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40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其包括:分流部件,分流部件设有若干外通道,若干外通道沿分流部件的纵向间隔分布;活塞和旁通部件,活塞和旁通部件均滑设于分流部件内,旁通部件与活塞之间形成有内通道,旁通部件的顶面设有阻尼孔;活塞拉杆,活塞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活塞内、旁通部件内,活塞拉杆用于带动活塞沿分流部件的纵向往返移动,且活塞拉杆用于推动旁通部件沿分流部件的纵向向活塞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结构简单且设计紧凑,大大缩小了多路控制阀的整体体积;本发明专利技术功能全面,实现了关闭硬水旁通下的逆流和顺流再生的工艺过程,减少内部活塞撞击,实现了降低故障率。

Spool body assembly for multiway control valv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lve body assembly, multiple control valve includes: shunt shunt component parts,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outer channel, a plurality of outer channel longitudinal intervals along the shunt component distribution; the piston and piston bypass components, and bypass components are glidingly arranged on the shunt element, internal bypass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component and the piston the top part of the bypass, with a damping hole; the piston rod,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of the piston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bypass in order to wear, and the piston rod drives the piston for reciprocating flow along the longitudinal component, and a piston rod for pushing the piston to move along the longitudinal component of the bypass shunt componen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used for multi spool assembly control valv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mpact design, greatly reduces the overall size of the multi way control valv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closing process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water bypass the regeneration, reduce internal piston impact, we reduce the failure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路控制阀,属于水处理过滤和软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采用活塞密封结构的多路控制阀,用于软化器和过滤器的水路切换,其在再生过程中会有原水、也就是硬水旁通至出水口,而有些商用、工业领域应用,则需要再生时关闭出水口,不能有硬水出来,于是需要另外增加一个外置阀门,再生时来关闭出水口满足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多路控制阀存在体积过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多路控制阀存在体积过大、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其特点在于,所述阀芯体组件包括: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设有若干外通道,若干所述外通道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间隔分布;活塞和旁通部件,所述活塞和所述旁通部件均滑设于所述分流部件内,所述旁通部件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有内通道,所述旁通部件与所述活塞之间相对移动,从而使所述内通道的大小发生改变,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的外沿与所述旁通部件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设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贯穿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活塞拉杆,所述活塞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活塞内、所述旁通部件内,所述活塞拉杆用于带动所述活塞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往返移动,且所述活塞拉杆用于推动所述旁通部件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向所述活塞移动。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分流部件设置不同的外通道连通至控制阀本体内对应通道(如出水通道、逆流吸盐通道、反洗通道等),同时活塞和旁通部件相对分流部件之间移动来切换内通道对应的不同的外通道,而实现了分流出水通路,更进一步,实现了整个再生过程中全程封闭出水通道。较佳地,所述阀芯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分流部件与所述活塞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分流部件与所述旁通部件之间的间隙。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密封部件,使不同的外通道和内通道形成不同的通道保持密封,完成各个再生过程的切换,提高了整体设备的工作效率。较佳地,所述分流部件包括若干格栅,若干所述格栅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依次排列,所述格栅的侧壁上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开设有所述外通道,相邻所述格栅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拼接。较佳地,所述外通道包括若干外通道口,若干所述外通道口沿所述格栅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若干外通道口,加快了外通道内水流的流速,提高了整体设备的工作效率。较佳地,所述格栅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所述顶面沿所述格栅的周向设有凸起,所述底面沿所述格栅的周向设有凹槽,一所述格栅的凸起卡设于相邻另一所述格栅的凹槽中。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凸起和凹槽,实现了相邻格栅的限位拼接,使分流部件结构更加灵活和简便。较佳地,所述格栅的顶面沿所述格栅的周向还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格栅的底面沿所述格栅的周向还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卡设于一所述格栅的第一限位部与相邻另一所述格栅的第二限位部之间;其中一所述格栅的所述侧壁的内表面设有限位台阶,所述旁通部件的外表面设有限位脚,所述限位脚与所述限位台阶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旁通部件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的移动。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相配合的限位脚与限位台阶,使对旁通部件起到保持定位的功能,在旁通部件静止状态下,也不至进一步被活塞吸合。较佳地,所述阻尼孔的截面积与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的截面积比为1:4000~1:400。