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ub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715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9:03
一种D‑Sub连接器,D‑Sub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D‑Sub插芯,具有插芯本体、与插芯本体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通过螺栓与连接器壳体固定连接,螺栓的头部的直径为2.4~4.2mm,保证螺栓的头部的直径不会过大或者过小,螺栓能够放置到连接器壳体的螺纹孔中,也不会从壳体的螺纹孔中掉落,安装方便。

D Sub connector

A D Sub D Sub connector, the connector includes a connector housing; D Sub insert is inserted, core body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rrule body is connected, the connect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by a bolt and the connector housing, the bolt head diameter of 2.4 ~ 4.2mm, ensure the bolt head diameter not too big or too small, bolt can be placed into the threaded hole of the connector housing, nor from the threaded hole of the casing in the fall,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Sub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D-Sub连接器。
技术介绍
D-Sub连接器是一种接口形状和结构标准的电连接器,被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和通讯领域。D-Sub连接器里的D-Sub插芯具有两排或多排Pin针或母头。其中D-Sub是D-subminiature的简称,因其独特的D型屏蔽罩形状而得名,这一D型金属屏蔽罩能够保护D-Sub插芯中Pin针或母头。D-Sub连接器是一种模拟信号接口,按需求有不同的接口数。D-Sub连接器包含若干子类,例如DB25,第一个字母D表示属于D-Sub,第二个字母B是描述接口的大小,后面的数字对应Pin针或者母头数。D-Sub连接器一般包括金属材质的连接器壳体、连接于连接器壳体一端的D-Sub插芯,连接器壳体具有容纳腔,以供与D-Sub插芯连接的线束穿过。与D-Sub插芯连接的多个线束聚成一个整体,由一线束管罩设,线束管具有两层,其中线束管的外层为绝缘层,内层为屏蔽层。屏蔽层可由金属丝编织网形成,以起屏蔽作用。在使用D-Sub连接器时,D-Sub插芯通过正确的方向、对齐方式和D-Sub插座进行匹配对接。因此,在组装D-Sub连接器时,应确保D-Sub插芯很好地固定在D-Sub连接器上,以防止在严酷的使用环境下D-Sub插芯脱落而导致连接中断。现有的D-Sub插芯具有通孔,D-Sub连接器的壳体具有与通孔相对设置的螺栓孔,螺栓固定在螺栓孔内且穿出通孔。在安装D-Sub连接器至电子器件中时,经常会出现螺栓无法放置到连接器壳体的螺纹孔中或者从连接器壳体的螺纹孔中掉落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D-Sub连接器的螺栓从螺纹孔中掉落或者无法放置到螺纹孔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D-Sub连接器,D-Sub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D-Sub插芯,具有插芯本体和与插芯本体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侧具有通孔,螺栓与连接器壳体上的螺栓孔配合固定连接、穿出连接部上的通孔,螺栓的头部的直径为2.4mm~4.2mm。可选的,螺栓包括:螺纹部、光杆部和头部,光杆部设于头部和螺纹部之间。可选的,连接部呈板状,中心具有D型孔;插芯本体插设于D型孔内。可选的,连接器壳体包括:周壁、底板和盖板,周壁、底板和盖板围成容纳腔;D-Sub插芯的一端伸入容纳腔,另一端伸出连接器壳体;可选的,周壁具有缺口,缺口沿底板至盖板的方向贯穿周壁;插芯本体插设于缺口内。可选的,底板在缺口的一端具有狭槽,连接部沿盖板至底板的方向插设在狭槽内。可选的,D-sub插芯沿周壁周向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螺栓。可选的,连接器壳体具有顶部和尾部,顶部的两侧相对于尾部的两侧凸伸,D-Sub插芯设于顶部。可选的,D-Sub连接器还包括:线夹壳体,线夹壳体设于尾部;线夹盖板,线夹盖板通过螺钉与线夹壳体固连,线夹盖板和线夹壳体形成容纳线束的空腔。可选的,容纳腔内包括:凸台,凸台设于尾部;屏蔽环,屏蔽环通过螺钉安装在凸台上;和导流端子,导流端子安装在凸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螺栓的头部直径的尺寸选为2.4mm~4.2mm,使得在安装时螺栓的头部尺寸不会过大,螺栓能够放置到螺纹孔中,螺栓的头部尺寸也不会过小,螺栓不会从螺纹孔中掉落,螺丝刀在拧紧的过程不容易脱落,方便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D-Sub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D-Sub插芯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D-Sub连接器,D-Sub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2和D-Sub插芯1。D-Sub插芯具有插芯本体11和与插芯本体11连接的连接部12,其中,连接部12的两侧具有通孔,螺栓3与连接器壳体2上的螺栓孔配合固定连接、穿出连接部12上的通孔,螺栓3的头部31的直径为2.4~4.2mm。