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758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其包括:壳体,其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后腔室为换热腔,前腔室分隔成冷腔和热腔;换热腔设有冷却流体入口和出口;热腔设有工作流体入口,冷腔设有工作流体出口;盘管,其设于换热腔内,其进口与热腔连通且出口与冷腔连通;以及制冷剂转换单元,其包括:吸附腔壳,其设于壳体内;吸附腔壳的一侧位于热腔内且另一侧位于冷腔内;其位于热腔的一侧设有制冷剂出口,且位于冷腔的一侧设有制冷剂入口;吸附盘,其设于吸附腔壳内,其铺设有一层吸附剂;以及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吸附盘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单个吸附床内实现连续吸附-解吸过程,其操作简单方便,以提高能效和便于调节制冷量。

A rotary continuous adsorption bed for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sorption rotary refrigeration continuous adsorption bed, comprising a housing, which is divided into a front chamber and a back chamber; after the chamber is a heat exchange chamber, the front chamber is divided into cold and hot cavity; the heat exchang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fluid entrance and outlet; the heat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workflow body entrance. The cold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working fluid outlet; the heat exchanger coil, a cavity,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cold and hot chamber and chamber; and a refrigerant conversion unit, which comprises: adsorption chamber shell, the shell side of the shell cavity; adsorption heat in the cavity and the other side is located in the cold side of the heat in the cavity;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refrigerant outlet, and one side in the cold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refrigerant entrance; the adsorption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of the adsorption cavity, paved with a layer of adsorption agent;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wheel adsorption.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adsorption desorption in a single adsorption bed, which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operate, so as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gulate refrigerating capacity easi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式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
技术介绍
当今制冷行业中占主流的蒸气压缩式制冷设备能耗巨大,其耗电量大,且蒸气压缩式制冷设备大量使用的HCFCs和HFCs类制冷剂是强温室气体,而HCFCs是消耗臭氧层物质。为解决使用制冷设备引起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吸附式、吸收式、喷射式等利用低品位热能驱动的绿色制冷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附式制冷作为绿色制冷技术中的一种,能有效利用低品位热能(余热废热、太阳能等);另外,吸附式制冷不采用HCFCs或HFCs类制冷剂,不存在消耗臭氧层和温室效应问题。吸附式制冷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相比,具有节能、环保、控制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与吸收式制冷相比,具有使用的热源温区范围大、不需要溶液泵或精馏装置、不存在溶液工质对的腐蚀和环境危害等问题。吸附式制冷基本循环系统包括吸附床、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其中吸附床是吸附式制冷装置中的关键部件,通过制冷剂在吸附床内部吸附剂上的加热-解吸―冷凝与冷却吸附―蒸发制冷两个过程交替进行,以完成制冷过程。但由于加热―解吸―冷凝与冷却吸附―蒸发制冷这两个过程需要交替进行目前的单床吸附式制冷装置是间歇运行,这在大多数使用场合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人们研制出连续式吸附制冷装置,目前连续式吸附式制冷基本循环系统一般由2个以上吸附床组成多床系统,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时间段都至少有一个吸附床处于冷却吸附阶段,从而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但是采用双(多)床结构的问题和缺陷是系统至少包括两部吸附器,实行切换比较繁琐,特别是多床操作更加复杂。其次,由于吸附床处于吸附温度—解吸温度的频繁交变情况下,一方面吸附过程需要排出吸附床的大量余热和吸附热,另一方面解吸过程则需要将吸附床重新从吸附温度加热到解吸温度,从而导致吸附式制冷存在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性能系数低。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从而克服现有的连续式吸附制冷系统的操作复杂、切换繁琐且性能系数低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其中,包括:壳体,其内腔沿前后方向被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后腔室为换热腔,所述前腔室沿左右方向被分隔成一个冷腔和一个热腔;所述换热腔设置有冷却流体入口和冷却流体出口;所述热腔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流体入口,所述冷腔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流体出口;盘管,其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该盘管的进口与所述热腔的后端连通,且该盘管的出口与所述冷腔的后端连通;以及制冷剂转换单元,至少一个该制冷剂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每个该制冷剂转换单元包括:吸附腔壳,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该吸附腔壳的一侧位于所述热腔内,且该吸附腔壳的另一侧位于所述冷腔内;该吸附腔壳位于所述热腔的一侧设置有制冷剂出口,且该吸附腔壳位于所述冷腔的一侧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吸附盘,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吸附腔壳内;该吸附盘的外圆周上铺设有一层吸附剂;以及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吸附盘进行转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附盘设置有一支撑环,且所述吸附腔壳设置有一直径大于所述支撑环的连接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连接环之间夹设有轴承,以使所述吸附盘能够相对于所述吸附腔壳进行转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附盘为一呈圆环状的盘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内齿圈,其固定套设于所述吸附盘的内孔的一侧;花键轴,其穿过所述吸附盘的内孔,且该花键轴由一动力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传动齿轮,其套设于所述花键轴的花键上,以能够前后滑动;当该传动齿轮滑动到与所述内齿圈对应的位置时,该传动齿轮能够与所述内齿圈进行啮合连接;以及推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进行前后滑动,以控制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内齿圈的啮合或分离。