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培科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0031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包括热交换外箱、热交换内箱、余热回收箱和废气净化组件,热交换内箱位于热交换外箱的内部,热交换内箱的底部设有用来与热风炉炉头对接的对接口,热交换内箱的顶部设有废气出口,炉头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进入热交换内箱后从废气出口排出;废气净化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管组、出气管组和除尘水箱,进气管组与废气出口连通,从废气出口排出的废气经进气管组进入除尘水箱过滤之后由出气管组排出;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位于余热回收箱的内部,余热回收箱与热交换外箱连通,余热回收箱的箱体壁设有洁净风入口,热交换外箱上设有热风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热交换效率高、环保安全。

Heat exchange system based on hot blast sto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 system of hot blast stove based on heat exchange, including the outer box and the inner box, waste heat recovery heat exchange box and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components, internal heat exchange inside the heat exchange box is located outside the box, the heat exchange in the bottom of the box is used with hot blast stove head butt on the top interface. The heat exchange inside the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gas outlet, the exhaust gas generated after the combustion furnace head into the heat exchange in the box from the exhaust gas outlet;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assembly includes inlet connected pipe, outlet pipe group and the dedusting tank, the intake pipe and exhaust gas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group, from the exhaust gas outlet is discharged through the intake pipe after group the gas tank into the dust filter group discharged; intake pipe group and the internal pipe group is located in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box, heat recovery box and heat exchange box connected box wall heat recovery box with clean A hot air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box of the heat exchang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热风炉是一种用来输出洁净热风的设备,以供需要大面积热风的场合使用(如温室),其主要由燃料输入装置、炉头和热交换系统构成,燃料输入装置向炉头输送燃料,燃料在炉头内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和废气,火焰和废气通过热交换系统与外界进入的洁净风进行热交换,使洁净风变成高温洁净热风输出。目前,现有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大多存在热交换效率不高的缺点,而且没有废气净化处理,达不到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环保安全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包括热交换外箱、热交换内箱、余热回收箱和废气净化组件,所述热交换内箱位于热交换外箱的内部,热交换内箱的底部设有用来与热风炉炉头对接的对接口,热交换内箱的顶部设有废气出口,所述炉头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进入热交换内箱后从废气出口排出;所述废气净化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管组、出气管组和除尘水箱,进气管组与废气出口连通,从废气出口排出的废气经进气管组进入除尘水箱过滤之后由出气管组排出;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位于余热回收箱的内部,余热回收箱与热交换外箱连通,余热回收箱的箱体壁设有洁净风入口,外部洁净风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洁净风入口进入余热回收箱并与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产生热交换,然后进入热交换外箱与热交换内箱产生热交换,最后从热交换外箱上的热风出口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内箱的内部横向穿插有供洁净风流动的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两端贯通至热交换内箱的左右两侧外部,所述热交换管沿竖直方向分为多组,每组热交换管出口的上方设有一块置于热交换外箱与热交换内箱之间的挡风板,所有的挡风板相间布置于热交换内箱的左右两侧,洁净风通过挡风板的作用沿着各组热交换管内迂回流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管在竖直方向上呈相间排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内箱的前后两侧各设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通向热交换内箱前后两侧箱体壁的高温区,所述高温区位于热交换内箱底部对接口的周侧附近,导风通道由两块相对布置的导风板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内箱的内底部设有碳粒回滚面,所述碳粒回滚面倾斜布置,并通向对接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余热回收箱内沿竖直方向设有两块以上的拦风板,所有的拦风板相间布置于回收箱内的相对两侧,洁净风通过拦风板的作用在回收箱内迂回向上流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洁净风入口设于余热回收箱的下部侧壁,且靠近热交换外箱下方的炉头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余热回收箱的顶部设有引风口,所述热交换外箱的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引风口与进风口之间通过引风罩和引风机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气出口与进气管组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连接管位于引风罩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竖直布置,所述除尘水箱位于余热回收箱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系统,其洁净风与废气之间发生的热交换过程,不仅在热交换内箱与热交换外箱之间进行,而且还在进气管组、出气管组与余热回收箱之间进行,即,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系统在增加了一套废气净化组件的同时,还基于废气净化组件设计了一套余热回收结构,把废气净化过程中的余热加以回收利用,既起到了净化废气、实现环保的作用,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热交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热风炉上时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热风炉上时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热风炉上时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洁净风的流动路径示意图(基于图3的主视视角)。