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25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板车,该滑板车包括:把手杆,把手杆上设置有避让部;踏板,踏板的一端与把手杆连接,踏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后轮;其中,把手杆具有与踏板聚合的折叠位置,当把手杆位于折叠位置时,后轮至少部分地位于避让部内。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滑板车折叠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Scoo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cooter. The scooter comprises the handle, the handle is arranged on the avoidance department; one end of the pedal and the pedal, handlebar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pedal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wheel; wherein the handle has a folded position and the pedal of the polymerization, when the handle is located in the folded position, the rear wheel located at least in part to avoid within the departmen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occupied space after the folding of the scooter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滑板车。
技术介绍
作为交通工具的滑板车相对于自行车的最大优势就是体积小便于携带。为了提高滑板车的便携性,通常都把滑板车设计为可折叠的结构。滑板车的折叠问题一直是滑板车设计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主要难点集中在如何使滑板车折叠后的体积尽量小。现有技术中,滑板车折叠后把手杆通常位于后轮的上方,导致折叠后滑板车的体积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滑板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滑板车折叠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滑板车,该滑板车包括:把手杆,把手杆上设置有避让部;踏板,踏板的一端与把手杆连接,踏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后轮;其中,把手杆具有与踏板聚合的折叠位置,当把手杆位于折叠位置时,后轮至少部分地位于避让部内。进一步地,避让部包括避让孔。进一步地,避让孔的宽度大于后轮的宽度。进一步地,避让孔的长度大于后轮的直径。进一步地,把手杆包括多个杆段,多个杆段相互连接,多个杆段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形成避让部。进一步地,把手杆包括:第一杆段,第一杆段的一端与踏板连接;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第一杆段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连接,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呈夹角设置,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之间形成避让部。进一步地,把手杆上设置有容纳槽,当把手杆处于折叠位置时,后轮至少部分地位于容纳槽内,容纳槽形成避让部。进一步地,把手杆为折叠杆。进一步地,踏板为沿长度方向折叠的折叠踏板。进一步地,把手杆的底端具有两个延伸部,踏板的靠近把手杆的一端具有两个连接部,两个延伸部与两个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延伸部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滑板车还包括:前轮,设置在两个延伸部之间;横梁,前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横梁上,横梁的一端依次穿过其中一个延伸部与其中一个连接部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另一个延伸部与另一个连接部连接;其中,把手杆可相对踏板转动以到达折叠位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滑板车的把手杆上设置有避让部,在用户折叠滑板车时,后轮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避让部内,从而能够使滑板车折叠后占用的空间更小。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小现有技术中滑板车折叠后的占用空间。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滑板车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滑板车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滑板车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滑板车折叠状态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3中滑板车展开时前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3中滑板车折叠时前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避让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避让部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把手杆;11、避让部;12、延伸部;20、踏板;21、连接部;30、后轮;40、前轮;50、横梁;61、限位销;62、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滑板车的实施例一中,滑板车包括把手杆10和踏板20,把手杆10上设置有避让部11,踏板20的一端与把手杆10连接,踏板2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后轮30。其中,把手杆10具有与踏板20聚合的折叠位置以及平时使用时的展开位置,当把手杆10折叠至折叠位置时,后轮30至少部分地位于避让部11内。在本实施例中,把手杆10为折叠杆。具体的,该折叠杆包括固定杆和转动杆,其中,固定杆与踏板20连接,转动杆与固定杆可折叠设置。通过转动把手杆10的转动杆就能够将把手杆10转动到与踏板20聚合的折叠位置。把手杆10与踏板20也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该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可折叠设置的把手杆10和踏板20。当需要收起滑板车时,用户转动把手杆10的转动杆就能够将滑板车折叠。现有技术中,滑板车折叠后把手杆10位于后轮30的上方。在本技术中,由于在把手杆10上设置有避让部11,当把手杆10转动到后轮30上方后还能够继续转动,以使后轮30至少部分地位于避让部11内,从而能够使滑板车折叠后占用空间更小,更加紧凑。为了使滑板车有固定的折叠位置,可以在踏板20上设置限位部。通过设置限位部,在折叠滑板车时,当把手杆10转动到后轮30至少部分地位于避让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滑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车包括:把手杆(10),所述把手杆(10)上设置有避让部(11);踏板(20),所述踏板(20)的一端与所述把手杆(10)连接,所述踏板(2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后轮(30);其中,所述把手杆(10)具有与所述踏板(20)聚合的折叠位置,当所述把手杆(10)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后轮(30)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避让部(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车包括:把手杆(10),所述把手杆(10)上设置有避让部(11);踏板(20),所述踏板(20)的一端与所述把手杆(10)连接,所述踏板(2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后轮(30);其中,所述把手杆(10)具有与所述踏板(20)聚合的折叠位置,当所述把手杆(10)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后轮(30)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避让部(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11)包括避让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的宽度大于所述后轮(30)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的长度大于所述后轮(30)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10)包括多个杆段,多个所述杆段相互连接,多个所述杆段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形成所述避让部(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10)包括:第一杆段,所述第一杆段的一端与所述踏板(20)连接;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所述第一杆段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杆段和所述第三杆段连接,所述第二杆段和所述第三杆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杆段和所述第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谊林骥李星乐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