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中的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636142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合成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如下通式结构的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化合物、其药用盐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与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体外能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集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调控机制,在体外、体内有效抑制裸鼠移植肿瘤的生长,可应用于制备预防或者治疗与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物;所述与肿瘤相关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以及肿瘤引起的其他疾病。

Use two aryl beta lactam compoun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in pharmacy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ynthetic drugs, the application has the following general structure involves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y of two aryl beta lactam compound and in pharmacy. The invention also includes the use of said compounds, their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and their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h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tumor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compounds or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can inhibit tubulin aggregation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tumo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in vitro inhibit tumor growth in nude mice, can be used for preparing medicaments for th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related diseases; the tumor related diseases include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and other diseases caused by can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化学制药领域,涉及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具体涉及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体外、体内抗肿瘤活性,以及该类化合物及其药学盐或以其为成分的复方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位列第二;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1500万的新增病例,死亡人数将达到1000万;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药物治疗)和生物治疗等,其中化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段,即用一种或多种具有细胞毒性的抗肿瘤药物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的药物在临床应用,然而由于化疗药物的长期使用或肿瘤细胞自身的突变,许多恶性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化疗效果减弱或消失,以及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由于缺乏选择性导致的毒性,使得化疗药物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寻找更为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医药领域的研发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被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物已有近百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162725.html" title="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中的用途原文来自X技术">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中的用途</a>

【技术保护点】
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Ⅰ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9 CN 20161018887621.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Ⅰ的结构,其中,R1取自羟基、氨基、卤素、1-3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甲氧甲酰基、烯丙氧基、炔丙氧基、O(CH2)nR2、OCH2COR3、OCOR4、OSO2R5、NHCOR6、NHSO2NH2,其中R2取自卤素、羟基、N,N-二甲基氨基、N-吗啉基,且n=2或3,R3取自1-3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氨基,R4取自1-3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取代苯基、吡啶基、环丙基、乙烯基、N-吗啉基,所述的取代苯基是指苯环的2、3或4位有且仅有1个硝基、氟原子或甲氧基取代,R5取自氨基、4-甲基苯基、N-吗啉基、2-(1,3-二氧代异吲哚-2-基)乙基、4-乙酰氨基苯基、苄基、正丁基、3,4-二甲氧基苯基,R6取自乙烯基、4-硝基苯基、环丙基。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为:3.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Ⅱ的结构,其中,R取自甲氧基,数目是1个或2个,可为3、4、5-位取代。4.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Ⅲ的结构,其中,R取自甲基、三甲基硅基、苯基或者叔丁基苯基,烯键的构型为Z式或E式。5.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Ⅳ或的Ⅴ结构,其中,R1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羟甲基、氢原子、烷氧基、酰氧基、羟基、卤素、氨基、苯基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刘明明周鹏飞冯克昌丁奎岭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