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66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壳体;手柄;静触板,安装在壳体内;动触板,以可相对壳体上下移动地方式安装在壳体上,并在手柄驱动下,具有与静触板抵接的抵接位置和与静触板分离的分离位置,分离位置与手柄的第一工作位置对应,抵接位置与手柄的第二工作位置对应,其中,静触板包括静触板板体和设置在静触板板体上的静触点,动触板包括动触板板体和设置在动触板板体上的动触点,动触点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动触板板体上和/或静触点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静触板板体上,这样在生产过程动触点和静触点会固定牢靠,避免了触点采用焊接或铆接产生的接触电阻,进而解决了目前隔离开关在接通状态出现接触电阻大,温度升高的问题。

Isolating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solation switch, comprising a housing; handle; static contact plate arranged in the shell; moving contact plate to move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shell and mount on the shell, and the handle is driven with the static contact plate abuts against the separation position and location of the ground static contact plate separation, the first position of the handle and the separation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abut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 and the second working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tic contact plate includes a static contact static contact plate body and arranged on the static contact plate body, movable contact plate comprises a plate body and a movable contact is arranged in the dynamic the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plate on the plate, the movable contact by forming one way to the pier pier pressure pressure in the movable contact plate body and / or static contact way of forming one in the static contact plate body, so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movable contacts and the static contacts will be firmly fixed, avoid contact with welding The contact resistance produced by connecting or riveting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isolation switch has large contact resistance and temperature rise at the switch on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开关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小型隔离开关是低压开关电器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电器,用于在电路无负载情况下接通或断开电路,用做线路与电源接通之用,在电路中起到一个隔离的作用,尤其在线路检修时,小型隔离开关能够有效隔离电源,确保检修人员人身安全。现有技术中,对于如何实现小型隔离开关的接通或断开电路,具体是通过小型隔离开关中与工作接线连通的动触板以及与电源接线连通的静触板之间相互接触或断开实现。而目前,为便于动触板中和静触板在隔离开关接通电路时二者的接触,会在动触板上和静触板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动触点和静触点,动触点和静触点多采用一可以导电的金属片或者金属块。目前,主要是通过将动触点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固定在动触板的接线板上,将静触点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固定在动触板的接线板上,从而方便动触板和静触板二者之间的接触,但是这样触点和接线板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固定不牢靠,导致生产出来的隔离开关在接通状态出现接触电阻大,温度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离开关接触电阻大,温度升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壳体;手柄,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并具有与隔离开关的断开对应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与隔离开关的接通对应的第二工作位置;静触板,安装在壳体内;动触板,以可相对壳体上下移动地方式安装在壳体上,并在手柄驱动下,具有与静触板抵接的抵接位置和与静触板分离的分离位置,分离位置与手柄的第一工作位置对应,抵接位置与手柄的第二工作位置对应,其中,静触板包括静触板板体和设置在静触板板体上的静触点,动触板包括动触板板体和设置在动触板板体上的动触点,动触点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动触板板体上和/或静触点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静触板板体上。进一步地,隔离开关还包括触头支持,触头支持与手柄传动连接,并在手柄的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切换时上下滑动,动触板安装在触头支持内并可随触头支持的滑动而滑动。进一步地,动触板对称卡装在触头支持内。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设置在壳体本体上的用于静触板固定的凸台卡槽。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本体上,用于与触头支持配合的滑动槽。进一步地,壳体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进一步地,隔离开关为单排桥式型小型隔离开关。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开关中,隔离开关中的静触板包括静触板板体和设置在静触板板体上的静触点,动触板包括动触板板体和设置在动触板板体上的动触点,动触点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动触板板体上和/或静触点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静触板板体上。