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废气的流动路径示意图(基于图3的主视视角)。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废气在废气净化组件中的流动路径示意图(基于图5的右视视角)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热交换内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废气在热交换内箱中的流动路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洁净空气从热交换内箱左右两侧沿热交换管迂回流动的路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洁净空气从热交换内箱前后两侧沿导风通道流动的路径示意图。所有图中的箭头均表示流动方向。图例说明:1、燃料输入装置;2、炉头;3、热交换外箱;31、热风出口;32、进风口;4、热交换内箱;41、对接口;42、废气出口;43、碳粒回滚面;44、高温区;45、导风通道;46、导风板;47、热交换管;48、挡风板;5、余热回收箱;51、洁净风入口;52、拦风板;53、引风口;6、进气管组;61、入口收集室;62、净化入口;7、出气管组;71、出口收集室;72、排放口;8、除尘水箱;81、溢流口;82、放水口;9、引风机;10、排风机;20、引风罩;30、连接管;301、第一入水口;302、第二入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出的任何改进和润饰,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是应用于热风炉上,热风炉是一种用来输出洁净热风的设备,参见图1至图3,其主要由燃料输入装置1、炉头2和热交换系统构成,燃料输入装置1向炉头2输送燃料,燃料在炉头2内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和废气,火焰和废气通过热交换系统与外界进入的洁净风进行热交换,使洁净风变成高温洁净热风输出。如图4、图5、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系统包括热交换外箱3、热交换内箱4、余热回收箱5和废气净化组件。热交换内箱4位于热交换外箱3的内部,热交换内箱4的底部设有用来与热风炉炉头2对接的对接口41,热交换内箱4的顶部设有废气出口42,炉头2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废气进入热交换内箱4后从废气出口42排出。废气净化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管组6、出气管组7和除尘水箱8,进气管组6与废气出口42连通,从废气出口42排出的废气经进气管组6进入除尘水箱8,废气冲击水面时,废气中夹带的灰尘粒子以及可能尚未完全熄灭的火星就被喷到水面上被粘附住,从而达到除尘、灭火星、消声的效果,净化之后的废气则从出气管组7排出。废气在热交换系统内的流动路径参见5、图6。进气管组6和出气管组7位于余热回收箱5的内部,余热回收箱5与热交换外箱3连通,余热回收箱5的箱体壁设有洁净风入口51,外部洁净风在引风机9的作用下从洁净风入口51进入余热回收箱5并与进气管组6和出气管组7产生热交换,然后进入热交换外箱3与热交换内箱4产生热交换,最后从热交换外箱3上的热风出口31排出。洁净风在热交换系统内的流动路径参见图4。从洁净风和废气的流动路径可以得知,洁净风与废气之间发生的热交换过程,不仅在热交换内箱4与热交换外箱3之间进行,而且还在进气管组6、出气管组7与余热回收箱5之间进行。即,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系统在增加了一套废气净化组件的同时,还基于废气净化组件设计了一套余热回收结构,把废气净化过程中的余热加以回收利用,既起到了净化废气的作用,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洁净风入口51设于余热回收箱5的下部侧壁,且靠近热交换外箱3下方的炉头2设置。由于炉头2在燃烧时,其周围的环境温度很高,把洁净风入口51靠近炉头2设置,可以将炉头2周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外箱、热交换内箱、余热回收箱和废气净化组件,所述热交换内箱位于热交换外箱的内部,热交换内箱的底部设有用来与热风炉炉头对接的对接口,热交换内箱的顶部设有废气出口,所述炉头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进入热交换内箱后从废气出口排出;所述废气净化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管组、出气管组和除尘水箱,进气管组与废气出口连通,从废气出口排出的废气经进气管组进入除尘水箱过滤之后由出气管组排出;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位于余热回收箱的内部,余热回收箱与热交换外箱连通,余热回收箱的箱体壁设有洁净风入口,外部洁净风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洁净风入口进入余热回收箱并与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产生热交换,然后进入热交换外箱与热交换内箱产生热交换,最后从热交换外箱上的热风出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外箱、热交换内箱、余热回收箱和废气净化组件,所述热交换内箱位于热交换外箱的内部,热交换内箱的底部设有用来与热风炉炉头对接的对接口,热交换内箱的顶部设有废气出口,所述炉头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进入热交换内箱后从废气出口排出;所述废气净化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管组、出气管组和除尘水箱,进气管组与废气出口连通,从废气出口排出的废气经进气管组进入除尘水箱过滤之后由出气管组排出;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位于余热回收箱的内部,余热回收箱与热交换外箱连通,余热回收箱的箱体壁设有洁净风入口,外部洁净风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洁净风入口进入余热回收箱并与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产生热交换,然后进入热交换外箱与热交换内箱产生热交换,最后从热交换外箱上的热风出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内箱的内部横向穿插有供洁净风流动的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两端贯通至热交换内箱的左右两侧外部,所述热交换管沿竖直方向分为多组,每组热交换管出口的上方设有一块置于热交换外箱与热交换内箱之间的挡风板,所有的挡风板相间布置于热交换内箱的左右两侧,洁净风通过挡风板的作用沿着各组热交换管内迂回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在竖直方向上呈相间排列。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培科
申请(专利权)人:叶培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