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申请是母案申请“微流控芯片”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100275916,母案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年1月20日。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
,尤其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显微图像采集以及介电和光谱特性同步测试的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chip)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已经与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物理学等诸学科形成交叉,展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微生物检测尤其是食品中有毒微生物的直接测量一直是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研究热点,现有的微流控芯片,大多仅是对微生物的单一特性或少数几个特性进行分析检测,不能实现对微生物多特性的综合分析检测,使得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微流控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用于微生物显微图像采集、介电特性和光谱特性同步测试的微流控芯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高效率的实现对微生物样品的 ...
【技术保护点】
微流控芯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微流通道、电容式介电电极、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平行电极、光纤通孔、背光孔和镜头孔;所述微流控芯片为密封腔式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微流通道,在微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液口和出液口;沿入液口到出液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镜头孔、背光孔、平行电极、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和电容式介电电极;所述镜头孔和背光孔设置分别对称设置在微流控芯片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光纤通孔设置在微流控芯片的侧面,用于光谱检测;所述平行电极包括上平行电极和下平行电极,其对称设置在微流控芯片的两侧,上平行电极由上平行电极的检测电极板和上平行电极的检测接头组成,下平行电极由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流控芯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微流通道、
电容式介电电极、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平行电极、光纤通孔、背光孔和镜头孔;
所述微流控芯片为密封腔式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微流通道,在微流通道的两
端分别设置有入液口和出液口;沿入液口到出液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镜头孔、背
光孔、平行电极、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和电容式介电电极;所述镜头孔和背光孔
设置分别对称设置在微流控芯片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光纤通孔设置在微流控芯片
的侧面,用于光谱检测;所述平行电极包括上平行电极和下平行电极,其对称设
置在微流控芯片的两侧,上平行电极由上平行电极的检测电极板和上平行电极的
检测接头组成,下平行电极由下平行电极的检测电极板和下平行电极的检测接头
组成,上平行电极的检测电极板和下平行电极的检测电极板等间距设置在流道的
底面上,相互平行且与流动方向垂直,上平行电极的检测接头和下平行电极的检
测接头设置在流道外,并分别与上平行电极的检测电极板、下平行电极的检测电
极板相连;
所述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包括上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和下平面波导式梳式
电极,其对称设置在微流控芯片的两侧,上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由上平面波导式
梳式电极的检测电极板和上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的检测接头组成,下平面波导式
梳式电极由下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的检测电极板和下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的检
测接头组成,上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的检测电极板和下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的检
测电极板等间距设置在流道的底面上,相互平行且与流动方向垂直,上平面波导
式梳式电极的检测接头和下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的检测接头设置在流道外,并分
别与上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的检测电极板和下平面波导式梳式电极的检测电极
板相连;所述电容式介电电极包括上电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英,卫勇,常若葵,吴海云,刘华,单慧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