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转换阀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431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转换阀阀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净水器转换阀阀芯,包括由左至右一体成型的旋拧段、自来水阀芯段、分隔段、净水阀芯段和尾段,自来水阀芯段和净水阀芯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阀芯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的安装朝向满足:在第一工作位下,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分别与相配合安装的净水器转换阀阀体上的净水器进水口和净水出水口相互密封,在第二工作位下,第一密封垫与相配合安装的净水器转换阀阀体上的自来水出水口相互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净水器转换阀阀芯,结构较为合理、不会存在漏液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转换阀阀芯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净水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厨房中也因此经常使用两种水,一种是没有经过过滤的自来水,一种是经过净水器过滤的过滤水,其中,过滤水成本较高,通常仅用于烹煮食物,而自来水则通常用来清洗食材等,由于具有两种出水,采用两种水龙头就较为麻烦。目前存在一种净水器转换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设置有腔体,阀芯在腔体内相对转动、并将腔体分隔为自来水腔和净水腔,阀体的一侧设置有与自来水腔相连通的自来水进水口、自来水出水口、以及净水器进水口,阀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净水腔相连通的净水出水口、以及净水器出水口;阀芯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下,自来水依次通过自来水进水口、自来水出水口流出,在第二工作位下,自来水依次自来水进水口、净水器进水口、净水口、净水器出水口和净水出水口流出。然而这种净水器转换阀,由于其阀芯设计不合理,当流向净水器的水被断开时,净水器因残余压力,净水器还会持续1-2分钟把过滤水流向净水器转换阀,再从净水器转换阀流出,从而给使用者造成切换失灵的感觉,同时也影响净水器转换阀的正常使用。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净水器转换阀,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合理、不会存在漏液问题的净水器转换阀阀芯。本技术的净水器转换阀阀芯,包括由左至右一体成型的旋拧段、自来水阀芯段、分隔段、净水阀芯段和尾段,所述自来水阀芯段和净水阀芯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阀芯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的安装朝向满足:在所述第一工作位下,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分别与相配合安装的净水器转换阀阀体上的净水器进水口和净水出水口相互密封,在所述第二工作位下,所述第一密封垫与相配合安装的净水器转换阀阀体上的自来水出水口相互密封。进一步的,所述自来水阀芯段设置有第一阀芯腔,并在第一阀芯腔内设置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垫。具体的,所述自来水阀芯段为相对设置的两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为所述第一阀芯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阀芯腔内设置所述第一管体。具体的,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尾部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一密封垫插装在所述第一管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净水阀芯段设置有第二阀芯腔,并在第二阀芯腔内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具体的,所述净水阀芯段为相对设置的两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为所述第二阀芯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阀芯腔内设置所述第二管体。具体的,所述第二密封垫的尾部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二密封垫插装在所述第二管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段设置有与相配合安装的净水器转换阀阀体内壁相互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旋拧段设置有与相配合安装的净水器转换阀阀体内壁相互密封的第二密封圈。具体的,所述分隔段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并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具体的,所述旋拧段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并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本技术阀芯的净水器转换阀,一次转动阀芯可同时控制多个进出水口开闭,尤其是第一工作位下密封净水出水口,第二工作位下密封自来水出水口,有效避免了净水器转换阀在切换两种工作模式下,非工作状态下的出水口漏水的问题,不影响正常使用,也不会给人以切换失灵的感觉。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净水器转换阀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中净水器转换阀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净水器转换阀的后视图;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C-C向的剖视图;图7是图4中D-D向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阀芯第一工作位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阀芯第二工作位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净水器转换阀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净水器转换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净水器转换阀阀体的左视图;图13是本技术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13,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器转换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阀体1内设置有腔体,阀芯2在腔体内相对转动、并将腔体分隔为自来水腔11和净水腔12,阀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自来水腔相连通的自来水进水口101、自来水出水口102、以及净水器进水口103,阀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净水腔12相连通的净水出水口104、以及净水器出水口105;阀芯2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下,阀芯2与净水器进水口103和净水出水口104相互密封,即净水器转换阀处于自来水模式,自来水未经过滤直接通过自来水进水口101、自来水腔11、自来水出水口102流出,在第二工作位下,阀芯2与自来水出水口102相互密封,即净水器转换阀处于过滤水模式,即自来水依次通过自来水进水口101、自来水腔11、净水器进水口103、净水器、净水器出水口105、净水腔12和净水出水口104后排出。应当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净水器转换阀通常采用两种模式,其一为自来水和过滤水共用一个腔体,通过阀门控制旁接在腔体上的通往净水器的回路,其二本质上为一个三通阀,控制自来水直接流出还是流向净水器,只不过净水器的过滤水出口并排设置在原水龙头或自来水出口旁边;而本技术则与此两种模式均不同,采用一个腔体和一个阀芯,然而阀芯在腔体内分隔自来水和过滤水的方式,使两者并不混合,避免了污染的情况,且安装拆卸均较为方便,另外采用一次转动阀芯同时控制多个进出水口开闭的方式,尤其是第一工作位下密封净水出水口,第二工作位下密封自来水出水口,有效避免了净水器转换阀在切换两种工作模式下,非工作状态下的出水口漏水的问题,不影响正常使用,也不会给人以切换失灵的感觉。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器转换阀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至右一体成型的旋拧段、自来水阀芯段、分隔段、净水阀芯段和尾段,所述自来水阀芯段和净水阀芯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阀芯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的安装朝向满足:在所述第一工作位下,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分别与相配合安装的净水器转换阀阀体上的净水器进水口和净水出水口相互密封,在所述第二工作位下,所述第一密封垫与相配合安装的净水器转换阀阀体上的自来水出水口相互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器转换阀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至右一体成型的旋拧段、
自来水阀芯段、分隔段、净水阀芯段和尾段,所述自来水阀芯段和净水阀芯段
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阀芯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
位,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的安装朝向满足:
在所述第一工作位下,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分别与相配合安装的
净水器转换阀阀体上的净水器进水口和净水出水口相互密封,在所述第二工作
位下,所述第一密封垫与相配合安装的净水器转换阀阀体上的自来水出水口相
互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转换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阀
芯段设置有第一阀芯腔,并在第一阀芯腔内设置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
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转换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阀
芯段为相对设置的两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为所述第一阀芯腔,所述
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阀芯腔内设置所述第一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转换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
垫的尾部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一密封垫插装在所述第一管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李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许叉叉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