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823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3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属于水产品生态养殖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宽体金线蛭养殖水体中布置水稻栽种盆,盆中栽种水稻,养殖水体四周栽种沉水性植物;水稻和沉水性植物不断吸收水体有机质和残饵,抑制养殖水体杂草和青苔生长,为宽体金线蛭提供附着物;同时,水稻遮挡阳光降低水温,有利于水蛭安全度过高温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沉水性植物、水稻和水蛭之间互利共生关系,利用水稻和沉水性植物改善水蛭生长环境,促进宽体金线蛭生长,实现稻蛭生态健康养殖,提高了养殖的经济、生态效益。

Method for 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rice and leec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planting and breeding method of rice and leech, which belongs to the aquatic product ecological breeding field. The invention of rice planted in pots arranged leech aquaculture water basin, rice planting, aquaculture water plants around a submerged plant and submerged plant; rice absorbing organic matter in water and bait, inhibit aquaculture weeds and moss growth, provide attachments for leech;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rice from the sun the water temperature is conducive to leech safety through high temperature period. The invention uses between submerged plants, rice and leech symbiotic relationship,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rice by leech and submerged plants, promote the growth of leech, realize the ecological health of rice breeding leech, improve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aqua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种水产品生态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宽体金线蛭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人工养殖利润空间大。在当前,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模式主要为池塘网箱和水泥池养殖二种。在长江中下游养殖区,水蛭养殖户在每年4月份前后肥水养螺,5月底前后蛭苗下塘养殖,同年9月份开始排水捕捞水蛭。生产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宽体金线蛭不耐高温,养殖水位较浅,每年8月份高温期养殖水体水温偏高,宽体金线蛭生长缓慢甚至大批死亡;二是养殖水体水草难控,特别是网箱养殖为了固定箱底利用泥土压箱,养殖中后期野生水草疯长,水草晴天光合作用强烈,水体pH等理化因子变化快,对水蛭应激大;三是残饵多,底质难控制,宽体金线蛭在人工养殖水体中主要捕食活螺丝,吮吸其内脏、血液等组织,螺丝厣附近肌肉结实,宽体金线蛭不能吸食完全,残留螺丝肉在养殖水体中腐烂败坏水质,导致宽体金线蛭养殖后期水体底质发黑、恶臭,水质恶化,宽体金线蛭疾病暴发。