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52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50
本技术提供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包括底座,其上安装有互感器,互感器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动触头组件和多个接线端子,动触头组件通过联接板与接线端子连接,联接板具有穿过互感器穿孔的U型弯折部,弯折部上套设有适配的绝缘罩壳,上述结构对于联接板的弯折部进行绝缘处理时,只用将适配的绝缘罩壳套设与弯折部便可,装配难度低,且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


技术介绍

1、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是电气线路中常用的保护设备,具有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当人触电或者电网泄露电流超过预设值时,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切断电路,从而保护人身和电路设备的安全。

2、现有的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互感器,互感器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接线端子和多个动触头组件,接线端子与动触头组件之间通过导电排连接,导电排可穿过互感器,导电排包括分别与接线端子和动触头组件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以及连接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u型弯折部,u型弯折部穿过互感器设置,由于多个导电排都要穿过互感器,导致导电排之间间隔较小,通电时容易发生短路,以至于要对导电排进行绝缘处理,现有的方法通过在导电排上缠绕绝缘胶带来达到目的,上述方案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u型弯折部的拐角呈90度,使得绝缘胶带缠绕时不宜贴合,容易出现绝缘胶带在拐角处呈弧形,不易缠绕,且装配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其上安装有互感器(2),所述互感器(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动触头组件(11)和多个接线端子(12),所述动触头组件(11)通过联接板与所述接线端子(12)连接,所述联接板具有穿过所述互感器(2)穿孔(21)的U型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套设有适配的绝缘罩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四个所述接线端子(12),四个所述接线端子(12)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着第一联接板(4)、第二联接板(5)、第三联接板(6)和第四联接板(7),所述第四联接板(7)的第四弯折部(71)位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其上安装有互感器(2),所述互感器(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动触头组件(11)和多个接线端子(12),所述动触头组件(11)通过联接板与所述接线端子(12)连接,所述联接板具有穿过所述互感器(2)穿孔(21)的u型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套设有适配的绝缘罩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四个所述接线端子(12),四个所述接线端子(12)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着第一联接板(4)、第二联接板(5)、第三联接板(6)和第四联接板(7),所述第四联接板(7)的第四弯折部(71)位于所述互感器(2)所述穿孔(21)的底壁上,所述第四弯折部(71)的上方为所述第二联接板(5)的第二弯折部(51),所述第四弯折部(71)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联接板(4)的第一弯折部(41)和所述第三联接板(6)的第三弯折部(61),所述第一弯折部(41)、所述第三弯折部(61)和所述第四弯折部(71)上分别套设有适配的所述绝缘罩壳(3)。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远威戴元杰昝帅杰陈拓刘伦刘振武陈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