这样在生产过程动触点和静触点会固定牢靠,避免了触点采用焊接或铆接产生的接触电阻,进而解决了目前隔离开关在接通状态出现接触电阻大,温度升高的问题。2.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开关中,隔离开关还包括触头支持,触头支持与手柄传动连接,并在手柄的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切换时上下滑动,动触板安装在触头支持内并可随触头支持的滑动而滑动,通过触头支持的中间传动,可以避免手柄与带电的动触板和静触板直接接触,提高了隔离开关的安全性能。3.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开关中,动触板对称卡装在触头支持内,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在隔离开关的制造过程中,便于动触板的快速安装,同时安装好的动触板的稳定性良好。4.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开关中,隔离开关为单排桥式型小型隔离开关,从而触头断点减少一半,同时接触电阻也减少一半,温升更低,性能更可靠,避免了接触不同步的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隔离开关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隔离开关中静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静触板沿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隔离开关中动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动触板沿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隔离开关中触头支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隔离开关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0、壳体;11、凸台卡槽;12、滑动槽;20、手柄;30、静触板;31、静触板板体;32、静触点;40、动触板;41、动触板板体;42、动触点;50、触头支持;61、扭簧;62、接线框;63、安装卡板;64、片状弹簧;65、手柄固定孔;66、接线口隔弧槽;67、固定凸台;68、止动轴;69、静触板安装槽;70、止动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隔离开关包括:壳体10;手柄20,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0上,并具有与隔离开关的断开对应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与隔离开关的接通对应的第二工作位置,在对隔离开关进行操作时,只需操作手柄20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切换即可;静触板30,安装在壳体10内;动触板40,以可相对壳体10上下移动地方式安装在壳体10上,并在手柄20驱动下,具有与静触板30抵接的抵接位置和与静触板30分离的分离位置,分离位置与手柄20的第一工作位置对应,抵接位置与手柄20的第二工作位置对应,其中,静触板30包括静触板板体31和设置在静触板板体31上的静触点32,动触板40包括动触板板体41和设置在动触板板体41上的动触点42。在本实施例中,动触点42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动触板板体41上和/或静触点32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静触板板体31上,这样在生产过程动触点42和静触点32会固定牢靠,避免了触点采用焊接或铆接产生的接触电阻,进而解决了目前隔离开关在接通状态出现接触电阻大,温度升高的问题。进一步参见图1、图2以及图7,具体地,隔离开关还包括触头支持50,动触头的可移动是通过触头支持50实现,触头支持50与手柄20传动连接,并在手柄20的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切换时上下滑动,动触板40安装在触头支持50内并可随触头支持50的滑动而滑动,这样通过触头支持50的中间传动,可以避免手柄20与带电的动触板40和静触板30直接接触,提高了隔离开关的安全性能,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触头支持50上设置有用于与手柄20上的止动孔70配合的止动轴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隔离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手柄(2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并具有与所述隔离开关的断开对应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与所述隔离开关的接通对应的第二工作位置;静触板(30),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动触板(40),以可相对所述壳体(10)上下移动地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并在所述手柄(20)驱动下,具有与所述静触板(30)抵接的抵接位置和与所述静触板(30)分离的分离位置,所述分离位置与所述手柄(20)的第一工作位置对应,所述抵接位置与所述手柄(20)的第二工作位置对应,其中,所述静触板(30)包括静触板板体(31)和设置在所述静触板板体(31)上的静触点(32),所述动触板(40)包括动触板板体(41)和设置在所述动触板板体(41)上的动触点(42),所述动触点(42)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所述动触板板体(41)上和/或所述静触点(32)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所述静触板板体(3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手柄(2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并具有与所述隔离开关的断开对应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与所述隔离开关的接通对应的第二工作位置;静触板(30),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动触板(40),以可相对所述壳体(10)上下移动地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并在所述手柄(20)驱动下,具有与所述静触板(30)抵接的抵接位置和与所述静触板(30)分离的分离位置,所述分离位置与所述手柄(20)的第一工作位置对应,所述抵接位置与所述手柄(20)的第二工作位置对应,其中,所述静触板(30)包括静触板板体(31)和设置在所述静触板板体(31)上的静触点(32),所述动触板(40)包括动触板板体(41)和设置在所述动触板板体(41)上的动触点(42),所述动触点(42)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所述动触板板体(41)上和/或所述静触点(32)以墩压方式一体成型在所述静触板板体(31)上。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学强包志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