D-sub插芯1沿连接器壳体2的周壁23周向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螺栓3。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D-Sub插芯的通孔尺寸为标准统一的尺寸,所以连接器壳体上与D-Sub插芯上通孔配合的螺纹孔尺寸是固定的。其中,在将螺栓旋拧入连接器壳体上的螺纹孔时,其螺栓的头部起到旋拧终点定位的作用,当螺栓与螺纹孔周边的端面相抵时,无法继续进行旋拧,螺栓安装完成。当使用的螺栓的头部直径的尺寸过大的话,头部会与连接器壳体的周壁发生抵触,导致螺栓无法放置到螺纹孔中;而当使用的螺栓的头部直径的尺寸过小的话,头部无法抵住螺栓孔周边的端面,在旋拧螺栓过程中,会发生螺栓的头部被旋拧进螺纹孔中,继而继续旋拧从螺纹孔中掉落;另外,当螺栓头部尺寸过小时,拧紧螺栓时由于接触面积过小,会导致螺丝刀在拧紧的过程容易脱落,给安装带来不便。本实施例中,将螺栓3的头部的直径设置在2.4mm~4.2mm的范围内,能够保证螺栓的头部的直径不会过大,不会与连接器壳体的周壁抵触,螺栓能够放置到连接器壳体的螺纹孔中;螺栓的头部的直径也不会过小,头部能够抵住螺栓孔,螺栓不会从连接器壳体的螺纹孔中掉落,拧紧螺栓时接触面积合适,螺丝刀在拧紧的过程不易脱落,安装方便。如图3所示,D-Sub插芯1的连接部12呈板状,连接部12的中心具有D型孔,插芯本体11插设于D型孔内形成D-Sub插芯。如图4所示,螺栓3包括螺纹部33、光杆部32和头部31,光杆部32设于头部31和螺纹部33之间。结合图1所示,在螺栓3插入连接器壳体2的螺纹孔中后,螺纹部33的一部分伸出螺纹孔,用于连接D-Sub插芯1;光杆部32全部位于螺纹孔内;头部31则抵住螺纹孔,防止螺纹部33完全伸出螺纹孔,螺栓整个从螺栓孔滑落。本实施例中,螺栓3为具有螺纹部、光杆部和头部的螺栓。螺栓3也不限于此种螺栓,可以为只具有头部和螺纹部的螺栓。如图1所示,连接器壳体2包括周壁23、底板22和盖板21,其中周壁23、底板22和盖板21围成容纳腔。结合图2所示,D-Sub插芯1的一端伸入容纳腔,另一端伸出连接器壳体2。周壁23具有缺口23a,缺口23a沿底板22至盖板21的方向贯穿周壁23。结合图2所示,插芯本体11插设于缺口23a内。底板22在缺口23a的一端具有狭槽22a,狭槽22a具有两个侧边,其中一个侧边为周壁23的一部分,另一侧边远离周壁23,在远离周壁23的侧边上沿底板22至盖板21方向设置凸起22b,用于遮挡D-sub插芯,防止D-Sub从狭槽22a中脱落。狭槽22a在自身长度方向上贯通。结合图2所示,D-sub插芯1的连接部12沿盖板21至底板22的方向插设在狭槽22a内。其中,一个侧边不限于为周壁23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在周壁之外设置的一个侧边。连接器壳体2具有顶部2a和尾部2b,顶部2a的两侧相对于尾部2b的两侧凸伸。连接器壳体2整体看起来是一个为“T”型的盒体,顶部2a的容纳腔用于容纳D-Sub插芯,尾部2b的容纳腔用于容纳与D-Sub插芯连接的线束。其中,顶部2a两侧相对于尾部2b两侧凸伸的部分则是用于设置连接器壳体2的螺纹孔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得螺纹孔的距离不会过长,保证与螺纹孔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720232766.html" title="D‑Sub连接器原文来自X技术">D‑Sub连接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D‑Su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具有螺栓孔;D‑Sub插芯,具有插芯本体和与所述插芯本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具有通孔,螺栓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螺栓孔配合固定连接、穿出所述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螺栓的头部的直径为2.4mm~4.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Su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具有螺栓孔;D-Sub插芯,具有插芯本体和与所述插芯本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具有通孔,螺栓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螺栓孔配合固定连接、穿出所述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螺栓的头部的直径为2.4mm~4.2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Su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螺纹部、光杆部和所述头部,所述光杆部设于所述头部和所述螺纹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Su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板状,中心具有D型孔,所述插芯本体插设于所述D型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D-Su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周壁、底板和盖板,所述周壁、底板和盖板围成容纳腔,所述D-Sub插芯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另一端伸出所述连接器壳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D-Su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具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底板至盖板的方向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乐连电气控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