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855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改良剂,具体的说是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良剂是由硫酸、天然矿物、天然高分子、有机物料、有机固废组成,按照比例将其充分混匀后,即可得到苏打盐碱地改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施用于田间试验后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下降了1.2‑2.2,含盐量下降20‑42%,水稻插秧存活率达到100%,在重度盐碱地水稻产量增产幅度达到7~10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制作方法简单,应用成本较低,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显著,并起到增产丰收的作用。

Inland soda saline land amendmen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mproved saline alkali land, in particular to an inland soda saline land amendment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mproved agent is composed of sulfuric acid, natural minerals, natural polymer, organic materials, organic solid was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full mixing, can get the soda saline alkali soil improver.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inland saline alkali land improvement, applied to the fiel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pH value decreased by 1.2 2.2, salinity decreased 20 42%, rice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reached 100%, in heavy saline rice yield increase rate reached 7 ~ 10 tim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soda saline alkali modifier is simple, the application cost is low, and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he saline alkali land is remarkable, and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yield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改良剂,具体的说是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及应用。
技术介绍
根据农业部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统计,我国盐碱土总面积3466×104hm2,其中耕地占16.6%,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盐碱化土地面积为380×104hm2,其中耕地127×104hm2。苏打型盐碱地土壤中盐分离子主要以Na+、Ca2+、CO32-、HCO3-为主,地面植被稀疏,生物积累性弱,土壤淋溶作用微弱,不利于植被生长,区内自然植被群落为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仅有少量低产农田,且多存在缺苗、减产甚至绝产等问题,自然利用效率极低。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亟需加快盐碱地改良。目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较多,包括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客土压碱等;水利工程改良:包括排灌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等;生物改良:种植耐盐植物、施用微生物菌肥等;化学改良:施用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硅钙矿物等;综合处理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综合使用。具有费用高、见效慢、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在盐碱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微生物很难存活,大大降低其有效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成本高、见效慢、难以推广应用等不足,提供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及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改良剂由重量比为10%硫酸溶液5-20%、天然矿物5-35%、天然高分子1-20%、有机物料5-30%、有机固废10-40%组成;几种物质的协同作用,对盐碱地的修复具有显著效果。所述天然矿物为脱硫石膏、沸石、蛭石中的一种或是几种的组合。所述天然高分子为海藻多糖、腐殖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是几种的组合。所述有机物料为:泥炭和/或秸秆碳。所述有机固废为:羧酸盐(糖钙)、绿肥、农家肥中的一种或是几种的组合。其中,羧酸盐(糖钙)是味精厂的一个副产物,含有多种羧基、羟基、钙离子等,是一个无毒无害的混合物;绿肥为是用绿色植物体制成的肥料;农家肥为家禽粪便获得。上述改良剂,通过硫酸的加入,能够快速中和土壤酸碱度,天然矿物、有机物料以及天然高分子等物料的加入能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补充微量元素,并利用有机固废各物质中的多种离子(例如钙离子等)的作用置换盐碱地中钠离子,降低盐害,进而使土壤质量得以快速提升。