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称台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512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式称台及其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体,能够在机动车的带动下发生形变,所述第一弹性体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孔传感器,每个所述小孔传感器能够输出一个机动车车重信号;所述小孔传感器内部安装有应变片,当所述第一弹性体或第二弹性体发生形变后,所述小孔传感器与其同步形变,使所述应变片长度改变并输出与所述第一弹性体或第二弹性体形变量相对应的电信号。平板式称量装置与第一弹性体配合使用,采用整体式称量和轴称量相配合,当机动车沿整体式称台行驶时,可以得到两组关于机动车车重的数据,这两组数据彼此进行参考和修正,提高整个装置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式称台及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称重
,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式称台。
技术介绍
在公共交通领域,为了治理车辆超载、保护公路桥梁安全以及减少交通事故,需要对机动车的质量进行监测。现有技术中采用桥式传感器或柱式传感器,将测量平板安装在位于其四角下方的四个传感器上组成称台,然后将称台安放于地坑中,当机动车行驶至平板上时,平板压迫传感器使得传感器快速反应,获得机动车的重量。这种机动车称量装置属于静态汽车衡,需要在道路上架设起落杆,做到“一杆一车”,等车停在称台上稳定后,得到汽车的重量数据,然后车辆离开,下一辆车继续行进至称台上。然而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对于机动车重量的测量更多的是针对处于行驶状态下的机动车进行的测量,例如在高速公路领域,需要根据车辆的载重对车辆进行ETC收费,如果还是采用“一杆一车”停车称量的方式,将对车流的向前运行造成影响,不利于整个交通环境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称台对高速上的车辆进行称重,称量效率不高的缺陷。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整体式称台,包括:第一弹性体,能够在机动车的带动下发生形变,所述第一弹性体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孔传感器,每个所述小孔传感器能够输出一个机动车车重信号;若干平板式称量装置,铺设在所述弹性体的下方,其包括: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压迫下形变,且所述第二弹性体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孔传感器;所述小孔传感器内部安装有应变片,当所述第一弹性体或第二弹性体发生形变后,所述小孔传感器与其同步形变,使所述应变片长度改变并输出与所述第一弹性体或第二弹性体形变量相对应的电信号。所述小孔传感器包括:环形测力板;应变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测力板上;若干应力感应齿,环绕加工在所述测力板外侧并能够带动所述测力板发生形变。每个所述应力感应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个数相同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穿设有连接件,用以带动所述应力感应齿与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同步运动。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母固定结构。所述螺栓与所述应力感应齿之间、所述螺母与所述应力感应齿之间垫设有碟簧。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整体式称台安装结构,包括:容纳腔,开设在车道路面下方,包括:第一容纳腔,用以放置所述第一弹性体;第二容纳腔,开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方,用以放置若干所述平板式称量装置。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成型有水平台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水平台阶上。所述平板式称量装置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一端浇铸安装在所述水平台阶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整体式称台,包括:第一弹性体,能够在机动车的带动下发生形变,所述第一弹性体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孔传感器,每个所述小孔传感器能够输出一个机动车车重信号;所述小孔传感器内部安装有应变片,当所述第一弹性体或第二弹性体发生形变后,所述小孔传感器与其同步形变,使所述应变片长度改变并输出与所述第一弹性体或第二弹性体形变量相对应的电信号。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通过本技术提供的称量装置,当机动车沿第一弹性体行驶时,第一弹性体发生变形,此时第一弹性体上的小孔传感器随之发生形变,带动所述应变片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信号,该信号与机动车的车重相对应,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体上包括至少一个小孔传感器,因此在机动车的整个行驶过程中,每个小孔传感器均会发出重量信号,即完成整体式称量,将多个小孔传感器采用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对多个测量值进行运算,得到运算后的机动车的重量,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第一弹性体下方还包括若干平板式称量装置,铺设在所述弹性体的下方,其包括: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压迫下形变,且所述第二弹性体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孔传感器。由于每个平板式称量装置中均安装有小孔传感器,因此每个平板式称量装置均可以完成单独的称量任务,即完成了轴称量。平板式称量装置与第一弹性体配合使用,采用整体式称量和轴称量相配合,当机动车沿整体式称台行驶时,可以得到两组关于机动车车重的数据,这两组数据彼此进行参考和修正,提高整个装置的测量精度。2.本技术提供的整体式称台安装结构,整体式称台的上基准面与路面相平齐,当机动车在称台上行驶时,自身的行驶状态不会受到称台的任何干扰,且安装结构中的称台不受机动车的速度影响,可以完成对高速行驶的机动车的重量测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整体式称台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平板式称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小孔传感器与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小孔传感器的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小孔传感器;11-应力感应齿;111-第一连接孔;2-第一弹性体;21-第二连接孔;3-螺栓;4-螺母;5-测力板;6-应变片;8-第二弹性体;9-平板式称量装置;10-容纳腔;101-第一容纳腔;102-第二容纳腔;103-水平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整体式称台,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弹性体2,能够在机动车的带动下发生形变,所述第一弹性体2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小孔传感器1,每个所述小孔传感器1能够输出一个机动车车重信号;如图3所示,所述小孔传感器1内部安装有应变片6,当所述第一弹性体2发生形变后,所述小孔传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整体式称台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称台,包括:第一弹性体,能够在机动车的带动下发生形变,所述第一弹性体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小孔传感器,每个所述小孔传感器能够输出一个机动车车重信号;若干平板式称量装置,铺设在所述弹性体的下方,其包括: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压迫下形变,且所述第二弹性体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孔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传感器(1)内部安装有应变片(6),当所述第一弹性体(2)或第二弹性体(8)发生形变后,所述小孔传感器(1)与其同步形变,使所述应变片(6)长度改变并输出与所述第一弹性体(2)或第二弹性体(8)形变量相对应的电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称台,包括:第一弹性体,能够在机动车的带动下发生形变,所述第一弹性体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小孔传感器,每个所述小孔传感器能够输出一个机动车车重信号;若干平板式称量装置,铺设在所述弹性体的下方,其包括: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压迫下形变,且所述第二弹性体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孔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传感器(1)内部安装有应变片(6),当所述第一弹性体(2)或第二弹性体(8)发生形变后,所述小孔传感器(1)与其同步形变,使所述应变片(6)长度改变并输出与所述第一弹性体(2)或第二弹性体(8)形变量相对应的电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传感器(1)包括:环形测力板(5);应变片(6),固定安装在所述测力板(5)上;若干应力感应齿(11),环绕加工在所述测力板(5)外侧并能够带动所述环形测力板(5)发生形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称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应力感应齿(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1),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个数相同的第二连接孔(21),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杰祝涛李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盘天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