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芝香专利>正文

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38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是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包括:汽缸一,汽缸二,增压器,连通通道一,总进气门。连通通道一连接汽缸一的进气门一,连接汽缸二的进气门二,连接增压器的通气门,连接总进气门;汽缸一的曲柄臂一的相位与汽缸二的曲柄臂二的相位差360度;汽缸一的曲柄臂一的相位与增压器的曲柄臂三的相位相差90度。有益效果: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个增压器经过连通通道一分时向两个汽缸供给压缩空气,实现增压效果;2,没有明显的延时压增现象。

Dual air cylinder engine with single supercharg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eat energy and power, which is a single booster air supplementing double cylinder engine, comprising a cylinder, a cylinder two, a supercharger, a communicating passage and a total inlet valve.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connecting a cylinder intake valve, two cylinder intake valve two connected, ventilation door connecting supercharger, connecting the total intake valve phase and cylinder cylinder; a crank arm of a crank arm two of the two phase difference of 360 degrees; a crank arm of a cylinder and the phase of the turbocharger the crank arm three of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90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1 the compressed air is supplied to two cylinders by a booster through a communicating passage, and the pressurization effect is achieved; and 2, there is no obvious phenomenon of time delay and pressure incr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
技术介绍
由现有技术,采用适当的增压装置提高发动机进气压力,以提高进气密度,提高发动机的效率,但增压装置需要能量较多,且导致系统更加复杂。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且有效增压装置,是时之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通过一个增压器经过连通通道一分时向两个汽缸供给压缩空气,实现增压效果。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是一种具有两个汽缸的四冲程内燃发动机,包括:两个相同的汽缸,即汽缸一和汽缸二,增压器,连通通道一,总进气门。所述总进气门,是一个开关装置,连接空气源与连通通道一,用于控制空气从空气源流入连通通道一。所述汽缸一与汽缸二容积相等。所述增压器包括一个圆筒形空室,即由压气室壁界定的压气室,里面有一个由曲轴驱动的可往复移动的活塞三。增压器还包括一个通气门,所述通气门是双向的;即空气可以从连通通道一经过通气门流向增压器内,也可以从增压器内经过通气门流向连通通道一;通过这种方法,可通过连通通道一向压气室供应进气,也可以从压气室向连通通道一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包括,两个相同的汽缸,即汽缸一(10)和汽缸二(20),增压器(30),连通通道一(2),总进气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气门(3),是一个开关装置,连接空气源与连通通道一(2);所述增压器(30)包括一个圆筒形空室,即由压气室(31)壁界定的压气室(31),里面有一个由曲轴(1)驱动的可往复移动的活塞三(32);增压器(30)还包括一个通气门(33),所述通气门(33)是双向的;所述连通通道一(2)包含四个接口,接口一(2.1)连接汽缸一(10)的进气门一(13),接口二(2.2)连接汽缸二(20)的进气门二(23),接口三(2.3)连接增压器(30)的通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包括,两个相同的汽缸,即汽缸一(10)和汽缸二(20),增压器(30),连通通道一(2),总进气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气门(3),是一个开关装置,连接空气源与连通通道一(2);所述增压器(30)包括一个圆筒形空室,即由压气室(31)壁界定的压气室(31),里面有一个由曲轴(1)驱动的可往复移动的活塞三(32);增压器(30)还包括一个通气门(33),所述通气门(33)是双向的;所述连通通道一(2)包含四个接口,接口一(2.1)连接汽缸一(10)的进气门一(13),接口二(2.2)连接汽缸二(20)的进气门二(23),接口三(2.3)连接增压器(30)的通气门(33),接口四(2.4)连接总进气门(3),四个接口之间相互连通;汽缸一(10)、汽缸二(20)、增压器(30)共用同一根曲轴(1);汽缸一(10)的曲柄臂一(16)的相位与汽缸二(20)的曲柄臂二的相位差360度;汽缸一(10)的曲柄臂一(16)的相位与增压器(30)的曲柄臂三(36)的相位相差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汽缸一(10)与汽缸二(20)容积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增压器(30)的容积等于汽缸一(10)容积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增压器补气双汽缸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九个连续的过程;具体如下;过程一;总进气门(3)打开;增压器(30)处于进气行程的前程,通气门(33)打开,活塞三(32)在曲轴(1)的带动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过程二;总进气门(3)继续打开;汽缸一(10)处于进气行程的前程,进气门一(13)打开,排气门一(14)关闭,活塞一(12)在曲轴(1)的带动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汽缸二(20)处于做功行程的前程,进气门二(23)关闭,排气门二(24)关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二(22)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增压器(30)处于进气行程的后程,通气门(33)继续打开,活塞三(32)在曲轴(1)的带动下继续移动,直至下止点;过程三;总进气门(3)继续打开;汽缸一(10)处于进气行程的后程,进气门一(13)继续打开,排气门一(14)继续关闭,活塞一(12)在曲轴(1)的带动下继续移动,直至下止点;汽缸二(20)处于做功行程的后程,进气门二(23)继续关闭,排气门二(24)继续关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二(22)继续移动,直至下止点,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增压器(30)处于压缩行程的前程,通气门(33)关闭,活塞三(32)在曲轴(1)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空气被压缩;过程四;总进气门(3)关闭;汽缸一(10)处于压缩行程的前程,进气门一(13)继续打开,排气门一(14)继续关闭,活塞一(12)在曲轴(1)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汽缸二(20)处于排气行程的前程,进气门二(23)继续关闭,排气门二(24)打开,活塞二(22)在曲轴(1)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增压器(30)处于压缩行程的后程,通气门(33)打开,活塞三(32)在曲轴(1)的带动下继续移动,直至上止点;过程五;总进气门(3)打开;汽缸一(10)处于压缩行程的后程,进气门一(13)关闭,排气门一(14)继续关闭,活塞一(12)在曲轴(1)的带动下继续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徐芝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