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器件。
技术介绍
碳纤维是新一代增强纤维,是纤维状的碳素材料,分为长丝、短纤维、短切纤维等。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制成结构材料。其中,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综合指标,在现有结构材料中是最高的。特别是在密度、刚度、重量、疲劳特性等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在要求高温、化学稳定性高的场合,碳纤维复合材料都颇具优势。碳纳米纤维由于其纳米级的结构,在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的作用下,其物化性能发生明显的改变,出现许多新奇的特性,这些特殊的性能,对于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环境能源、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工业生产碳纤维其单丝直径在5~7微米,而纳米级尺寸的碳纤维还不具有批量产业化生产的方法。现阶段,制备碳纳米纤维方法有基于模板法、静电纺丝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制备困难、产量低、造价高等缺点,也就限制了碳纳米纤维的生产与应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大量制备碳纳米纤维的廉价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碳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提供具有可纺性的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前驱体溶液含有碳纤维前驱体和溶剂;(2)利用气流将所述前驱体溶液拉伸为纤维,并用收集器收集所述纤维;(3)对收集到的所述纤维进行后处理,以便得到所述碳纳米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碳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提供具有可纺性的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前驱体溶液含有碳纤维前驱体和溶剂;(2)利用气流将所述前驱体溶液拉伸为纤维,并用收集器收集所述纤维;(3)对收集到的所述纤维进行后处理,以便得到所述碳纳米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前驱体为聚丙烯腈;基于所述前驱体溶液的重量,所述碳纤维前驱体的浓度为10~20w/w%。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溶液进一步含有高分子添加剂,所述高分子添加剂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基于所述前驱体溶液的重量,所述高分子添加剂的浓度为10~20w/w%。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