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水蛭健康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水蛭,俗名蚂蟥,属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动物。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水蛭含有水蛭素,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有抗凝血作用。水蛭中提取的水蛭素对于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作用非常显著,现已经开发出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药物及各种保健品、化妆品。人工养殖过程中发现水蛭容易罹患肠炎病、出血病、僵化病等疾病,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投喂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蛋、螺丝等未被及时采食而败坏导致水质恶化,病原体大量滋生而感染疾病。土塘养殖、网箱精养成活率仅有10%-40%,这成为水蛭养殖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研究者采用循环水、种植水草等方法,均有一定效果,但是污染物质没有直接清除,还需要靠水体自净将其分解。因此在目前水蛭养殖生态系统中缺乏能将水蛭残饵清除的环节。本专利技术引进泥鳅作为残饵清除的动物,能有效移除污染源,能大大提高水蛭养殖成活率和成功率。泥鳅,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为小型底层鱼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池塘的中央设置有排污沟,池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排水阀,在池塘的上端设置有遮阳网;水蛭养殖池塘深100 厘米,养殖期间水位40‑100厘米;首先肥水之后投放螺丝,培养水蛭的基础饵料,螺丝放养量为0.5‑1.5千克/米2;然后投放0.02‑0.1克的水蛭苗种70‑100尾/米2水面;最后投放泥鳅水花50‑100尾/米2或者投放2‑3厘米泥鳅小乌仔苗种5‑10尾/米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池塘的中央设置有排污沟,池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排水阀,在池塘的上端设置有遮阳网;水蛭养殖池塘深100 厘米,养殖期间水位40-100厘米;首先肥水之后投放螺丝,培养水蛭的基础饵料,螺丝放养量为0.5-1.5千克/米2;然后投放0.02-0.1克的水蛭苗种70-100尾/米2水面;最后投放泥鳅水花50-100尾/米2或者投放2-3厘米泥鳅小乌仔苗种5-10尾/米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选择为普通土塘或水泥池或普通土塘中设置网箱,其中的一种;池塘的表面积大小、形状不限,要求进水、排水方便,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阳网设置为每10米长为一段,在遮阳网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20毫米厚、50毫米宽、10.10米长的塑料板,并在两端的塑料板中设置有滑轮、尼龙绳,利用滑轮原理使尼龙绳与电机上方的滑轮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池的上端宽度方向上设置为斜坡。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陶桂庆,熊良伟,王权,王远祥,侯君,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