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96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它包括壳体、进水口、旋流布水器、三相分离器、脱气筒、排沼气口、出水口、循环管道和循环泵,壳体为封闭筒体,分为上筒体、下筒体和锥形筒体,上、下筒体均为圆柱形筒体,上筒体半径大于下筒体半径并通过锥形筒体相连,上筒体内设置有三相分离器和脱气筒,上筒体顶部和外部一侧分别设置有排沼气口和出水口,下筒体底部设置有旋流布水器,与下筒体底部一侧设置的进水口相连接,循环泵通过循环管道与上筒体内部、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上筒体半径,能够提高反应器浓度和减小搅拌能耗,通过减小下筒体半径,能够提高水流上升速度、搅拌强度以及传质效果。

An external loop anaerobic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It includes a housing, a water inlet, cyclone water distributor, three-phase separator, off pump, exhaust port, biogas outlet, a circulation pipe and a circulating pump shell is a closed cylinder, divided into upper cylinder, the lower cylinder and conical cylinder, and the cylinder is a cylinder, cylinder radius larger than the cylinder radius and connected by a conical cylinder,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ee-phase separator on and off pump, cylinder top and outer sid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ow of gas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yclone water distributor, and the lower water inlet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body side is connected to the mouth, circulation th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internal cylinder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pipe. By increasing the radius of the upper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reactor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stirring, and the flow velocity, stirring intensity and mass transfer effect can be improved by reducing the radius of the lower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是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集生物反应与沉淀与一体,采用了外循环系统和颗粒污泥技术,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反应器。目前市场上的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壳体采用统一直径的封闭筒体,工作时,污水由筒体底部进入并通过旋流布水器与厌氧污泥完成混合、反应,并在筒体上部完成分离,由于反应器壳体采用同一直径,反应器内反应室与分离室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存在着搅拌能耗大、污泥浓度低、水流上升速度小、搅拌强度低和传质效果差的缺点;本技术在原筒体基础上通过缩小筒体下部半径可以提高水流上升速度,在原筒体基础上通过增大筒体上部半径可以提高出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它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外循环厌氧处理器搅拌能耗大、污泥浓度低、水流上升速度小、搅拌强度低和传质效果差的缺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它包括壳体、进水口、旋流布水器、三相分离器、脱气筒、排沼气口、出水口、循环管道和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封闭筒体,分为上筒体、下筒体和锥形筒体,上筒体与下筒体均为圆柱形筒体,上筒体半径大于下筒体半径,上筒体与下筒体通过锥形筒体相连,所述上筒体顶部设置有排沼气口,三相分离器设在上筒体内,脱气筒设置在上筒体内与三相分离器相连,上筒体一侧设置有出水口与脱气筒相连,所述下筒体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下筒体底部设置有旋流布水器,进水口与旋流布水器相连接,所述循环泵一端通过循环管道与上筒体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循环管道与进水口连接。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上筒体半径与下筒体半径之比为2:1。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上筒体高度与下筒体高度之比为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上筒体半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下筒体半径,旋流布水器负载水量随之减小,能够提高水流上升速度、搅拌强度以及优化传质效果。