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森敬专利>正文

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475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器罐、由透明圆筒体一起构成的而互相平行排列在生物反应罐内的许多光辐射器、许多装入每个透明圆筒体内的光导体、把太阳射线和/或人造光线的可见光成分引入光导体的光源装置、以及把二氧化碳供给生物反应器内透明圆筒体之间空间的微生物悬浮液或培养基的气体交换器。生物反应器中一部分微生物悬浮液再通过气体交换器返回生物反应器,并且二氧化碳供入气体交换器内的微生物悬浮液。(*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特别是涉及培养小球藻、藻类、动植物的细胞组织、生命体(下文称“微生物”)的生物反应器。本申请人以前提出过用各种方法培养如小球藻、藻类或类似的微生物。但是,这种小球藻或藻类的培养需要光和二氧化碳(CO2)作为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关于光源,本申请人提出过用各种方法供光,它是包括太阳射线和/或人造光的可见光成分,即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光。本申请人还提出过一种不会产生脱镁叶绿甲酯酸(phaeophorbite)毒素的反应器。然而,提供的二氧化碳供料通过鼓泡吹入培养液。结果,微生物细胞因此受到破坏。在把生物反应器用于太空的情况下,例如在宇宙飞船中,二氧化碳并不鼓泡,而只能变成雾状,因此不可能将CO2溶入培养液。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把二氧化碳能有效地溶入培养液的生物反应器。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其它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的总体配置图。图2表示图1中所示的CO2气体交换器的详细剖面图。图3表示太阳射线收集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表示将包括可见光成分的光线引进光导体的操作原理的剖面图。图5a和5b表示装置于生物反应器的光辐射器的结构的剖面图,其中图5a是光辐射器的侧视剖面图,图5b是其平面图。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的配置图。其中,1是生物反应器罐,2是太阳射线收集装置,3是人造光源,4是如光学纤维等的光导体,5是气体交换器,6和7是泵,8是密度分析器,9是氧气分析器和排放器,10是培养液测试装置,11是二氧化碳供给装置,12是微生物悬浮液或培养基回料流动通道。众所周知,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可见光成分的光线,从太阳射线收集装置2和/或人造光源3,并通过光导体4而供给生物反应器1。生物反应器以这样一种方式构成,即通过光导体4传播的光线,是从反应器1内的光辐射器放射,而最好光线在整个反应器1中均匀地放射。而且,借助于密度分析器8、氧气分析器9以及测定培养液其它条件的培养液测试装置10,能使反应器内部空间保持繁殖微生物的最佳条件。此外,为有效地培养微生物,除上述条件外,还需足够量的二氧化碳供给罐内的微生物,但是,二氧化碳难以在培养液内的有效地溶解。如上所述,微生物经鼓泡可被破坏。另外,在太空中,由于形成雾,要使液体鼓泡是不可能的,并且微生物也受到破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有效地将二氧化碳溶于培养液,并为此安装气体交换器5。图2是图1中所示的气体交换器5的详细剖面图。气体交换器5包括密封罐5a,和许多排列安装在罐5a内而由硅橡胶制成的空心管5b。如图1所示,生物反应器1中的微生物悬浮液或培养基供入空心管5b,同样它们可通过空心管5b返回(回料)生物反应器1。此外,当硅橡胶制成的管子用作空心管5b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适用于管5b的化学品对其进行高压消毒或净化。如图1所示,二氧化碳从CO2气体供应源11供入密封罐5a(气体交换器中),其中CO2气体压力比空心管5b内的压力高。并且空心管5b具有许多微孔,CO2气体通过微孔渗透入管子5b,并溶于管子5b内流动的培养基。