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艺儿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型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90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晶体管,包括底盖、绝缘垫片、卡槽、引脚保护壳、凸块、第一凹槽、通孔、熔断器和上盖,所述底盖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与底盖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槽,且上盖的一侧位于卡槽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上盖的一侧设置有引脚保护壳,所述引脚保护壳的一端对应卡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块,且引脚保护壳的内部对应绝缘垫片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上盖的内部设置有熔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在上盖一侧连接引脚保护壳,便于防止晶体管引脚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通过设置绝缘垫片,便于防止引脚连接处漏电,保护了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晶体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晶体管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型晶体管。
技术介绍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讯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而且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实验室中的切换速度可达100GHz以上,严格意义上讲,晶体管泛指一切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单一元件,包括各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等,晶体管有时多指晶体三极管。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晶体管没有设置引脚保护壳,不便于防止晶体管引脚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没有设置绝缘垫片,不便于防止引脚连接处漏电,危害人身安全,没有设置熔断器,不便于防止过载导致的整个设备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型晶体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晶体管,包括底盖、连接块、圆孔、绝缘垫片、发射极、基极、集电极、卡槽、指示灯、引脚保护壳、凸块、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发射区、基区、集电区、通孔、导线、熔断器和上盖,所述底盖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与底盖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底盖对应卡槽所在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圆孔,所述上盖的一侧位于卡槽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上盖的内部设置有发射区,所述发射区的一侧设置有基区,所述基区的一侧设置有集电区,所述发射极通过通孔固定在发射区的一端,所述基极通过通孔固定在基区的一端,所述集电极通过通孔固定在集电区的一端,所述上盖的一侧设置有引脚保护壳,所述引脚保护壳的一端对应卡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块,且引脚保护壳的内部对应绝缘垫片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引脚保护壳的内部对应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上盖的内部设置有熔断器,所述熔断器的两端连接有导线,所述上盖的顶端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熔断器之间串联。优选的,所述通孔对应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的位置处共设置有三个。优选的,所述底盖与上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引脚保护壳与晶体管本体之间通过卡槽连接。优选的,所述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的结构相同,且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的长度和外径均小于第二凹槽的深度和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便于拆卸的晶体管外保护盖,便于对晶体管内部的检测和维修,通过在上盖一侧连接引脚保护壳,便于防止晶体管引脚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通过设置绝缘垫片,便于防止引脚连接处漏电,保护了人身安全,通过设置熔断器,便于在接电过载时不会导致的整个设备停止工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引脚保护壳连接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引脚保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引脚连接端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绝缘垫片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上盖内部局部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盖;2、连接块;3、圆孔;4、绝缘垫片;5、发射极;6、基极;7、集电极;8、卡槽;9、指示灯;10、引脚保护壳;11、凸块;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发射区;15、基区;16、集电区;17、通孔;18、导线;19、熔断器;20、上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型晶体管,包括底盖1、连接块2、圆孔3、绝缘垫片4、发射极5、基极6、集电极7、卡槽8、指示灯9、引脚保护壳10、凸块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发射区14、基区15、集电区16、通孔17、导线18、熔断器19和上盖20,底盖1的上方设置有上盖20,上盖20与底盖1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槽8,底盖1对应卡槽8所在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内部设置有圆孔3,上盖20的一侧位于卡槽8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垫片4,绝缘垫片4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7,上盖20的内部设置有发射区14,发射区14的一侧设置有基区15,基区15的一侧设置有集电区16,发射极5通过通孔17固定在发射区14的一端,基极6通过通孔17固定在基区15的一端,集电极7通过通孔17固定在集电区16的一端,上盖20的一侧设置有引脚保护壳10,引脚保护壳10的一端对应卡槽8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块11,且引脚保护壳10的内部对应绝缘垫片4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12,引脚保护壳10的内部对应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凹槽13,上盖20的内部设置有熔断器19,熔断器19的两端连接有导线18,上盖20的顶端设置有指示灯9,指示灯9与熔断器19之间串联。