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313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包括:压缩空气输出装置、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和所述压缩空气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排气口连接。通过上述方案,设置压缩空气输出装置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输出空气,利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膜壁只能容纳水分子通过而不能容纳气体通过的特性,观察气体的逸出情况从而判定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中是否有断丝现象,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evice for detecting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component detection device includes: a compressed air output device,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second connecting pipe,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second respectively and the output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compressed air outlet, the first connecting tube and submerged membrane bio the reactor components connected to exhaust the second connecting tube and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assembly port connection. Through this program, set the compressed air output device of a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module output air, the membrane wall can only use the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assembly containing water molecules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nnot accommodate the gas through the gas escape observa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the phenomenon of broken wire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assemb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大多采用帘式或束状式封装。由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安装于膜池内,且全部浸没在水中,要找到断丝点并进行修复是一件特别耗时耗力的事情。由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没有封闭的膜丝腔,对于膜丝断丝只能从上、下端盖加气查出断丝点,进行结扎处理,目前尚无有效的办法进行在线检测。因此,如何实现能够快速检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断丝点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中的断丝现象进行快速检测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包括:压缩空气输出装置、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和所述压缩空气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一调节阀和所述压缩空气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二调节阀和所述排气口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为长直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多个分管,各所述分管分别与多个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连接。进一步,所述压缩空气输出装置为空气压缩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设置压缩空气输出装置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输出空气,利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膜壁只能容纳水分子通过而不能容纳气体通过中空纤维超滤膜在正常情况下水分子可以透过膜壁,而气体分子不能透过的特性,观察气体的逸出情况从而判定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中是否有断丝现象,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20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空气压缩机11、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3分别和所述空气压缩机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2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20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3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20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2通过第一调节阀15和所述压缩空气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3通过第二调节阀14和所述排气口连接。在工作状态下,如需检测有无断丝现象,先将整个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20全部浸没在膜池内的水中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启动空气压缩机11,打开第一调节阀15,保持第二调节阀14关闭状态。通过第一连接管12经出水口注入0.1MPA的压缩空气,由于中空纤维超滤膜丝不能透过空气,加此观察膜池内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20,是否有气泡冒出,就说明此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20有断丝或破损,导致漏气,作好记号。再关闭第一调节阀15,拆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20的上端盖23,打开第二调节阀14,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20外壳排气口处注入压缩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小于水,空气会集聚在膜壳与膜丝间,如果膜丝有断丝或破损空气会沿着破损处逸出,上封头膜丝孔会出现明的气泡,作上记号用快干胶封堵即完成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20断丝的检测及修复。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检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区别于第一实施例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管32为长形管,第一连接管32上设有多个分管42,每个分管42分别连接一个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在工作状态下,先将全部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全部浸没在膜池内的水中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启动空气压缩机31,打开第一调节阀35,保持第二调节阀34关闭状态。哪一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有气泡冒出,就说明此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有断丝或破损,导致漏气,做好记号并关闭第一调节阀35。再关闭第一调节阀35,拆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的上端盖43,将没有记号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从第一连接管32上拆卸下,仅保留有记号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将排气口41与第二连接管33连接,打开第二调节阀34,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外壳排气口41处注入压缩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小于水,空气会集聚在膜壳与膜丝间,如果膜丝有断丝或破损空气会沿着破损处逸出,上封头膜丝孔会出现明的气泡,作上记号用快干胶封堵即完成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0断丝的检测及修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空气输出装置、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和所述压缩空气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一调节阀和所述压缩空气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二调节阀和所述排气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空气输出装置、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和所述压缩空气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一调节阀和所述压缩空气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中陈泽江黄启敏龙兴胆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美蓝德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