专利申请号为“201610871649X”,专利名称为“梯田水蛭稻虾混合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生态养殖系统,通过在稻虾养殖田旁设置水蛭养殖田,水蛭和龙虾进食后的残留物和排泄物通过换水方式进入到稻田内,给水稻提供有机肥料,同时水蛭进食后的动物残留物还给龙虾提供饲料,龙虾对各种昆虫的捕杀防止稻谷的病虫灾害,避免农药的使用,节省稻田种植成本,但是在该生态养殖系统水蛭和水稻种养殖在不同田块中,没有发挥水稻抑制杂草生长和在高温期遮阴降温作用,同时水稻净化水蛭养殖水质效果有限,蛭稻生态效应不能充分发挥,水蛭养殖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能充分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水蛭生长环境,实现稻蛭生态健康养殖的生态种养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养殖准备,池塘网箱养殖或者水泥池养殖,其中,池塘网箱养殖:选择一整理好的池塘,制作好网箱,用木桩或竹桩将网箱固定在池塘中,将盛满泥土的水稻栽种盆均匀分布在箱底,并在网箱内四周均匀分布小土堆或大红瓦片压住箱底,消毒进水后,在网箱内施肥引藻种培水,并在小土堆或者大红瓦片上栽种沉水性植物,投放成螺,水泥池养殖:选择一水泥池,清理好水泥池,将盛满泥土的水稻栽种盆均匀分布在池底,消毒进水后,向水泥池内施肥引藻种培水,并在四周栽种沉水性植物,投放成螺;步骤2,水稻种植和蛭苗放养:将秧苗移栽到水稻栽种盆中,投放宽体金线蛭苗或发育成熟蛭茧;步骤3,饲养管理,饲料投喂:向水体中定期补充活螺丝,逐渐增大螺丝规格,养殖中后期均匀投放中重量为0.5g-2.5g/颗的大号螺丝到养殖水体中,水位调节:逐渐提高水位,高温期控制水深80-110cm,养殖后期水深控制在50-80cm,疾病防治:养殖前期每20天用EM菌或乳酸菌调水一次,中后期每10天-15天调水一次,并根据水质情况适当换水,当发现有宽体金线蛭死亡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消毒;其它:养殖前期若发现有青苔生长及时用防控青苔药物控制青苔,养殖中后期防止水鸟侵害水蛭等;步骤4,收获:排放池水,捕捉宽体金线蛭,水稻成熟后开始收割水稻。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的池塘的一边角设有排水口;水泥池为一南北走向水泥池,水泥池四周向内侧设计成“﹃”形,水泥池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排水口,进水口水平位置高于排水口,水泥池底设有纳米增氧管;网箱的网目为80目,网箱上沿设置“『”防逃檐,在网箱长边靠近中间处安装一个进水管;小土堆或大红瓦片直接分布的间隔为1.0-2.0m,小土堆的直径为40-100cm,水稻栽种盆直径为30-50cm、高10-20cm,盆之间间隔为0.5-1.5m;消毒7天后进水,进水高度为30-40cm,沉水性植物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肥水20-30天后投放成螺,每平方累计投螺0.5-1kg,养殖期间7-10天追肥一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秧苗采用4月中旬旱田育秧或盘栽育秧,移植到水稻栽种盆中的栽种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每盆栽种3或4穴,每穴2-5株,栽种3穴时呈“∵”形,栽种4穴“∷”形,栽种时水位不高于盆口10cm,其中秧苗选取株型高大、茎杆粗壮、抗倒伏、适宜深水位种植高杆水稻品种,将所述宽体金线蛭苗投放入网箱中,或将发育成熟蛭茧平铺到养殖水体浮板上并盖上3cm潮湿泥土和水草,浮板宽30-60cm,每平方米养殖面积投放蛭苗150-350条;若为蛭茧,按35条/茧计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宽体金线蛭的捕捉开始时间为9月初,水稻收割期为10月底至11月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沉水性植物、水稻和水蛭之间互利共生关系,改善水蛭生长环境,实现稻蛭生态健康养殖,提高养殖经济、生态效益。2、本专利技术将水稻栽种盆放入水蛭养殖水体中,水稻不断吸收水体有机质和残饵,水稻快速生长占据水体空间,抑制养殖杂草和青苔生长,遮挡阳光降低水温,为水蛭提供附着物,促进水蛭生长,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管理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一种宽体金线蛭与水稻池塘网箱生态种养技术。(1)池塘养殖网箱准备池塘面积约3300㎡,长方形,长约75m,宽约45m,东西走向,池塘深1.5m,在池塘西北角设置排水口1个。池塘中布置养殖长35m、宽6m养殖网箱共9个,网箱南北走向,网箱高1.2m,网目为80目,网箱上沿设置防逃檐,用木桩固定网箱在池塘中,每个网箱靠近中部安装进水管一个。