(2)在下筒体半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上筒体半径,能够扩大三相分离器的规模增加三相分离面积,提高出水效率从而提高污泥浓度以及减小搅拌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筒体1,锥形筒体2,下筒体3,三相分离器11,脱气筒12,出水口13,排沼气口14,循环管道31,循环泵32,进水口33,旋流布水器3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它包括壳体、进水口33、旋流布水器34、三相分离器11、脱气筒12、排沼气口14、出水口13、循环管道31和循环泵32,壳体为封闭筒体,分为上筒体1、下筒体3和锥形筒体2,上筒体1与下筒体3均为圆柱形筒体,上筒体1半径大于下筒体3半径,上筒体1与下筒体3通过锥形筒体2相连,上筒体1顶部设置有排沼气口14,三相分离器11设在上筒体1内,脱气筒12设置在上筒体1内与三相分离器11相连,上筒体1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3与脱气筒12相连,下筒体3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口33,下筒体3底部设置有旋流布水器34,进水口33与旋流布水器34相连接,循环泵32一端通过循环管道31与上筒体1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循环管道31与进水口33连接。上筒体1半径与下筒体3半径之比为2:1。上筒体1高度与下筒体3高度之比为1:2。工作原理:需要处理的污水经过进水口33与从循环管31流出的循环水合并进入到下筒体3底部的旋流布水器34形成强烈旋流,在旋流的作用下污水迅速上升并与下筒体3内的厌氧污泥充分混合,混合过程中厌氧污泥吸附、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并与污水继续上升;污水上升过程中大部分COD被厌氧污泥转化成沼气,小部分被转化成新的厌氧污泥,这些由厌氧污泥、沼气、污水组成的混合物反应完成后进入到上筒体1的三相分离器11中,三相分离器11的功能是实现厌氧污泥、污水、沼气的分离,污泥从三相分离器11中的污泥出口分离出并自然沉淀至下筒体3,继续与污水完成混合、反应,锥形筒体2的作用就是确保沉淀下来的污泥能够顺利流到下筒体3中,污水由三相分离器11中溢出流入到脱气筒12中,经脱气筒12脱除剩余沼气后作为处理水通过上筒体1一侧的出水口13排出,由三相分离器11溢出的沼气和脱气筒12脱出的沼气上升到上筒体1的顶部通过排沼气口14排出,上筒体1中的污水通过循环管道31和循环泵32回流至进水口33,为反应器提供上升流速和搅拌动能,再次进入到反应器底部继续与污泥完成混合、反应。实施例1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它包括壳体、进水口33、旋流布水器34、三相分离器11、脱气筒12、排沼气口14、出水口13、循环管道31和循环泵32,壳体为封闭筒体,分为上筒体1、下筒体3和锥形筒体2,上筒体1与下筒体3均为圆柱形筒体,上筒体1半径大于下筒体3半径,上筒体1与下筒体3通过锥形筒体2相连,上筒体1顶部设置有排沼气口14,三相分离器11设在上筒体1内,脱气筒12设置在上筒体1内与三相分离器11相连,上筒体1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3与脱气筒12相连,下筒体3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口33,下筒体3底部设置有旋流布水器34,进水口33与旋流布水器34相连接,循环泵32一端通过循环管道31与上筒体1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循环管道31与进水口33连接。在上筒体半径不变的情况下,使下筒体3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1/2,上筒体1半径与下筒体3半径之比为2:1。上筒体1高度与下筒体3高度之比为1:2。在上筒体1半径不变的情况下,缩小下筒体3的半径,可以减小旋流布水器34上的负载水量,从而提高水流的上升速度、搅拌强度以及优化传质效果。实施例2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它包括壳体、进水口33、旋流布水器34、三相分离器11、脱气筒12、排沼气口14、出水口13、循环管道31和循环泵32,壳体为封闭筒体,分为上筒体1、下筒体3和锥形筒体2,上筒体1与下筒体3均为圆柱形筒体,上筒体1半径大于下筒体3半径,上筒体1与下筒体3通过锥形筒体2相连,所述上筒体1顶部设置有排沼气口14,三相分离器11设在上筒体1内,脱气筒12设置在上筒体1内与三相分离器11相连,上筒体1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3与脱气筒12相连,下筒体3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口33,下筒体3底部设置有旋流布水器34,进水口33与旋流布水器34相连接,循环泵32一端通过循环管道31与上筒体1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循环管道31与进水口33连接。在下筒体3半径不变的情况下,使上筒体1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所述上筒体1半径与下筒体3半径之比为2:1。上筒体1高度与下筒体3高度之比为1:2。在下筒体3半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上筒体1的半径,可以扩大三相分离器11的规模从而增加三相分离面积,提高处理水出水效率,使反应器内水量减少,能够提高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减小搅拌能耗。在上筒体1半径不变的情况下,缩小下筒体3的半径,可以减小旋流布水器34上的负载水量,从而提高水流的上升速度、搅拌强度以及优化传质效果;在下筒体3半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上筒体1的半径,可以扩大三相分离器11的规模从而增加三相分离面积,提高处理水出水效率,使反应器内水量减少,能够提高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它包括壳体、进水口、旋流布水器、三相分离器、脱气筒、排沼气口、出水口、循环管道和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封闭筒体,分为上筒体、下筒体和锥形筒体,上筒体与下筒体均为圆柱形筒体,上筒体半径大于下筒体半径,上筒体与下筒体通过锥形筒体相连,所述上筒体顶部设置有排沼气口,三相分离器设在上筒体内,脱气筒设置在上筒体内与三相分离器相连,上筒体一侧设置有出水口,与脱气筒相连,所述下筒体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下筒体底部设置有旋流布水器,进水口与旋流布水器相连接,所述循环泵一端通过循环管道与上筒体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循环管道与进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它包括壳体、进水口、旋流布水器、三相分离器、脱气筒、排沼气口、出水口、循环管道和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封闭筒体,分为上筒体、下筒体和锥形筒体,上筒体与下筒体均为圆柱形筒体,上筒体半径大于下筒体半径,上筒体与下筒体通过锥形筒体相连,所述上筒体顶部设置有排沼气口,三相分离器设在上筒体内,脱气筒设置在上筒体内与三相分离器相连,上筒体一侧设置有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碧州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