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2052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南瓜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在小麦地套种南瓜,利用小麦根系分泌物,改善了南瓜根系生长环境,调控土壤酶活性,改善南瓜根系呼吸速率、根系质膜透性,提高了根部活力,除大量元素外,还可提高Fe、Mn、Cu、Zn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性,根系分泌物为微生物提供了碳源,可提高微生物的繁殖率,使微生物生长活跃,利于土壤中氮的转化,提高了小麦对氮素的吸收,进而提高产量,并且开花期小麦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多,被南瓜秧吸收后,积累到南瓜果实中,使得到的南瓜口感香甜软糯,同时南瓜的吸收可以降低丁香酚对间作小麦根系的化感负效应,达到互利共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南瓜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南瓜,一年生蔓生,藤本茎长10馀米,全体被刚毛,茎呈五角棱,中空,节略膨大,单叶互生,通常阔卵形,近于圆形或心脏形,或有时浅裂作五角形,长约15~30厘米,先端尖,基部深心脏形,叶缘略呈波状弯曲,具不规则的小齿牙,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稍硬的茸毛;叶柄叶片稍长,圆筒形,中空,叶腋边生一卷须,长与叶柄相等,上部5歧,卷须腋生一幼枝条。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雌花柄比雄花柄短粗,雄花的萼管短或几缺,多毛,萼片,直立,常于顶端扩大而成叶状,先端反卷,花冠钟状漏斗形,裂片具皱纹,向外反卷,花丝端连合,蜜腺肥厚;雌花萼管在子房上部平出,花冠漏斗四形,有假雄蕊3,蜜腺盘肥厚,子房下位,花柱直,柱头二纵裂。瓠果大型,扁圆形、长圆形或卵形,形状大小每因品种不同而异;果皮一般暗绿色或绿白相间,成熟时赤褐色;果梗坚硬,呈五角形,表面有深纵沟,基部稍膨大。南瓜种植中,存在着结果周期较长,生产管理较繁琐,连作种植后南瓜的甜糯性不佳的问题,这主要与南瓜根系吸收性较差有关,南瓜根系发育受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影响较大,发育不良进而对于藤蔓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产量下降,病虫害攀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在小麦地套种南瓜,利用小麦根系分泌物,调控土壤酶活性,改善南瓜根系呼吸速率、根系质膜透性,进而提高产量,同时南瓜的吸收可以降低丁香酚对间作小麦根系的化感负效应,达到互利共生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年的十月上旬,选择地势高的小麦种植地进行整地,翻耕深度比上一年深10-15厘米,每亩增施1100-1300千克有机肥,细耙后采用滴灌的方式使种植地含水量在70-80%,晾晒1-2天后,播种小麦,每隔5.5-6.0米宽留出30-35厘米宽的空隙作为南瓜种植的面积,立冬后,在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埋入蓬松的发酵混合土,埋入深度为20-30厘米,填埋厚度为10-15厘米;(2)来年的清明过后2-3天,对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进行翻耕,将培育至2-3片真叶的南瓜幼苗移栽至小麦地,株距保持在1.2-1.3米范围,每亩种植180-200株,移栽后淋足定根水,使根部含水量达到85-90%,南瓜幼苗成活一周后,每亩追施有机氮7-10千克、无机氮6-8千克、速效钾3-5千克、速效磷2-3千克,追肥分2-3次,每次间隔10-15天;(3)小麦成熟后及时进行收割,将收割后的麦茬翻耕铺晒3-4天,夏季高温多雨,及时进行疏水整蔓,将南瓜藤蔓梳理铺散开,南瓜成熟后进行第一批采摘,采摘前3-5天,使用养护液对藤蔓进行喷施,每株用量为1.5-2.0千克,采摘后立即将采摘处5-10厘米范围藤蔓上的真叶摘除,下批成熟后采用相同方式采摘管理,霜降前全部摘完。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的蓬松的发酵混合土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沙土70-80份、腐叶土30-35份、食用菌培养基废渣25-30份、羊粪15-20份、发酵菜粕10-15份、草木灰5-10份、锯末3-5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所述的养护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有以下成分配制而成:葡萄糖占3.0-4.0%、氯化钠占0.8-1.0%、氯化钾占0.12-0.15%、氯化钙占0.08-0.10%、碳酸氢钠占0.05-0.08%、磷酸二氢钠占0.04-0.06%、剩余为水。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南瓜种植中,存在着结果周期较长,生产管理较繁琐,连作种植后南瓜的甜糯性不佳的问题,而这主要与南瓜根系吸收性较差有关,南瓜根系发育受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影响较大,发育不良进而对于藤蔓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产量下降,病虫害攀升,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在小麦地套种南瓜,利用小麦根系分泌物,改善了南瓜根系生长环境,调控土壤酶活性,改善南瓜根系呼吸速率、根系质膜透性,提高了根部活力,根系分泌物促进了土壤中磷、钾向有效态转化,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多,除大量元素外,还可提高Fe、Mn、Cu、Zn