3月15号清理网箱,在网箱四周间隔1.5m堆小土堆一个,在网箱中间摆放盛满泥土塑料水稻栽种盆3排,盆间间隔1m,每个盆泥土中间放经烘干鸡粪约80g,每个网箱水稻栽种盆96个。4月1号用漂白粉全池消毒一次,4月8号进水至30cm并肥水,在网箱四周小土堆交替栽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一周后再补肥水膏一次,4月11号-15号投放田螺,平均每平方米网箱面积投放累计成螺0.8kg。(2)水稻和蛭苗种养蛭苗:5月15号前后每个网箱浮板上平放经挑选发育成熟蛭茧1.1kg(每kg蛭茧约970个)并盖上潮湿泥土和活水草,浮板宽50cm、长100cm,定期向浮板上浇水,待大量蛭苗出茧后将浮板上蛭茧倒到网箱水体中。水稻:水稻为江苏省农科院粮作物选育南梗46,4月下旬旱田育秧,6月初移栽到水稻栽种盆中,每盆栽种3穴,在盆中呈“∵”形栽种,每穴3-4株,栽种时水位不高于盆口10cm。(3)饲养管理6月底开始补活田螺,以后根据箱内田螺数量7-10天补充一次。5-8月份逐渐提升水位至100cm,9月份水位控制在60-80cm。每5-10天向箱内适量加注新水一次。6月份和7月份约20天左右用EM菌调水一次,8月份每10天-15天用EM菌或乳菌调水一次。(4)收获10月初排水捕捉宽体金线蛭;水蛭收集结束后加水50cm,10月底收割水稻。养殖结果:9个网箱共捕捉获宽体金线蛭2147.4kg,平均产量429.5kg/667㎡(以池塘面积计),出售宽体金线蛭约31.35万元。收获水稻146kg。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一种宽体金线蛭与水稻水泥池生态种养技术。(1)水泥池准备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养殖准备,池塘网箱养殖或者水泥池养殖,其中,池塘网箱养殖:选择一整理好池塘,制作好网箱,用木桩或竹桩将网箱固定在池塘中,将盛满泥土的水稻栽种盆均匀分布在箱底,并在网箱内四周均匀分布小土堆或大红瓦片压住箱底,消毒进水后,在网箱内施肥引藻种培水,并在小土堆或者大红瓦片上栽种沉水性植物,投放成螺,水泥池养殖:选择一水泥池,清理好水泥池,将盛满泥土的水稻栽种盆均匀分布在池底,消毒进水后,向水泥池内施肥引藻种培水、并在四周栽种沉水性植物,投放成螺;步骤2,水稻种植和蛭苗放养:将秧苗移栽到水稻栽种盆中,投放宽体金线蛭苗或发育成熟蛭茧;步骤3,饲养管理,饲料投喂:向水体中定期补充活螺丝,逐渐增大螺丝规格,养殖中后期均匀投放重量为0.5g‑2.5g/颗的大号螺丝到养殖水体中,水位调节:逐渐提高水位,高温期控制水深80‑110cm,养殖后期水深控制在50‑80cm,疾病防治:养殖前期每20天用EM菌或乳酸菌调水一次,中后期每10天‑15天调水一次,并根据水质情况适当换水,当发现有宽体金线蛭死亡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消毒;养殖前期若发现有青苔生长及时用防控青苔药物控制青苔,养殖中后期防止水鸟侵害水蛭等;步骤4,收获:排放池水,捕捉宽体金线蛭,水稻成熟后开始收割水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养殖准备,池塘网箱养殖或者水泥池养殖,其中,池塘网箱养殖:选择一整理好池塘,制作好网箱,用木桩或竹桩将网箱固定在池塘中,将盛满泥土的水稻栽种盆均匀分布在箱底,并在网箱内四周均匀分布小土堆或大红瓦片压住箱底,消毒进水后,在网箱内施肥引藻种培水,并在小土堆或者大红瓦片上栽种沉水性植物,投放成螺,水泥池养殖:选择一水泥池,清理好水泥池,将盛满泥土的水稻栽种盆均匀分布在池底,消毒进水后,向水泥池内施肥引藻种培水、并在四周栽种沉水性植物,投放成螺;步骤2,水稻种植和蛭苗放养:将秧苗移栽到水稻栽种盆中,投放宽体金线蛭苗或发育成熟蛭茧;步骤3,饲养管理,饲料投喂:向水体中定期补充活螺丝,逐渐增大螺丝规格,养殖中后期均匀投放重量为0.5g-2.5g/颗的大号螺丝到养殖水体中,水位调节:逐渐提高水位,高温期控制水深80-110cm,养殖后期水深控制在50-80cm,疾病防治:养殖前期每20天用EM菌或乳酸菌调水一次,中后期每10天-15天调水一次,并根据水质情况适当换水,当发现有宽体金线蛭死亡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消毒;养殖前期若发现有青苔生长及时用防控青苔药物控制青苔,养殖中后期防止水鸟侵害水蛭等;步骤4,收获:排放池水,捕捉宽体金线蛭,水稻成熟后开始收割水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池塘的一边角设有排水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良伟王帅兵王权王建国侯君陶桂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靖江市明星水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