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3874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3D打印机对模芯进行3D打印成形;步骤B、去除3D打印后模芯中的填充料;步骤C、把导热材料放置在模芯的熔铸腔室中,并将模芯放入真空炉中,真空炉抽真空至1×10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in-wall injection mold co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in-wall injection moul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A, through the 3D printer to print 3D on the core forming; step B, removal of 3D printing filling in the die core; step C,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is placed in a casting chamber core, and the core is placed in a vacuum furnace. Vacuum furnace vacuum to 1 x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过程中模芯位于模具内部,其冷却和加热速度直接关系到注塑效率。在壁厚较大模芯内部通过增加冷却流道能大幅缩短注塑周期,同时提高模芯使用寿命。然而,在薄壁的模芯内部无法设置水路,在注塑过程中主要靠试模和自然冷却降温,导致生产周期长,模具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3D打印机对模芯进行3D打印成形,模芯具有熔铸部分、主体部分和凸台部分,在熔铸部分中形成熔铸腔室,在主体部分中形成导热流道和冷却流道,在凸台部分中形成容纳腔室,熔铸腔室与容纳腔室通过导热流道连通,冷却流道的两端位于熔铸腔室的底部,冷却流道的中部环绕在导热流道的周围;步骤B、去除3D打印后模芯中的填充料;步骤C、把导热材料放置在熔铸腔室中,并将模芯放入真空炉中,真空炉抽真空至1×10-3MPa;步骤D、真空炉对模芯进行加热,加热至1150℃,保温0.5h后然后停止加热,并在真空炉中冷却模芯;步骤E、通过机械加工去除所述熔铸部分,修正模芯的尺寸,形成模芯的成品。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中,填充料为粉末状钢材。优选地,在所述步骤B中,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式去除填充料。优选地,在所述步骤C中,导热材料为铜合金。优选地,在所述步骤E中,修正模芯的尺寸后,主体部分的厚度为2-6mm,凸台部分的厚度为2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制造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注塑效率,在保证模具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模芯韧性,从而提高模芯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模芯制造过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模芯制造完成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3D打印机对模芯进行3D打印成形,打印成形后的模芯如图2所示,模芯具有熔铸部分1、主体部分2和凸台部分3,熔铸部分1中形成熔铸腔室10,主体部分2中形成导热流道21和冷却流道22,凸台部分3中形成容纳腔室30。熔铸腔室10与容纳腔室30通过导热流道21连通,冷却流道22的两端位于熔铸腔室10的底部,冷却流道22的中部环绕在导热流道21的周围。在本实施例中,模芯的材料为钢材。步骤B、去除3D打印后模芯中的填充料。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式去除填充料。超声波清洗能保证清洗干净的同时提高清洗效率。其中,填充料可以为粉末状钢材。步骤C、把导热材料放置在熔铸腔室10中,并将模芯放入真空炉中,真空炉抽真空至1×10-3MPa。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该导热材料为铜合金,铜合金的导热性强,而且成本较低。步骤D、真空炉对模芯进行加热,加热至1150℃,保温0.5h后然后停止加热,并在真空炉中冷却模芯。加热过程中导热材料熔化,并从熔铸腔室10流入导热流道21和容纳腔室30。步骤E、通过机械加工去除熔铸部分1,并根据实际需求修正模芯的尺寸,形成模芯的成品。其中,主体部分2的厚度为2-6mm,凸台部分3的厚度为2mm。通过制造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注塑效率,在保证模具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模芯韧性,从而提高模芯使用寿命。上述方法将3D打印和真空熔铸成形结合,充分利用3D打印成形不受零件复杂程度影响的特点,以及真空熔铸可实现两种材料之间冶金结合的特点,将钢材高强度和铜合金高导热性结合,制造出既有强度又有韧性,而且注塑过程中加热冷却效率高的模芯。由于该模芯的导热流道周围具有冷却流道,因此上述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模芯能实现快速加热,以及解决降温速度慢的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3D打印机对模芯进行3D打印成形,模芯具有熔铸部分、主体部分和凸台部分,在熔铸部分中形成熔铸腔室,在主体部分中形成导热流道和冷却流道,在凸台部分中形成容纳腔室,熔铸腔室与容纳腔室通过导热流道连通,冷却流道的两端位于熔铸腔室的底部,冷却流道的中部环绕在导热流道的周围,导热流道、冷却流道和容纳腔室中具有填充料;步骤B、去除3D打印后模芯中的填充料;步骤C、把导热材料放置在熔铸腔室中,并将模芯放入真空炉中,真空炉抽真空至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3D打印机对模芯进行3D打印成形,模芯具有熔铸部分、主体部分和凸台部分,在熔铸部分中形成熔铸腔室,在主体部分中形成导热流道和冷却流道,在凸台部分中形成容纳腔室,熔铸腔室与容纳腔室通过导热流道连通,冷却流道的两端位于熔铸腔室的底部,冷却流道的中部环绕在导热流道的周围,导热流道、冷却流道和容纳腔室中具有填充料;步骤B、去除3D打印后模芯中的填充料;步骤C、把导热材料放置在熔铸腔室中,并将模芯放入真空炉中,真空炉抽真空至1×10-3MPa;步骤D、真空炉对模芯进行加热,加热至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若洪戴玉宏赖斐陈耀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光韵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