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49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顶部穿过第一滑槽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第一把手位于底座外部正表面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达到带动活动杆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杆,达到带动第一斜块移动的效果,通过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达到带动第二连接杆移动的效果,通过第二连接杆,达到带动卡块移动的效果,通过卡块和卡槽,达到固定第一把手的效果,方便使用者调节手柄的大小,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也满足每个使用者的需求。

A kind of grinding equipment for building deco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inding equipment, th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at the top of the left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ute, the first chute sliding inside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hand the top through the first chute and extends to the base, the first handle is located on the outside the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through the shaft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rod.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to drive the effect of rod movement, through the movable rod to drive the first inclined block moving effect,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inclined inclined block block,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o drive the moving effect,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o drive the moving block by block and effect. The slot, in order to fasten the first hand effect, convenient adjustment handle size, easy to use user, also meet the needs of the users of ea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为了美观,需要对墙面、顶棚或地面进行装饰,其中打磨墙面、顶棚或地面时喷漆或刷漆前的一道关键工序,墙面、顶棚或地面是否平整,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打磨的质量,现有的打磨设备的手柄都是固定大小,不方便每个使用者的使用,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专利号:201620105630.X),该专利在传统的打磨设备上加以改进,结构简单,轻便灵活,但是该专利的手柄都是固定的大小,不能进行调节,不能满足每个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具备可对手柄大小进行的优点,解决了无法对手柄大小进行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顶部穿过第一滑槽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第一把手位于底座外部正表面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活动杆的一端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活动杆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把手左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和第一凹槽并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凹槽内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把手的外部,所述通孔左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斜块,所述第二斜块远离第二连接杆一端的表面与第一斜块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一把手和第一滑槽并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滑槽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第一滑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且卡槽与第一滑槽连通,所述卡块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左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把手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凹槽配合使用的卡杆,所述卡杆远离第一把手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凹槽内腔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并延伸至第三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三凹槽内壁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内壁通过固定件与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与第二凹槽连通,所述卡杆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卡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挫面,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达到带动活动杆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杆,达到带动第一斜块移动的效果,通过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达到带动第二连接杆移动的效果,通过第二连接杆,达到带动卡块移动的效果,通过卡块和卡槽,达到固定第一把手的效果,方便使用者调节手柄的大小,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也满足每个使用者的需求。2、本技术通过卡杆和第二凹槽,达到辅助第一把手移动的效果,避免第一把手出现无法移动的状况,通过防滑套,方便使用者使用打磨设备,避免使用者在使用该设备时出现滑落的状况,也达到美观的效果,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连接杆,达到辅助固定板移动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在按动固定板后,固定板出现无法复位的状况,通过第二滑槽和滑块,达到辅助卡杆移动的效果,避免卡杆在移动时出现脱落的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A-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滑槽、3第一把手、4通孔、5活动杆、6第一弹簧、7第一连接杆、8第一斜块、9第一凹槽、10固定板、11第二连接杆、12第二斜块、13卡块、14卡槽、15第二把手、16第二凹槽、17卡杆、18第三连接杆、19第三凹槽、20第二弹簧、21防滑套、22第二滑槽、23滑块、24挫面、25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第一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把手3,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15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套21,防滑套21的内壁通过固定件与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15固定连接,通过防滑套21,方便使用者使用打磨设备,避免使用者在使用该设备时出现滑落的状况,也达到美观的效果,第一把手3的顶部穿过第一滑槽2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第一把手3位于底座1外部正表面的底部开设有通孔4,通孔4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活动杆5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远离活动杆5的一端与通孔4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杆5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活动杆5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8,第一斜块8和第二斜块12接触的一面设置为倾斜的状态,方便使用者在按动固定板10后,活动杆5可以带动第一斜块8支撑起第二斜块12,同时也带动卡块13从卡槽14内抽出,方便使用者调节手柄的大小,第一把手3左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9,通过第一凹槽9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按动固定板10后,可以使固定板10进行收缩,同时固定板10设置在第一凹槽9内,避免使用者无意间触碰到固定板10,使手柄松动,也达到美观的效果,第一连接杆7远离活动杆5的一端依次穿过通孔4和第一凹槽9并延伸至第一凹槽9的内部,第一连接杆7位于第一凹槽9内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8,第一凹槽9内腔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三凹槽19,第三凹槽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第三连接杆18远离固定板1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凹槽9和第三凹槽19并延伸至第三凹槽19的内部,第二弹簧20远离第三凹槽19内壁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18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簧20和第三连接杆18,达到辅助固定板10移动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在按动固定板10后,固定板10出现无法复位的状况,固定板10远离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把手3的外部,通孔4左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块8配合使用的第二斜块12,第二斜块12远离第二连接杆11一端的表面与第一斜块8接触,第二连接杆11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一把手3和第一滑槽2并延伸至第一滑槽2的内部,第二连接杆11位于第一滑槽2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底座1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第一滑槽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把手(3),所述第一把手(3)的顶部穿过第一滑槽(2)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第一把手(3)位于底座(1)外部正表面的底部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远离活动杆(5)的一端与通孔(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5)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活动杆(5)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8),所述第一把手(3)左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连接杆(7)远离活动杆(5)的一端依次穿过通孔(4)和第一凹槽(9)并延伸至第一凹槽(9)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7)位于第一凹槽(9)内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远离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把手(3)的外部,所述通孔(4)左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块(8)配合使用的第二斜块(12),所述第二斜块(12)远离第二连接杆(11)一端的表面与第一斜块(8)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一把手(3)和第一滑槽(2)并延伸至第一滑槽(2)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11)位于第一滑槽(2)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第一滑槽(2)的底部开设有与卡块(13)配合使用的卡槽(14),且卡槽(14)与第一滑槽(2)连通,所述卡块(13)远离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延伸至卡槽(14)的内部,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修的打磨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把手(3),所述第一把手(3)的顶部穿过第一滑槽(2)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第一把手(3)位于底座(1)外部正表面的底部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远离活动杆(5)的一端与通孔(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5)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活动杆(5)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8),所述第一把手(3)左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连接杆(7)远离活动杆(5)的一端依次穿过通孔(4)和第一凹槽(9)并延伸至第一凹槽(9)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7)位于第一凹槽(9)内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远离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把手(3)的外部,所述通孔(4)左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块(8)配合使用的第二斜块(12),所述第二斜块(12)远离第二连接杆(11)一端的表面与第一斜块(8)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一把手(3)和第一滑槽(2)并延伸至第一滑槽(2)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11)位于第一滑槽(2)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第一滑槽(2)的底部开设有与卡块(13)配合使用的卡槽(14),且卡槽(14)与第一滑槽(2)连通,所述卡块(13)远离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延伸至卡槽(14)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惠民许玉明章永斌曾庆松崔俊吴永波黄智勇顾礼靖王新强蔡凯利张家淼豆学康吕星亮沈建枫张顺来张顺文周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兴汇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