较佳地,所述阻尼孔的截面积与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的截面积比为1:625。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通旁通部件两端的阻尼孔,并通过设置阻尼孔的截面积与旁通部件的顶面的截面积比为1:4000~1:400,使当旁通部件与活塞之间的内通道中高速水流产生压差时,由于阻尼孔对水流的阻尼作用会造成一个反向压差,从而将内通道中高速水流产生压差抵消,从而减少撞击损伤,并避免旁通部件吸合在活塞一端上,逆流吸盐通道不能被打开,影响了下一步逆流吸盐的功能。较佳地,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还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拉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活塞内设有卡口,所述活塞拉杆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卡口。较佳地,所述旁通部件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内通道。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结构简单且设计紧凑,大大缩小了多路控制阀的整体体积;本专利技术功能全面,实现了关闭硬水旁通下的逆流和顺流再生的工艺过程,减少内部活塞撞击,降低故障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集成多路控制阀的制造成本,同时延长了整体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活塞、旁通部件、活塞拉杆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格栅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旁通部件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的局部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在最远端反洗位置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从反洗位置返回过程中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分流部件10格栅11侧壁111顶面112底面113凸起114凹槽115第一限位部116第二限位部117限位台阶118活塞20卡口21内孔22旁通部件30旁通部件的顶面31通孔32旁通部件的侧壁33限位脚34阻尼孔35活塞拉杆40凸起部41第一密封部件51第二密封部件52内通道60外通道70出水通道71逆流吸盐通道72反洗通道73外通道口74分流部件与活塞之间的间隙81分流部件与旁通部件之间的间隙8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请结合图1-图8予以理解,本实施案例提供一种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其包括:分流部件10、活塞20、旁通部件30、活塞拉杆40和第一密封部件51。所述活塞20和所述旁通部件30均滑设于所述分流部件10内。所述活塞拉杆40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活塞20内、所述旁通部件30内,所述活塞拉杆40用于带动所述活塞20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A同步往返移动,且所述活塞拉杆40用于推动所述旁通部件30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A向所述活塞20方向移动。具体地,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31还设有通孔32,所述活塞拉杆40穿设于所述通孔32,活塞拉杆40在通孔32中采用松配合至自由滑动。所述活塞拉杆40设有大于所述通孔32内径的凸起部41,凸起部41用于推动旁通部件30沿分流部件的纵向A向所述活塞20移动,也就是单方向同步移动。所述活塞20为中空结构并设有若干内孔22,且所述活塞20内设有卡口21,所述活塞拉杆40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卡口21,活塞拉杆40用于带动活塞20沿分流部件的纵向A往返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件51为密封圈。所述旁通部件30与所述活塞20之间形成有内通道60,所述旁通部件30与所述活塞20之间相对移动,从而使所述内通道60的大小发生改变。所述分流部件10设有若干外通道70,若干所述外通道70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A间隔分布。这样,通过分流部件10设置不同的外通道70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体组件包括: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设有若干外通道,若干所述外通道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间隔分布;活塞和旁通部件,所述活塞和所述旁通部件均滑设于所述分流部件内,所述旁通部件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有内通道,所述旁通部件与所述活塞之间相对移动,从而使所述内通道的大小发生改变,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的外沿与所述旁通部件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设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贯穿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活塞拉杆,所述活塞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活塞内、所述旁通部件内,所述活塞拉杆用于带动所述活塞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往返移动,且所述活塞拉杆用于推动所述旁通部件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向所述活塞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路控制阀的阀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体组件包括: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设有若干外通道,若干所述外通道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间隔分布;活塞和旁通部件,所述活塞和所述旁通部件均滑设于所述分流部件内,所述旁通部件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有内通道,所述旁通部件与所述活塞之间相对移动,从而使所述内通道的大小发生改变,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的外沿与所述旁通部件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设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贯穿所述旁通部件的顶面;活塞拉杆,所述活塞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活塞内、所述旁通部件内,所述活塞拉杆用于带动所述活塞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往返移动,且所述活塞拉杆用于推动所述旁通部件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向所述活塞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分流部件与所述活塞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分流部件与所述旁通部件之间的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件包括若干格栅,若干所述格栅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依次排列,所述格栅的侧壁上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开设有所述外通道,相邻所述格栅沿所述分流部件的纵向拼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通道包括若干外通道口,若干所述外通道口沿所述格栅的周向间隔设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和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