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动机构为一拨叉机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拨叉轴,其穿过所述吸附盘的内孔;拨叉,所述传动齿轮凹设有一环槽,该拨叉的杆部的一端设置有一活动卡嵌于所述环槽内的弧形叉,且该拨叉的杆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活动套设于所述拨叉轴上的导向孔;导向轮,所述导向孔与所述拨叉轴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该导向轮,其中一个所述导向轮为动力轮,且所述动力轮位于所述导向孔与所述拨叉的杆部的连接处;以及电机,其设置于所述拨叉的杆部内,该电机通过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轮进行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为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拨叉的杆部内的中间轴,该中间轴通过一对伞齿轮与所述电机进行连接,且该中间轴通过带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轮的轮轴进行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制冷剂转换单元为多个时,所有的所述制冷剂转换单元的吸附腔壳依序连接在一起。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流体入口、所述工作流体出口、所述冷却流体入口以及所述冷却流体出口均设置有温度计和流量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吸附盘在转动的过程中,把吸附剂转动到冷腔中时,吸附剂能够吸收制冷剂,而吸附有制冷剂的吸附剂转动到热腔中时,吸附剂便释放制冷剂,从而在单个吸附床内便可实现连续的吸附-解吸过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吸附温度和解吸温度的变换过程是连续渐变的,从而减少了不可逆损失,以能够提高能效,提升吸附制冷系统的性能参数。2、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整花键轴的转速或者通过拨叉机构调整进行工作的制冷剂转换单元的数量来调节制冷量,其调节操作简单,反应灵活。3、本专利技术通过温度计和流量计收集数据反馈,并根据所要求的不同制冷量,来调节吸附床的制冷量,以达到节能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拨叉与传动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拨叉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前端盖,12-后端盖;2-换热腔,21-冷却流体入口,22-冷却流体出口;3-热腔,31-工作流体入口;4-冷腔,41-工作流体出口;5-盘管;6-制冷剂转换单元,61-吸附腔壳,611-制冷剂入口,612-制冷剂出口,613-连接环,62-吸附盘,621-吸附剂,622-支撑环,63-内齿圈,64-花键轴,65-传动齿轮,66-拨叉轴,67-拨叉,671-杆部,672-弧形叉,673-导向孔,674-导向轮,675-动力轮,676-电机,677-中间轴,68-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的结构示意图,该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包括壳体1、换热腔2、热腔3、冷腔4、盘管5以及制冷剂转换单元6,参考图1,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腔沿前后方向被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后腔室为换热腔,所述前腔室沿左右方向被分隔成一个冷腔和一个热腔;所述换热腔设置有冷却流体入口和冷却流体出口;所述热腔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流体入口,所述冷腔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流体出口;盘管,其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该盘管的进口与所述热腔的后端连通,且该盘管的出口与所述冷腔的后端连通;以及制冷剂转换单元,至少一个该制冷剂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每个该制冷剂转换单元包括:吸附腔壳,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该吸附腔壳的一侧位于所述热腔内,且该吸附腔壳的另一侧位于所述冷腔内;该吸附腔壳位于所述热腔的一侧设置有制冷剂出口,且该吸附腔壳位于所述冷腔的一侧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吸附盘,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吸附腔壳内;该吸附盘的外圆周上铺设有一层吸附剂;以及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吸附盘进行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腔沿前后方向被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后腔室为换热腔,所述前腔室沿左右方向被分隔成一个冷腔和一个热腔;所述换热腔设置有冷却流体入口和冷却流体出口;所述热腔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流体入口,所述冷腔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流体出口;盘管,其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该盘管的进口与所述热腔的后端连通,且该盘管的出口与所述冷腔的后端连通;以及制冷剂转换单元,至少一个该制冷剂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每个该制冷剂转换单元包括:吸附腔壳,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该吸附腔壳的一侧位于所述热腔内,且该吸附腔壳的另一侧位于所述冷腔内;该吸附腔壳位于所述热腔的一侧设置有制冷剂出口,且该吸附腔壳位于所述冷腔的一侧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吸附盘,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吸附腔壳内;该吸附盘的外圆周上铺设有一层吸附剂;以及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吸附盘进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设置有一支撑环,且所述吸附腔壳设置有一直径大于所述支撑环的连接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连接环之间夹设有轴承,以使所述吸附盘能够相对于所述吸附腔壳进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吸附制冷的旋转式连续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为一呈圆环状的盘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内齿圈,其固定套设于所述吸附盘的内孔的一侧;花键轴,其穿过所述吸附盘的内孔,且该花键轴由一动力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传动齿轮,其套设于所述花键轴的花键上,以能够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苇王南徐昆刘进阳谢超许许浩王博韬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