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257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7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其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及因本体的围拢而形成的充气腔,在充气腔中设有将充气腔分隔为多个腔室的分隔层。采用该方案,分隔层将轮胎内腔分为若干腔室,爆胎后仍有腔室内的气体不会突然全部放出,仍然能够支撑汽车行驶一段距离,不会立即失去控制造成事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Vehicle ti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ire, comprising a body, wherein the body is in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tread and formed by the body surrounding the inflating cavity, the separation layer will be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inflatable cavity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inflatable cavity. With this solution, the separation layer will tir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chambers, a gas chamber is not suddenly all off, still can support a distance of vehicles, not immediately lost control of the accid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或机械装配的轮胎,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轮胎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轮胎结构中,多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以及由本体围拢形成的充气腔,本体通过与轮辋配合,使充气腔密闭后,由设置在轮辋上的充气装置对充气腔内充气。然而,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突然爆胎,充气腔内的气体全部泄露,造成了车辆转向失灵或者跑偏造成安全事故。此外,噪声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而胎面与地面之间的噪声是汽车中高速行驶时的主要噪声之一,轮胎噪声过大会影响驾驶员与乘客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车辆爆胎时驾驶风险的轮胎,其结构简单,同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尽可能的降低胎噪,以提高车辆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轮胎,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及因本体的围拢而形成的充气腔,在充气腔中设有将充气腔分隔为多个腔室的分隔层。采用该方案,分隔层将轮胎内腔分为若干腔室,爆胎后仍有腔室内的气体不会突然全部放出,仍然能够支撑汽车行驶一段距离,不会立即失去控制造成事故。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的分隔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轮胎,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及因本体的围拢而形成的充气腔,其特征在于:在充气腔中设有将充气腔分隔为多个腔室的分隔层,所述的分隔层上设有消声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轮胎,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及因本体的围拢而形成的充气腔,其特征在于:在充气腔中设有将充气腔分隔为多个腔室的分隔层,所述的分隔层上设有消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层为与胎面共中心线设置的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闫硕康菲张栋张林刘洪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