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567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14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和与钢筋混凝土柱1垂直连接的钢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上、与钢梁2连接处设置有牛腿3,牛腿3内设置有预埋螺杆4与局部无粘结钢筋5,局部无粘结钢筋5穿过钢筋混凝土柱1并延伸出牛腿3,钢梁2包括上、下翼缘和腹板,钢梁2端部的上、下翼缘处设有第一连接件6,钢梁2端部的腹板处设有第二连接件7,其中局部无粘结钢筋5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钢梁2的上、下翼缘连接,牛腿3通过预埋螺杆4与第二连接件7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的可拆卸的前提下,还优化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一类建筑结构中的框架节点,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局部无粘结钢筋的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以及装配式结构的推广和应用,以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装配成型的框架结构体系在工程实践中正逐步得到应用与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冲击、爆炸、地震等极端灾害引起的结构连续倒塌事故也屡见不鲜。因此,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的构造及抗倒塌性能正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当前,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方式可大致分为铰接、刚接两种形式。铰接节点的构造做法和结构传力都比较简单,也便于安装,但是结构的抗震、抗倒塌性能和整体性不足;刚接节点虽然可以有效传递弯矩,整体性好,但构造做法与施工安装较复杂,且节点若有损伤,如振动、多遇地震的影响,会使节点性能退化并无法修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故鉴于二者缺陷,并进一步改善此类节点的抗倒塌性能,提出一种采用局部无粘结钢筋的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其中混凝土柱带有牛腿,并且采用局部进行无粘结化处理的纵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局部无粘结钢筋的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梁和牛腿,其中:牛腿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柱的侧部,钢梁与牛腿连接;牛腿内设有多根预埋螺杆,预埋螺杆的末端伸出牛腿的表面;钢筋混凝土柱内设有多根局部无粘结钢筋,并且局部无粘结钢筋纵穿钢筋混凝土柱和牛腿并延伸出牛腿的表面,钢梁包括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钢梁端部的上翼缘、下翼缘与局部无粘结钢筋连接,腹板和预埋螺杆连接。在本技术中,钢梁端部的上翼缘、下翼缘处设有第一连接件。局部无粘结钢筋通过第一连接件分别与上翼缘、下翼缘连接。在本技术中,钢梁端部的腹板处设有第二连接件。预埋螺杆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钢梁的腹板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局部无粘结钢筋的两端伸出牛腿处有螺纹。局部无粘结钢筋通过第一连接件和螺帽分别与钢梁的上翼缘、下翼缘连接。在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件通过螺栓与钢梁的上翼缘、下翼缘连接。在本技术中,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与钢梁腹板连接。在本技术中,牛腿的长度a满足0.5h<a<h,其中:h为牛腿正截面有效高度。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角钢或T型钢。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局部无粘结钢筋和螺栓穿过第一连接件的通孔。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角钢或T型钢。第二连接件上设有通孔,预埋螺杆和螺栓穿过第二连接件的通孔。在本技术中,该连接节点的核心区及牛腿内有加密箍筋。在本技术中,所述局部无粘结钢筋是指对牛腿内的纵筋进行无粘结处理得到,其中处理方式包括直接采用光滑钢筋或者对纵筋涂润滑油、加套管等。在本技术中,连接节点的核心区是指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交接点所处的区域。在实际工程中,本技术属于半刚性连接,当钢梁发生破坏或性能退化,可以将其拆卸并更换。在本技术中,牛腿是在钢筋混凝土柱浇筑过程中形成的。在本技术中,牛腿内设有多根预埋螺杆,是指在浇筑时,将螺杆预埋在牛腿内,一般预埋螺杆的数量为2-10根,优选为3-8根,更优选为4-6根。相邻预埋螺杆间的间隙或距离为1-20cm,优选为2-10cm,更优选为5-8cm。预埋螺杆的末端伸出牛腿的表面是指预埋螺设有螺纹的一端伸出牛腿,裸露在牛腿的表面,用于与钢梁的腹板连接。