阵子,覆盖0.6~2G频段;
所述第二天线基片的底部贴有第二顶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在第二顶部铜片的正下方贴有第二底部铜片,支柱依次穿过第二天线基片、第二顶部铜片、第二底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后将其固定,形成第二阵子,覆盖2~3G频段;
所述第三天线基片的底部贴有第三顶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在第三顶部铜片的正下方贴有第三底部铜片,支柱依次穿过第三天线基片、第三顶部铜片、第三底部铜片、底部天线基片后将其固定,形成第三阵子,覆盖3~10G频段;
第一底部铜片、第二底部铜片、第三底部铜片各自通过一根传输线与开关芯片的引脚相连,通过开关芯片来选择三个阵子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5G微基站天线阵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天线基片、第一天线基片、第二天线基片、第三天线基片均为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5G微基站天线阵子,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基片、第二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质信网络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