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电磁炉
本技术是一种防水电磁炉,属于电磁炉领域。
技术介绍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380512.0的一种防水电磁炉,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上盖、设于底座中部的电路模块、围设于电路模块周围的导向弧面、安装于导向弧面上的围板及位于底座上的出水孔,导向弧面与围板之间形成引流槽,引流槽用于将由沿导向弧面流入的液体引流至出水孔流出。本技术通过在导向弧面上设有围绕电路模块的围板,在底座上设有出水孔,当用户在使用电磁炉时,洒到电磁炉上的水或汤汁沿着导向弧面流入电磁炉内部,当水或汤汁流至围板处会被围板挡住,从而经引流槽引导至出水孔,然后水或汤汁经出水孔流出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电源接头(1)、电源线(2)、美工线条(3)、把手(4)、平面导热层(5)、上盖(6)、调节转钮(7)、固定螺母(8)、拼接槽(9)、侧板(10)、控制面板(11)、设置按钮(12)、显示屏(13)、信号灯(14)、凹面导热层(15),所述的电源接头(1)与源线(2)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源线(2)与侧板(10)相连接,所述的美工线条(3)活动连接把手(4),所述的上盖(6)与平面导热层(5)相连接,所述的调节转钮(7)与上盖(6)相连接,所述的拼接槽(9)与侧板(10)活动连接,所述的侧板(10)上固定设有信号灯(14),所述的控制面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电源接头(1)、电源线(2)、美工线条(3)、把手(4)、平面导热层(5)、上盖(6)、调节转钮(7)、固定螺母(8)、拼接槽(9)、侧板(10)、控制面板(11)、设置按钮(12)、显示屏(13)、信号灯(14)、凹面导热层(15),所述的电源接头(1)与源线(2)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源线(2)与侧板(10)相连接,所述的美工线条(3)活动连接把手(4),所述的上盖(6)与平面导热层(5)相连接,所述的调节转钮(7)与上盖(6)相连接,所述的拼接槽(9)与侧板(10)活动连接,所述的侧板(10)上固定设有信号灯(14),所述的控制面板(11)与设置按钮(12)固定连接,所述的设置按钮(12)活动连接显示屏(13),所述的凹面导热层(15)与平面导热层(5)固定连接,所述的侧板(10)包括一号散热孔(1001)、安全警示牌(1002)、二号散热孔(1003)、防水线条(100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