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80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4:04
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它涉及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它包含滑块、连接板、滑轨、右转轮、左转轮、连接杆、卡齿、右手指、左手指、连杆;所述的滑块的两侧边设置有滑轨,滑块与连接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板上并列设置有右转轮和左转轮,右转轮和左转轮上分别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与右手指和左手指铰接;所述的连接板上铰接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分别与右手指和左手指铰接;所述的右转轮和左转轮的圆周均布有卡齿,右转轮与左转轮通过卡齿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夹紧物料时,利用卡齿卡紧,物料不易滑脱,送取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
,具体涉及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技术不断的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生产线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生安全等问题,使机器人融入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直角坐标式、柱面坐标式、球面坐标式、多关节坐标式、伸缩式、爬行式等等,根据不同的用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然而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战略必争装备技术与竞争前核心技术、基础制造装备与成套关键装备制造技术等方面差距更大,这种差距又主要体现在先进装备的自主设计与独立制造能力差,成套与系统集成、优化能力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差。在环境恶劣的生产线中,送取料机器人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送取料机器人手爪为两片式结构,存在夹紧力不够的问题,容易使物料滑脱,送取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滑块、连接板、滑轨、右转轮、左转轮、连接杆、卡齿、右手指、左手指、连杆;所述的滑块的两侧边设置有滑轨,滑块与连接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板上并列设置有右转轮和左转轮,右转轮和左转轮上分别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与右手指和左手指铰接;所述的连接板上铰接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分别与右手指和左手指铰接;所述的右转轮和左转轮的圆周均布有卡齿,右转轮与左转轮通过卡齿啮合。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板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板。作为优选,所述的右手指和左手指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夹紧部。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设置在右转轮和左转轮的下方。作为优选,所述的右转轮、左转轮与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本专利技术操作时,滑块的上端由气缸驱动,当气缸驱动滑块向上运动时,右转轮和左转轮转动,连接杆分别与右手指、左手指之间的角度变大,从而右手指与左手指做夹紧动作,夹紧时,右转轮与左转轮的卡齿紧紧啮合,不会松脱;反之,当气缸驱动滑块向下运动时,右转轮和左转轮向相反方向转动,连接杆分别与右手指、左手指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右手指与左手指做分离动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夹紧物料时,利用卡齿卡紧,物料不易滑脱,送取效率高,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滑块1、连接板2、滑轨3、右转轮4、左转轮5、连接杆6、卡齿7、右手指8、左手指9、连杆10、安装板11、夹紧部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滑块1、连接板2、滑轨3、右转轮4、左转轮5、连接杆6、卡齿7、右手指8、左手指9、连杆10;所述的滑块1的两侧边设置有滑轨3,滑块1与连接板2通过滑轨3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板2上并列设置有右转轮4和左转轮5,右转轮4和左转轮5上分别连接有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分别与右手指8和左手指9铰接;所述的连接板2上铰接有两个连杆10,两个连杆10分别与右手指8和左手指9铰接;所述的右转轮4和左转轮5的圆周均布有卡齿7,右转轮4与左转轮5通过卡齿7啮合。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板2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板11。作为优选,所述的右手指8和左手指9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夹紧部12。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10设置在右转轮4和左转轮5的下方。作为优选,所述的右转轮4、左转轮5与连接杆6为一体式结构。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滑块1的上端由气缸驱动,当气缸驱动滑块1向上运动时,右转轮4和左转轮5转动,连接杆6分别与右手指8、左手指9之间的角度变大,从而右手指8与左手指9做夹紧动作,夹紧时,右转轮4与左转轮5的卡齿7紧紧啮合,不会松脱;反之,当气缸驱动滑块1向下运动时,右转轮4和左转轮5向相反方向转动,连接杆6分别与右手指8、左手指9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右手指8与左手指9做分离动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夹紧物料时,利用卡齿卡紧,物料不易滑脱,送取效率高,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

【技术保护点】
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滑块、连接板、滑轨、右转轮、左转轮、连接杆、卡齿、右手指、左手指、连杆;所述的滑块的两侧边设置有滑轨,滑块与连接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板上并列设置有右转轮和左转轮,右转轮和左转轮上分别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与右手指和左手指铰接;所述的连接板上铰接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分别与右手指和左手指铰接;所述的右转轮和左转轮的圆周均布有卡齿,右转轮与左转轮通过卡齿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生产线送取料机器人手爪,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滑块、连接板、滑轨、右转轮、左转轮、连接杆、卡齿、右手指、左手指、连杆;所述的滑块的两侧边设置有滑轨,滑块与连接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板上并列设置有右转轮和左转轮,右转轮和左转轮上分别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与右手指和左手指铰接;所述的连接板上铰接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分别与右手指和左手指铰接;所述的右转轮和左转轮的圆周均布有卡齿,右转轮与左转轮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建金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