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640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包括既有建筑、建造在既有建筑顶部的加层;既有建筑屋顶纵横墙顶增设圈梁,纵横墙交叉处的圈梁顶上设置减隔震支座,减隔震支座下部通过锚栓固定于新增设的圈梁上,上部固定在加层的纵横向混凝土梁的交叉点上,加层楼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加层楼面梁位置同下部砖墙位置,所述加层的柱的位置与下部减隔震支座位置一致,均布置在纵横墙交叉处,上述顶层新增一层支座采用减隔震支座形式,因其设置在顶部,其在地震作用下能起到类似TMD减震效果,加层后结构的底部剪力比原结构有所减少;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减隔震支座和框架结构的结构体系,能够解决加层后的抗震超限问题。

Shockproof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of existing building adding store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xisting building add layer quakeproof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existing buildings, built in the add layer both on top of a building; the existing building roof top additional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wall beam,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wall cross section beam isolation bearing set top isolation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lower new ring beam the anchor bolt is fixed on the upper layer, with criss cross point to the concrete beam, and floor adopts cast-in-situ concrete frame, and floor beam position with lower wall position,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layer column isolation bearings are arranged in the same location, at the intersection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wall, the top add a layer of isolation bearing with reduced, because the setting at the top, it can play a similar TMD damping effect in the earthquake, after adding layer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ar structure than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decreases; With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 and frame structure system, the problem of seismic overrun after adding storey can be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既有建筑改造,具体为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近年来,既有房屋加层改造以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既有房屋维修改造中占比例很大的一块。加层改造对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加快城区改造都具有现实意义,是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技术条件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技术政策。国内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实践起步较早,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建于1915年的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加层改造工程。它是我国最早的加层改造工程之一,同时也是加层次数最多的建筑物,先后进行了三次加层改造,均在1949年前完成。该工程为加层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全国各地开展的房屋加层工程实践中,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独具匠心的工程。许多有特色的加层改造工程遍布大江南北,增加的楼层高低各异,工程繁简不一,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现有的对于既有建筑加层最新技术为使用钢结构框架以及支撑等进行加层,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加层后的既有建筑的抗震性不达标,且施工困难,成本高,施工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既有建筑内部业主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包括既有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造在既有建筑顶部的加层;所述既有建筑屋顶纵横墙顶增设圈梁,纵横墙交叉处的圈梁顶上设置减隔震支座,所述减隔震支座下部通过锚栓固定于圈梁上,上部固定在加层的纵横向混凝土梁的交叉点上。优选的,所述加层楼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所述加层楼面梁位置同下部砖墙位置,所述加层的柱的位置与下部减隔震支座位置一致,均布置在纵横墙交叉处,所述既有建筑顶部新增至加层的楼梯,新增上至加层的楼梯靠近顶端均设置有减隔震支座。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框架的混凝土强度为C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顶层新增一层支座采用减隔震支座形式,因其设置在顶部,其在地震作用下能起到类似TMD减震效果,加层后结构的底部剪力比原结构有所减少;本专利技术采用减隔震支座和框架结构的结构体系,能够解决加层后的抗震超限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既有建筑底层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层制作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为加层后既有建筑侧面剖视图。图中:1-既有建筑;2-加层;3-圈梁;4-减隔震支座;5-纵横向混凝土梁;6-新增楼梯结构;7-既有建筑楼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既有建筑底层示意图,图中7为既有建筑楼梯,其中底部两处为院子;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包括既有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造在既有建筑顶部的加层。既有建筑的屋顶增加一层,考虑到原砌体结构已经达到目前抗震规范要求的上限,故需要特殊方法来降低地震作用对原有结构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的既有建筑为7层,加层为8层。现采用在新增8层结构与既有结构之间设置减隔震支座的措施,达到降低地震作用的目的:如图2-3所示,所述既有建筑1屋顶纵横墙顶增设圈梁3,圈梁3宽240mm,高200~300mm,纵横墙交叉处的圈梁3顶上设置减隔震支座4,所述减隔震支座4下部通过锚栓固定于新增设的圈梁3上,上部固定在加层2的纵横向混凝土梁5的交叉点上,所述加层2楼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混凝土强度为C30,楼面梁位置同下部砖墙位置,柱的位置与下部减隔震支座4位置一致,均布置在纵横墙交叉处,所述既有建筑1顶部新增至加层2的楼梯,即新增楼梯结构6,新增上至加层的楼梯靠近顶端均设置有减隔震支座4。其中在既有建筑1和加层2之间增设了新增楼梯结构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上述顶板新增一层支座采用减隔震支座4形式,因其设置在顶部,其在地震作用下能起到类似TMD减震效果,加层2后结构的底部剪力比原结构有所减少;本专利技术采用减隔震支座4和框架结构的结构体系,能够解决加层2后的抗震超限问题,且结构以及施工简便,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施工对既有建筑内部业主生活造成的有害影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包括既有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造在既有建筑顶部的加层;所述既有建筑屋顶纵横墙顶增设圈梁,纵横墙交叉处的圈梁顶上设置减隔震支座,所述减隔震支座下部通过锚栓固定于圈梁上,上部固定在加层的纵横向混凝土梁的交叉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包括既有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造在既有建筑顶部的加层;所述既有建筑屋顶纵横墙顶增设圈梁,纵横墙交叉处的圈梁顶上设置减隔震支座,所述减隔震支座下部通过锚栓固定于圈梁上,上部固定在加层的纵横向混凝土梁的交叉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加层防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银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