图3说明图1所示的太阳射线收集装置2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在图3中,20是透明的防护壳体,21是菲涅耳透镜,22是透镜座,23是检测太阳射线方向的传感器,24是具有配置在菲涅耳透镜21焦点位置上的光接收端的光学纤维,25是光学纤维夹持器,26是支架,27是脉冲电机,28是由脉冲电机27驱动的水平转轴,29是支承防护壳体20的底座,30是脉冲电机,31是由脉冲电机30驱动的垂直转轴。正如本申请人已提出过的那样,上述太阳射线收集装置可利用太阳射线方向传感器23,来检测太阳射线的方向。由传感器23产生的检测信号控制脉冲电机27和30,分别驱动水平转轴28和垂直转轴31,从而使传感器23转向太阳。因此由相应的透镜21聚焦的太阳射线被引入相应的光学纤维24,它具有配置在相应透镜的焦点位置上的光接收端。为每个透镜相应配置的光学纤维24被系成一束,并从太阳射线收集装置2引出,如图1所示,它作为光导电缆4与生物反应器1相连接。图4是说明菲涅耳透镜21和光学纤维24相互关系的剖面图,两者都示于图3。在图4中,U表示含于太阳射线中的紫外线的焦点,V是可见光的焦点,以及I是红外线的焦点。如图4所示,当光学纤维24的光接收端24a置于可见光焦点位置上时,只有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可见光被引入光学纤维24。在图4中,35是反射板,在进行把光学纤维24的光接收端24a置于菲涅耳透镜21焦点位置上的工作时,就可见光成分而言,放置反射板35是为了使高能密度的光线不致被菲涅耳透镜21聚焦,以及不致于辐射到操作者身上。图5a和5b是说明一实例的光辐射器的剖面结构图,它是用于在生物反应器1(如图1所示)内放射通过光学纤维传播的光线。图5b是光辐射器的侧视剖面图,图5b是其平面图。在图5a中,41是透明管,42是安装在管41内的光导体棒。正如以前本申请人所提出过的那样,光辐射器40由透明管41和光导体棒42构成。许多如上述构成的光辐射器40,如图5b所示,互相平行地密集排列在生物反应器1中。在图5a中,43是光学纤维连接器,如图4所示的光学纤维接头36与连接器43连接。当这些连接件36和43彼此相连时,如上所述,被引入光导体24的可见光,通过那些连接部位传播到光导体棒42。传播的可见光从光导体42的光发射部位42a由光导体棒42的外部放射。悬浮的微生物50充满如上述排列的各个光辐射器之间的空间(参照图5b所示的A区)。从上述光辐射器40放射的光供入微生物悬浮液50,此时发生微生物光合作用。在另一方面,由本申请人以前提出的生物反应器中,在压力下把含二氧化碳的空气,从下侧供入上述悬浮微生物50中进行鼓泡。然而微生物因鼓泡而被破坏,而二氧化碳不能有效地溶于基本培养物。此外,在上述生物反应器用于无重力地方如太空或类似的情况下,不会鼓泡并且二氧化碳会变成雾状。在这个时候,仍然存在微生物受破坏的问题。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二氧化碳能有效地溶于微生物悬浮液而不鼓泡。结果,可有效地进行微生物培养,甚至在太空中也可有效地培养微生物。根据本专利技术,从上所述,通过在多孔硅氧烷管中流动的微生物悬浮液或培养基的压力和供入多孔硅氧烷管外部的二氧化碳的压力之间的压差作用,二氧化碳显然可溶于微生物悬浮液或培养基,即二氧化碳不必利用鼓泡过程而溶于其中。因此,微生物不受破坏,甚至在宇宙空间中二氧化碳也可有效地溶于微生物悬浮液或培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器罐、由透明圆筒体一起构成的而互相平行排列在所述生物反应罐内的许多光辐射器、装入所述每个透明圆筒体内的许多光导体、把太阳射线和/或人造光线的可见光成分引入所述光导体的光源装置、以及把二氧化碳供给所述生物反应器内透明圆筒体之间空间的微生物悬浮液或培养基的气体交换器,其中所述生物反应器中一部分微生物悬浮液再通过所述气体交换器返回所述生物反应器,并且二氧化碳供入所述气体交换器内的所述微生物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交换器包括具有微孔的硅氧烷管(所述返回的微生物悬浮液通过这些微孔)和在其中装置所述硅氧烷管的密封罐,并且将其压力高于在所述硅氧烷管内流动的所述微生物悬浮液压力的二氧化碳供入所述的密封罐。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6-7-3 61-156653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器罐、由透明圆筒体一起构成的而互相平行排列在所述生物反应罐内的许多光辐射器、装入所述每个透明圆筒体内的许多光导体、把太阳射线和/或人造光线的可见光成分引入所述光导体的光源装置、以及把二氧化碳供给所述生物反应器内透明圆筒体之间空间的微生物悬浮液或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敬
申请(专利权)人:森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