为了便于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均通过绝缘垫片4的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通孔17对应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的位置处共设置有三个。为了便于晶体管本体的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盖1与上盖2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为了便于引脚保护壳10固定在晶体管本体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引脚保护壳10与晶体管本体之间通过卡槽连接。为了便于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均插设在第二凹槽13的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的结构相同,且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的长度和外径均小于第二凹槽13的深度和内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底盖1的上方设置有上盖20,为了便于晶体管本体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方便了晶体管内部的检测和维修,底盖1与上盖2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盖20与底盖1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槽8,且上盖20的一侧设置有引脚保护壳10,便于防止晶体管引脚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引脚保护壳10的一端对应卡槽8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块11,为了便于引脚保护壳10固定在晶体管本体的一侧,引脚保护壳10与晶体管本体之间通过卡槽连接;底盖1对应卡槽8所在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内部设置有圆孔3,便于晶体管本体的悬挂固定;为了便于防止引脚连接处漏电,从而保护人身安全,在上盖20的一侧位于卡槽8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垫片4,且绝缘垫片4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7;上盖20的内部设置有发射区14,发射区14的一侧设置有基区15,基区15的一侧设置有集电区16,发射极5通过通孔17固定在发射区14的一端,基极6通过通孔17固定在基区15的一端,集电极7通过通孔17固定在集电区16的一端,为了便于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均通过绝缘垫片4的内部,通孔17对应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的位置处共设置有三个;引脚保护壳10的内部对应绝缘垫片4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12,引脚保护壳10的内部对应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凹槽13,为了便于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均插设在第二凹槽13的内部,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的结构相同,且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的长度和外径均小于第二凹槽13的深度和内径;为了便于在接电过载时不会导致的整个设备停止工作,在上盖20的内部设置有熔断器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全型晶体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型晶体管,包括底盖(1)、连接块(2)、圆孔(3)、绝缘垫片(4)、发射极(5)、基极(6)、集电极(7)、卡槽(8)、指示灯(9)、引脚保护壳(10)、凸块(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发射区(14)、基区(15)、集电区(16)、通孔(17)、导线(18)、熔断器(19)和上盖(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的上方设置有上盖(20),所述上盖(20)与底盖(1)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槽(8),所述底盖(1)对应卡槽(8)所在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内部设置有圆孔(3),所述上盖(20)的一侧位于卡槽(8)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垫片(4),所述绝缘垫片(4)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7),所述上盖(20)的内部设置有发射区(14),所述发射区(14)的一侧设置有基区(15),所述基区(15)的一侧设置有集电区(16),所述发射极(5)通过通孔(17)固定在发射区(14)的一端,所述基极(6)通过通孔(17)固定在基区(15)的一端,所述集电极(7)通过通孔(17)固定在集电区(16)的一端,所述上盖(20)的一侧设置有引脚保护壳(10),所述引脚保护壳(10)的一端对应卡槽(8)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块(11),且引脚保护壳(10)的内部对应绝缘垫片(4)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12),所述引脚保护壳(10)的内部对应发射极(5)、基极(6)和集电极(7)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凹槽(13),所述上盖(20)的内部设置有熔断器(19),所述熔断器(19)的两端连接有导线(18),所述上盖(20)的顶端设置有指示灯(9),所述指示灯(9)与熔断器(19)之间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晶体管,包括底盖(1)、连接块(2)、圆孔(3)、绝缘垫片(4)、发射极(5)、基极(6)、集电极(7)、卡槽(8)、指示灯(9)、引脚保护壳(10)、凸块(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发射区(14)、基区(15)、集电区(16)、通孔(17)、导线(18)、熔断器(19)和上盖(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的上方设置有上盖(20),所述上盖(20)与底盖(1)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槽(8),所述底盖(1)对应卡槽(8)所在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内部设置有圆孔(3),所述上盖(20)的一侧位于卡槽(8)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垫片(4),所述绝缘垫片(4)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7),所述上盖(20)的内部设置有发射区(14),所述发射区(14)的一侧设置有基区(15),所述基区(15)的一侧设置有集电区(16),所述发射极(5)通过通孔(17)固定在发射区(14)的一端,所述基极(6)通过通孔(17)固定在基区(15)的一端,所述集电极(7)通过通孔(17)固定在集电区(16)的一端,所述上盖(20)的一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艺儿
申请(专利权)人:田艺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