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达专利>正文

一种阻车锥以及阻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588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阻车锥以及阻车系统,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的一端相互连接,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的另一端悬空;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以及第四柱体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并通过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以及第四柱体形成为正四面体结构。上述的这种由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形成的特殊排布结构的阻车锥,可以对车辆形成反复的阻止效果,可任意在地面上翻转而形成稳定的支撑和阻挡效果,每一个支撑状态都会对车辆形成相同的稳定的阻挡效果,这就对车辆的阻力保持了一致,阻挡效果极佳。

Vehicle stop cone and vehicle stop system

A car stop con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car stop system includes a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third cylinder and a column body; one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third cylinder and a column body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third cylinder Article 4 the hanging body and body; the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third cylinder and a column body is 109 degrees 28 ', and through the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third cylinder and a four column form tetrahedron structure. The car stop special arrangement above the cone formed by the first column, second column, third column and the column body, the vehicle can repeatedly stop, can be on the ground and flipped to form a stable supporting and blocking effect, each supporting state will form the same vehicle the stability of the blocking effect, which is consistent to the vehicle's resistance, excellent block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车锥以及阻车系统
本技术涉及安防设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阻车锥以及阻车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见的阻车器或者稳车器,包括防撞石墩、电动升降柱、升降路障机、交通拒马、破胎器等,是针对我国城市人员密集场所车辆冲撞、限制车辆通行或公路收费站过往车辆闯岗逃逸现象而研制开发的产品。这种产品一般具有阻止通行或扎胎减速等功能,是控制车辆减速,预防车辆野蛮闯岗、闯卡,保证密集人群和执勤人员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必不可少的专用设施。阻车器的结构形式很多,一般包括有横跨路面式,除了这种横跨路面式的结构以外还有柱体形状的阻车器,柱体形状阻车锥中有全自动液压升降阻车锥、半自动升降阻车锥、手动升降阻车器等,柱体形状阻车锥相对而言更灵活些。但是,现有的阻车器普遍都具有较复杂的结构、或较大的重量、或阻车效果差、或需要提前布置到位,一般仅使用在一些特定场所,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而在实际的情况中,车辆冲撞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尤其是在一些不特定场所发生车辆冲撞人群时,不适合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突发情况而灵活使用阻车器,以随时应对现场具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车锥以及阻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阻车器并不方便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突发情况随时灵活使用,以应对现场的具体情况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阻车锥,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和所述第四柱体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和所述第四柱体的另一端悬空;其中,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以及所述第四柱体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并通过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以及所述第四柱体形成为正四面体结构。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阻车锥还包括有防护帽;所述防护帽设置在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或\和所述第四柱体的悬空的一端。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帽的材质包括塑料和橡胶。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以及所述第四柱体的直径在30mm至50mm之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以及所述第四柱体的长度在200mm至500mm之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以及所述第四柱体的材质包括钢、塑料以及橡胶。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或\和所述第四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警示标记。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或\和所述第四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警示标记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或\和所述第四柱体的外壁上缠绕有反光膜。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或\和所述第四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警示标记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或\和所述第四柱体的外壁上涂覆有反光漆。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阻车系统,包括所述阻车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车辆撞击该阻车锥的时候,会首先推动阻车锥的朝向上方的柱体倾斜,而支撑在地面的其他三个柱体,会随着朝向上方的柱体的倾斜而联动发生翻转,并同时通过与车辆接触的柱体将车辆整体抬起来,使车辆的主动轮离地,从而减小动力,或者上挑柱体破坏车辆电路、水路、动力装置使车辆丧失动力,这样就可以快速降低车速直至将车辆阻停。而如果车辆继续前进,由于这种阻车锥的特殊排布结构,任意的三根柱体落地后都会形成最初的支撑效果,即其中一根柱体朝上上方,其他三根柱体支撑在地面,继续的对车辆形成降速阻停作用。上述所述的这种由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三柱体和所述第四柱体形成的特殊排布结构的阻车锥,可以对车辆形成反复的阻止效果,可任意在地面上翻转而形成稳定的支撑和阻挡效果,每一个支撑状态都会对车辆形成相同的稳定的阻挡效果,这就对车辆的阻力保持了一致,尤其是数个阻车锥同时使用,阻挡效果极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车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车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车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车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车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五。标记:1-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第三柱体;4-第四柱体;5-防护帽;6-警示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车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车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首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车锥,包括第一柱体1、第二柱体2、第三柱体3和第四柱体4;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柱体4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柱体4的另一端悬空;其中,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以及所述第四柱体4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并通过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以及所述第四柱体4形成为正四面体结构。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阻车锥是由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柱体4四根主体所组成的,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柱体4的一端相互连接固定,同时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柱体4的另一端呈悬空状态,使阻车锥通过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阻车锥以及阻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车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体(1)、第二柱体(2)、第三柱体(3)和第四柱体(4);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柱体(4)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柱体(4)的另一端悬空;其中,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以及所述第四柱体(4)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并通过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以及所述第四柱体(4)形成为正四面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车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体(1)、第二柱体(2)、第三柱体(3)和第四柱体(4);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柱体(4)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和所述第四柱体(4)的另一端悬空;其中,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以及所述第四柱体(4)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并通过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以及所述第四柱体(4)形成为正四面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车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车锥还包括有防护帽(5);所述防护帽(5)设置在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或\和所述第四柱体(4)的悬空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车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5)的材质包括塑料和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车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体(2)、所述第三柱体(3)以及所述第四柱体(4)的直径在30mm至50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车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1)、所述第二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达
申请(专利权)人:胡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