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流体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21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流体管柱,其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注流体管柱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由L80钢制成;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下端的封隔器,所述封隔器中能接触注入流体的中心管由L80钢制成;连接在所述封隔器下端的注流体管,所述注流体管由L80钢制成;与所述连接管相电性连接的阳极保护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注流体管柱能够有效减少井内注流体管柱及套管被烟道气中腐蚀介质腐蚀的程度。

Fluid injection st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uid injection tub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il and gas, the fluid injection pipe column comprises: connecting pipe extending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connecting pipe made of L80 steel; the lower end is connected in the connecting tube of the packer, the packer can contact fluid is injected into the center pipe made of L80 steel; injection fluid pipe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packer, the injection fluid pipe made of L80 steel; pip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anode protection connector. The fluid injection string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rrosion degree of the corrosive medium in the gas pipe string and casing in the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流体管柱
本技术涉及油气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注流体管柱。
技术介绍
稠油在我国油田蕴藏量较为丰富,但由于其胶质、沥青含量甚高,流动性差等原因,因而导致其开采难度较大。随着蒸汽吞吐轮次逐渐增多,稠油的开采难度慢慢得到缓解,但随着油井开采的时期,有些区块进入蒸汽驱SAGD技术开发中后期,蒸汽采出比逐渐下降,蒸汽成本逐渐增加,因此利用烟道气中的热量及二氧化碳、氮气的增油机理,通过将它们回注至井内的技术手段,从而在提高热能利用率的基础上同时可以减少烟道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增油的效果。但是烟道气中存在一定量的腐蚀介质,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烟道气中的腐蚀介质较为容易对井内管柱及套管产生腐蚀,目前该烟道气中腐蚀介质造成的损害尚无相应解决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注流体管柱,其能够有效减少井内注流体管柱及套管被烟道气中腐蚀介质腐蚀的程度。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注流体管柱,所述注流体管柱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由L80钢制成;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下端的封隔器,所述封隔器中能接触注入流体的中心管由L80钢制成;连接在所述封隔器下端的注流体管,所述注流体管由L80钢制成;与所述连接管相电性连接的阳极保护件。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阳极保护件由金属制成,所述阳极保护件的金属活性大于油井套管材料的金属活性和/或连接管材料的金属活性和/或封隔器材料的金属活性。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阳极保护件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井口位置处。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和所述下连接管之间连接有伸缩管。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流体管的下端呈渐扩状,所述注流体管下端的直径由上向下呈增大的趋势。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阳极保护件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处。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流体管柱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封隔器之间的密封装置。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流体管柱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注流体管和所述封隔器之间的密封装置。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器。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隔器包括:上接头;与所述上接头相连接的中心管;与所述中心管连接的下接头;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的滑套,所述滑套和所述上接头之间设置有胶筒;连接在所述中心管外的缸盖,所述缸盖外连接有第一压帽;设置在所述滑套和所述缸盖之间的缸体,所述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缸体与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缸体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能产生滑动。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缸体的上端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帽、第一垫环和第一石墨环。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帽、所述第一垫环和所述第一石墨环由上到下依次排列。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缸体的下端与所述缸盖、第一压帽之间设置有第二石墨环和第二垫环。在一种选优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石墨环和所述第二垫环由上到下依次排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注流体管柱上电性连接有阳极保护件,当油井套管被烟道气中腐蚀介质腐蚀时,由于阳极保护件的金属活性大于油井套管材料、连接管材料、封隔器材料等的金属活性,因此,阳极保护件先受到腐蚀,如此通过阳极保护件保护了油井套管、连接管和封隔器,减小了油井套管、连接管、封隔器被腐蚀的可能性。2、本技术的注流体管柱中能与注入流体接触的连接管、中心管、注流体管等均由L80钢材料制成,在高温情况下,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性能,如此可以延长注流体管柱的使用寿命,节约开发成本。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中注流体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注流体管柱中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油井套管;2、连接管;21、上连接管;22、下连接管;3、伸缩管;4、封隔器;41、上接头;42、中心管;43、下接头;44、滑套;45、胶筒;46、缸盖;47、第一压帽;48、缸体;481、贯穿孔;49、空腔;410、第二压帽;411、第一垫环;412、第一石墨环;413、第二石墨环;414、第二垫环;5、注流体管;6、阳极保护件;7、油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为了能够减小井内管柱及套管被烟道气中腐蚀介质腐蚀的程度,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注流体管柱,图1为本技术中注流体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注流体管柱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管2,连接管2由L80钢制成;连接在连接管2下端的封隔器4,封隔器4中能接触注入流体的中心管42由L80钢制成;连接在封隔器4下端的注流体管5,注流体管5由L80钢制成;与所述连接管相电性连接的阳极保护件。当需要将烟道气回注至井内时,将本技术中的注流体管柱5下入至井下,将注流体管柱5中的封隔器4坐封,以使油层7位于封隔器4的下方,当烟道气通过注流体管柱5注入至井下时,烟道气可以回流至油层7避免其自注流体管柱5的侧壁回流至井口。在烟道气自注流体管柱5流出后,烟道气与油井套管1相接触,其会对油井下端的油井套管1进行一定的腐蚀。由于本技术的注流体管柱上电性连接有阳极保护件6,当油井套管1和注流体管柱5被烟道气中腐蚀介质腐蚀时,由于阳极保护件6的金属活性大于油井套管1材料、注流体管柱5材料的金属活性,因此,阳极保护件6先受到腐蚀,如此通过阳极保护件6保护了油井套管1,减小了油井套管1和注流体管柱5中其它部件被腐蚀的可能性。在烟道气通过注流体管柱5注入至井下时,烟道气还会与注流体管柱5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注流体管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流体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流体管柱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由L80钢制成;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下端的封隔器,所述封隔器中能接触注入流体的中心管由L80钢制成;连接在所述封隔器下端的注流体管,所述注流体管由L80钢制成;与所述连接管相电性连接的阳极保护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流体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流体管柱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由L80钢制成;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下端的封隔器,所述封隔器中能接触注入流体的中心管由L80钢制成;连接在所述封隔器下端的注流体管,所述注流体管由L80钢制成;与所述连接管相电性连接的阳极保护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流体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保护件由金属制成,所述阳极保护件的金属活性大于油井套管材料的金属活性和/或连接管材料的金属活性和/或封隔器材料的金属活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流体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保护件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井口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流体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和所述下连接管之间连接有伸缩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流体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流体管的下端呈渐扩状,所述注流体管下端的直径由上向下呈增大的趋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流体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保护件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流体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流体管柱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封隔器之间的密封装置。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传兴张洪宝魏凯赵树杰戚勇杜晓雪王巍魏冉许佳赛李奕缘孔亚杰宣佳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