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性,根系分泌物为微生物提供了碳源,可提高微生物的繁殖率,使微生物生长活跃,利于土壤中氮的转化,提高了小麦对氮素的吸收,进而提高产量,并且开花期小麦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多,被南瓜秧吸收后,积累到南瓜果实中,使得到的南瓜口感香甜软糯,同时南瓜的吸收可以降低丁香酚对间作小麦根系的化感负效应,达到互利共生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年的十月上旬,选择地势高的小麦种植地进行整地,翻耕深度比上一年深10厘米,每亩增施1100千克有机肥,细耙后采用滴灌的方式使种植地含水量在70%,晾晒1天后,播种小麦,每隔5.5米宽留出30厘米宽的空隙作为南瓜种植的面积,立冬后,在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埋入蓬松的发酵混合土,埋入深度为20厘米,填埋厚度为10-15厘米;(2)来年的清明过后2天,对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进行翻耕,将培育至2-3片真叶的南瓜幼苗移栽至小麦地,株距保持在1.2-1.3米范围,每亩种植180株,移栽后淋足定根水,使根部含水量达到85%,南瓜幼苗成活一周后,每亩追施有机氮7千克、无机氮6千克、速效钾3千克、速效磷2千克,追肥分2次,每次间隔10天;(3)小麦成熟后及时进行收割,将收割后的麦茬翻耕铺晒3,夏季高温多雨,及时进行疏水整蔓,将南瓜藤蔓梳理铺散开,南瓜成熟后进行第一批采摘,采摘前3天,使用养护液对藤蔓进行喷施,每株用量为1.5千克,采摘后立即将采摘处5-10厘米范围藤蔓上的真叶摘除,下批成熟后采用相同方式采摘管理,霜降前全部摘完。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的蓬松的发酵混合土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沙土70份、腐叶土30份、食用菌培养基废渣25份、羊粪15份、发酵菜粕10份、草木灰5份、锯末3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所述的养护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有以下成分配制而成:葡萄糖占3.0%、氯化钠占0.8%、氯化钾占0.12%、氯化钙占0.08%、碳酸氢钠占0.05%、磷酸二氢钠占0.04%、剩余为水。实施例2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年的十月上旬,选择地势高的小麦种植地进行整地,翻耕深度比上一年深12厘米,每亩增施1200千克有机肥,细耙后采用滴灌的方式使种植地含水量在75%,晾晒1天后,播种小麦,每隔5.8米宽留出32厘米宽的空隙作为南瓜种植的面积,立冬后,在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埋入蓬松的发酵混合土,埋入深度为25厘米,填埋厚度为12厘米;(2)来年的清明过后2天,对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进行翻耕,将培育至2-3片真叶的南瓜幼苗移栽至小麦地,株距保持在1.2-1.3米范围,每亩种植190株,移栽后淋足定根水,使根部含水量达到88%,南瓜幼苗成活一周后,每亩追施有机氮8千克、无机氮7千克、速效钾4千克、速效磷2.5千克,追肥分2次,每次间隔12天;(3)小麦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年的十月上旬,选择地势高的小麦种植地进行整地,翻耕深度比上一年深10‑15厘米,每亩增施1100‑1300千克有机肥,细耙后采用滴灌的方式使种植地含水量在70‑80%,晾晒1‑2天后,播种小麦,每隔5.5‑6.0米宽留出30‑35厘米宽的空隙作为南瓜种植的面积,立冬后,在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埋入蓬松的发酵混合土,埋入深度为20‑30厘米,填埋厚度为10‑15厘米;(2)来年的清明过后2‑3天,对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进行翻耕,将培育至2‑3片真叶的南瓜幼苗移栽至小麦地,株距保持在1.2‑1.3米范围,每亩种植180‑200株,移栽后淋足定根水,使根部含水量达到85‑90%,南瓜幼苗成活一周后,每亩追施有机氮7‑10千克、无机氮6‑8千克、速效钾3‑5千克、速效磷2‑3千克,追肥分2‑3次,每次间隔10‑15天;(3)小麦成熟后及时进行收割,将收割后的麦茬翻耕铺晒3‑4天,夏季高温多雨,及时进行疏水整蔓,将南瓜藤蔓梳理铺散开,南瓜成熟后进行第一批采摘,采摘前3‑5天,使用养护液对藤蔓进行喷施,每株用量为1.5‑2.0千克,采摘后立即将采摘处5‑10厘米范围藤蔓上的真叶摘除,下批成熟后采用相同方式采摘管理,霜降前全部摘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地套种南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年的十月上旬,选择地势高的小麦种植地进行整地,翻耕深度比上一年深10-15厘米,每亩增施1100-1300千克有机肥,细耙后采用滴灌的方式使种植地含水量在70-80%,晾晒1-2天后,播种小麦,每隔5.5-6.0米宽留出30-35厘米宽的空隙作为南瓜种植的面积,立冬后,在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埋入蓬松的发酵混合土,埋入深度为20-30厘米,填埋厚度为10-15厘米;(2)来年的清明过后2-3天,对预留的南瓜种植地块进行翻耕,将培育至2-3片真叶的南瓜幼苗移栽至小麦地,株距保持在1.2-1.3米范围,每亩种植180-200株,移栽后淋足定根水,使根部含水量达到85-90%,南瓜幼苗成活一周后,每亩追施有机氮7-10千克、无机氮6-8千克、速效钾3-5千克、速效磷2-3千克,追肥分2-3次,每次间隔10-15天;(3)小麦成熟后及时进行收割,将收割后的麦茬翻耕铺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民发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