在本技术中,钢筋混凝土柱内设有多根局部无粘结钢筋,是指在浇筑时,将局部无粘结钢筋放置在钢筋混凝土柱内。一般的,局部无粘结钢筋为2-20根,优选为4-10根,更优选为6-8根。相邻局部无粘结钢筋间的间隙或距离为1-30cm,优选为2-20cm,更优选为5-10cm。局部无粘结钢筋纵穿钢筋混凝土柱和牛腿并延伸出牛腿的表面,是指局部无粘结钢筋的两端均穿过钢筋混凝土柱和牛腿,并且两端伸出牛腿,端头裸露在牛腿的表面,用于与钢梁的上翼缘、下翼缘连接。在本技术中,钢梁为“工”字型结构,包括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上翼缘和下翼缘分别位于钢梁的上、下部,腹板位于钢梁的中部,钢梁的顶端与上翼缘连接,钢梁的底部与下翼缘连接。在本技术中,牛腿的长度a满足0.5h<a<h,其中:h为牛腿正截面有效高度。也就是说,牛腿的长度比牛腿正截面有效高度短,但是比牛腿正截面有效高度的一般要长。一般的,牛腿正截面有效高度h为10-200cm,优选为20-100cm,更优选为25-80cm。在本技术中,局部无粘结钢筋穿过第一连接件上的通孔分别与上翼缘、下翼缘连接,优选采用螺栓连接。局部无粘结钢筋的两端设有螺纹,穿过第一连接件用螺帽固定;上翼缘和下翼缘上也有通孔,螺栓穿过上翼缘和第一连接件或者螺栓穿过下翼缘和第一连接件用螺帽固定。在本技术中,预埋螺杆穿过第二连接件上的通孔与腹板连接,优选采用螺栓连接。预埋螺杆伸出牛腿表面的一端设有螺纹,穿过第二连接件用螺帽固定;腹板上也有通孔,螺栓穿过腹板和第二连接件用螺帽固定。在本技术中,未进行说明和限定的部件或装置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或熟知的部件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局部无粘结钢筋的变形性能更优,有利于优化结构抗倒塌、抗震性能;2、在实际工程中,本技术属于半刚性连接,当钢梁发生破坏或性能退化,可以将其拆卸并更换;3、本技术在实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的可拆卸的前提下,还优化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局部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局部俯视图;附图标记:1:钢筋混凝土柱;2:钢梁;201:上翼缘;202:下翼缘;203:腹板;3:牛腿;4:预埋螺杆;5:局部无粘结钢筋;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螺帽;9:螺栓;a:牛腿的长度;h:牛腿正截面有效高度。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钢梁2和牛腿3,其中:牛腿3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部,钢梁2与牛腿3连接;牛腿3内设有多根预埋螺杆4,预埋螺杆4的末端伸出牛腿3的表面;钢筋混凝土柱1内设有多根局部无粘结钢筋5,并且局部无粘结钢筋5纵穿钢筋混凝土柱1和牛腿3并延伸出牛腿3的表面,钢梁2包括上翼缘201、下翼缘202和腹板203,钢梁2端部的上翼缘201、下翼缘202与局部无粘结钢筋5连接,腹板203和预埋螺杆4连接。在本技术中,钢梁2端部的上翼缘201、下翼缘202处设有第一连接件6。局部无粘结钢筋5通过第一连接件6分别与上翼缘201、下翼缘202连接。在本技术中,钢梁2端部的腹板203处设有第二连接件7。预埋螺杆4通过第二连接件7与钢梁2的腹板203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局部无粘结钢筋5的两端伸出牛腿3处有螺纹。局部无粘结钢筋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钢梁(2)和牛腿(3),其中:牛腿(3)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部,钢梁(2)与牛腿(3)连接,其特征在于:牛腿(3)内设有多根预埋螺杆(4),预埋螺杆(4)的末端伸出牛腿(3)的表面;钢筋混凝土柱(1)内设有多根局部无粘结钢筋(5),并且局部无粘结钢筋(5)纵穿钢筋混凝土柱(1)和牛腿(3)并延伸出牛腿(3)的表面,钢梁(2)包括上翼缘(201)、下翼缘(202)和腹板(203),钢梁(2)端部的上翼缘(201)、下翼缘(202)与局部无粘结钢筋(5)连接,腹板(203)和预埋螺杆(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钢梁(2)和牛腿(3),其中:牛腿(3)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部,钢梁(2)与牛腿(3)连接,其特征在于:牛腿(3)内设有多根预埋螺杆(4),预埋螺杆(4)的末端伸出牛腿(3)的表面;钢筋混凝土柱(1)内设有多根局部无粘结钢筋(5),并且局部无粘结钢筋(5)纵穿钢筋混凝土柱(1)和牛腿(3)并延伸出牛腿(3)的表面,钢梁(2)包括上翼缘(201)、下翼缘(202)和腹板(203),钢梁(2)端部的上翼缘(201)、下翼缘(202)与局部无粘结钢筋(5)连接,腹板(203)和预埋螺杆(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钢梁(2)端部的上翼缘(201)、下翼缘(202)处设有第一连接件(6),局部无粘结钢筋(5)通过第一连接件(6)分别与上翼缘(201)、下翼缘(2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钢梁(2)端部的腹板(203)处设有第二连接件(7),其中预埋螺杆(4)通过第二连接件(7)与钢梁(2)的腹板(20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马禹李智杨才千张白曹子美许褔龙士国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