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分别将重量比10%硫酸溶液5-20%、天然矿物5-35%、天然高分子1-20%、有机物料5-30%、有机固废10-40%按比例充分混匀得到混合物,即可得到苏打盐碱地改良剂。本专利技术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制备方法简单,所用原料多为无毒无害的工业农业废弃物或副产物,来源广泛、应用成本低。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的应用,按土壤pH>9.5,每亩施用上述改良剂150-350kg,土壤pH值8.5-9.5,每亩施用改良剂50-150k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良剂能够快速有效的降盐除碱、调节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补充作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并显著增加产量,具体为:(1)本专利技术改良剂能够迅速降低土壤pH值,及时补充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土壤缓冲能力,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升土壤质量。(2)通过田间试验,水稻移苗存活率与现有专利(申请号201110347412.9)相比有所提高,该专利产品主要成分包括有机质、活性钙、过磷酸钙、硫酸铝等物质,移苗存活率85-98%。本专利技术改良剂移苗存活率达到100%。增产效果与现有专利(申请号2013102339784.9)相比大幅提高,该专利产品主要成分为生物炭、磷石膏、腐殖酸铵、尿素等物质,增产9.9-22.3%,本专利技术改良剂针对中重度苏打盐碱地水稻增产达到7-10倍。本专利技术改良剂每亩地使用成本200-300元,现有类似产品应用成本达到600-1000元/亩。目前针对内陆苏打盐碱地修复停留在田间示范阶段,尚未进行大规模推广,高成本是农田改良的瓶颈,本专利技术改良剂在成本及应用效果上均具有产业化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改良剂是由硫酸、天然矿物、天然高分子、有机物料、有机固废组成,按照比例将其充分混匀后,即可得到苏打盐碱地改良剂。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施用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下降了1.2-2.2,含盐量下降20-42%,水稻插秧存活率达到100%,产量增产幅度达到7~10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制作方法简单,应用成本较低,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显著,并起到增产丰收的作用。下述实施例中,羧酸盐(糖钙)是味精厂的一个副产物,含有多种羧基、羟基、钙离子等,是一个无毒无害的混合物。绿肥为本实施例采用豆科绿色植物制成的肥料。农家肥为本实施例采用家禽粪便获得。实施例1:生产100kg产品所需原料及方法:分别将10%硫酸20kg、脱硫石膏20kg、海藻多糖5kg、腐殖酸5kg、泥炭5kg、羧酸盐(糖钙)10kg、绿肥20kg、农家肥15kg,即可得到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在使用时,按土壤pH>9.5,每亩施用改良剂150-200kg,土壤pH值8.5-9.5,每亩施用改良剂50-150kg。实施例2:生产100kg产品所需原料及方法:分别将10%硫酸15kg、脱硫石膏30kg、纤维素5kg、腐殖酸5kg、秸秆碳5kg、羧酸盐(糖钙)15kg、豆科绿肥15kg、农家肥10kg,充分混匀即可得到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在使用时,按土壤pH>9.5,每亩施用改良剂200-300kg,土壤pH值8.5-9.5,每亩施用改良剂100-200kg。实施例3:生产100kg产品所需原料及方法:10%硫酸10kg、脱硫石膏15kg、蛭石10kg、纤维素10kg、腐殖酸10kg、泥炭10kg、羧酸盐(糖钙)15kg、豆科绿肥10kg、农家肥10kg。充分混匀得到得到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在使用时,按土壤pH>9.5,每亩施用改良剂250-350kg,土壤pH值8.5-9.5,每亩施用改良剂150-250kg。实施例4:将上述制备获得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于吉林省扶余县、黑龙江省龙江县盐碱地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试验地处于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该地区存在大量的盐土、碱土、盐碱化草甸土等土壤中盐分离子主要以Na+、Ca2+、CO32-、HCO3-为主。盐碱地地面植被稀疏,生物积累性弱,土壤淋溶作用微弱,不利于植被生长,区内自然植被群落为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仅有少量低产农田,且多存在缺苗、减产甚至死亡等问题,自然利用效率极低。以常规(不施入改良剂)以及施入对比产品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施入上述实施例获得的改良剂,同时种植水稻,水稻生长具体数据如表1、2所示。对比产品主要成分为磷石膏。当施入上述实施例改良剂后,土壤pH值明显降低,团粒结构及透气性显著改善,有机质显著提高,缓苗期水稻存活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进而起到增产作用。表1吉林省扶余县盐碱地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改良剂由重量比为10%硫酸溶液5‑20%、天然矿物5‑35%、天然高分子1‑20%、有机物料5‑30%、有机固废10‑40%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改良剂由重量比为10%硫酸溶液5-20%、天然矿物5-35%、天然高分子1-20%、有机物料5-30%、有机固废10-40%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矿物为脱硫石膏、沸石、蛭石中的一种或是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为海藻多糖、腐殖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是几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料为:泥炭和/或秸秆碳。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婷孙慧王宇吴迪彭湃王恩彪王远胥维昌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