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机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5147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4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发泡缓冲单元。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内表面,第一内表面具有第一抵接区。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内表面,第二内表面具有第二抵接区,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二内表面相对第一内表面。发泡缓冲单元设置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之间,且发泡缓冲单元抵靠于第一内表面的第一抵接区及第二内表面的第二抵接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机壳
本技术是与电子装置的机壳有关。
技术介绍
随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普及,无论是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智能型手机,一个人身上随身携带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已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基于随身携带的要求,“轻量化”俨然成为消费者选购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下,电子装置内部的各种电子组件的体积也都越来越小。而虽然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组件的体积越来越小,但为兼顾电子装置的使用便利性,电子装置的壳体仍受限于显示器或键盘的配置而必须维持相当的尺寸。如此一来,在壳体不变而内部电子组件体积缩小的状况下,壳体的内部相较于以往增加了许多空间,壳体的内部空间使得壳体的抗压强度显著降低,进而影响电子装置的寿命。而为确保电子装置的机壳能保持所需结构强度,通常是通过改变壳体材质或是于壳体内部空间设置补强肋来达成。改变壳体材质以提升壳体强度多会提高成本及重量;而设置补强肋的方式则又必须事先规划配置位置及数量以避免造成内部电子组件适用性的限制,如此一来,设置补强肋的位置、数量受到限制而仍有难以补足结构强度弱点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其主要目的是为改善电子装置机壳的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装置机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内表面,该第一内表面具有一第一抵接区;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内表面,该第二内表面具有一第二抵接区,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连接,该第二内表面相对该第一内表面;以及一发泡缓冲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内表面与该第二内表面之间,且该发泡缓冲单元抵靠于该第一内表面的第一抵接区及该第二内表面的第二抵接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内表面,该第一内表面具有一第一抵接区;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内表面,该第二内表面具有一第二抵接区,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连接,该第二内表面相对该第一内表面;以及一发泡缓冲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内表面与该第二内表面之间,且该发泡缓冲单元抵靠于该第一内表面的第一抵接区及该第二内表面的第二抵接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接区的面积占该第一内表面的面积30-100%,该第二抵接区的面积占该第二内表面的面积30-1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接区的范围涵盖该第一内表面的局部,该第二抵接区的范围涵盖该第二内表面的局部,该发泡缓冲单元包含一第一发泡缓冲件,该第一发泡缓冲件具有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发泡缓冲件的第一外表面抵靠于该第一抵接区及该第二抵接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接区的范围涵盖该第一内表面的全部,该第二抵接区的范围涵盖该第二内表面的全部,该发泡缓冲单元包含一第一发泡缓冲件,该第一发泡缓冲件具有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发泡缓冲件的第一外表面抵靠于该第一抵接区及该第二抵接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发泡缓冲单元更包含一第二发泡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