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负载四氧化三钴的氧化铜纳米棒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0722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负载四氧化三钴的氧化铜纳米棒的合成方法,利用热生长法制备得到氧化铜纳米棒,并用水热化学法在氧化铜纳米棒上进行四氧化三钴的负载,氧化铜纳米棒的直径为150‑250nm,四氧化三钴为10‑15nm且均匀的包覆在氧化铜纳米棒的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费用低、操作简便,污染低,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合成方法,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结构稳定且具有阴极电催化性能。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copper oxide nanorods with four oxidation of three cobalt

Synthesis of copper oxide nanorods is disclosed to load four oxidation three cobalt, copper oxide nanorods prepared by thermal growth method, load and water chemical method separately four oxidation three cobalt in copper oxide nanorods, copper oxide nanorods with a diameter of 150 250nm, four oxygen three cobalt 10 and uniform 15nm the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copper oxide nanorod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and low pollution, and is an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synthetic method, and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stable and has the cathode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四氧化三钴的氧化铜纳米棒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申请是母案申请“一种负载四氧化三钴的氧化铜纳米棒及其合成方法”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101633241,申请日为2015年4月8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四氧化三钴的氧化铜纳米棒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燃料对当今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是一个清洁可持续的解决办法。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太阳能驱动水分解是人工的光合作用过程,将太阳能储存在产物H2和O2的化学键中。光电化学(PEC)电池广泛用于太阳能电解水装置。因为H2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时只产生水,所以阴极的析氢反应(HER)备受关注。光电化学析氢反应于P型半导体和电解质的界面,为开发高能的光电阴极,能带隙小的材料是首选,此外还要无毒、低成本、耐磨损。氧化铜是P型半导体,由于合成方法及条件的不同,直接带隙范围是从1.3eV到1.8eV。小的带隙能使CuO可以吸收绝大多数的太阳能光谱,直接带隙使CuO比起间接带隙的材料有更大的吸收系数。然而单一相结构CuO在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1)CuO表面的析氢反应过电位较高,这是半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负载四氧化三钴的氧化铜纳米棒的合成方法

【技术保护点】
负载四氧化三钴的氧化铜纳米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1,CuO纳米棒的制备:将纯铜网表面用盐酸或乙醇浸泡超声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干燥备用;将纯铜网置于陶瓷方舟中放入箱式电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500‑600℃,加热时间为5‑8h,随炉冷却后制得生长在铜网上的CuO纳米棒;步骤2,将步骤1中制得的生长有CuO纳米棒的铜网置于Co(NO3)2、NH4F、酒石酸钾钠和尿素(CO(NH2)2)的水与乙二醇混合溶液中,在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步骤2中所述混合溶液中水、乙二醇、Co(NO3)2、NH4F、酒石酸钾钠和尿素(CO(NH2)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4:2.7:(0.3‑0...

【技术特征摘要】
1.负载四氧化三钴的氧化铜纳米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1,CuO纳米棒的制备:将纯铜网表面用盐酸或乙醇浸泡超声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干燥备用;将纯铜网置于陶瓷方舟中放入箱式电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500-600℃,加热时间为5-8h,随炉冷却后制得生长在铜网上的CuO纳米棒;步骤2,将步骤1中制得的生长有CuO纳米棒的铜网置于Co(NO3)2、NH4F、酒石酸钾钠和尿素(CO(NH2)2)的水与乙二醇混合溶液中,在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步骤2中所述混合溶液中水、乙二醇、Co(NO3)2、NH4F、酒石酸钾钠和尿素(CO(NH2)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4:2.7:(0.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砚琴陈瑞雪崔振铎杨贤金朱胜利李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