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298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前排钢腰梁、后排钢腰梁、连梁、节点连接板,前排钢腰梁装设在前排钢板桩上,后排钢板桩装设在后排钢腰梁上,前排钢腰梁与后排钢腰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前排钢板桩与前排钢腰梁以及后排钢板桩与后排钢腰梁之间存在施工间隙,该间隙之间通过节点连接板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增强双排钢板桩的节点连接强度,能较好的利用双排钢板桩的自身强度,从而达到减小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形的目的。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double row steel sheet pil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nod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 double steel sheet pil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node. Including front and rear plate steel sheet pile pile, steel beam, steel front rear waist beam, beam, plate joints, steel beam is arranged in the front row on the back of the steel sheet pile, steel sheet pile installed in the rear steel beam,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waist steel beam steel beam through beam connection construction the gap between the front plate and the front row pile steel beam and a rear plate rear pile and steel beam, the gap between the nodes are connected through connec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hance the joint strength of the double row steel sheet pile, and can better utilize the self strength of the double row steel sheet pile, so as to reduc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节点连接薄弱进行优化的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节点连接形式。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基坑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钢板桩是一种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建设费用低、工期短以及可重复使用的基坑支护形式,所以在基坑支护设计时工程师会经常采用钢板桩支护形式。而由于钢板桩的支撑刚度较小,单排钢板桩悬臂支护深度较为受限。国内外部分学者在基于双排灌注桩和钢板桩支护形式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支护形式—双排钢板桩。目前双排钢板桩的使用大多用在围堰支护设计,且双排钢板桩的前后排钢板桩大多数采用的是柔性连接(钢筋拉结连接)。计算时将其简化为钢板桩及桩间土体组合形成的重力式挡土墙,此种支护形式节点连接薄弱,难以充分发挥钢板桩的自身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施工方便,且成本低,经济实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前排钢腰梁、后排钢腰梁、连梁,前排钢腰梁装设在前排钢板桩上,后排钢板桩装设在后排钢腰梁上,前排钢腰梁与后排钢腰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前排钢板桩与前排钢腰梁以及后排钢板桩与后排钢腰梁之间存在施工间隙,该间隙之间通过节点连接板进行连接。本技术前后排钢板桩通过钢连梁连接,各构件通过焊接连接。本技术能增强双排钢板桩的节点连接强度,能较好的利用双排钢板桩的自身强度,从而达到减小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形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图;图5为图3中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前排钢板桩1、后排钢板桩2、前排钢腰梁3、后排钢腰梁4、连梁5、节点连接板8,前排钢腰梁3装设在前排钢板桩1上,后排钢板桩2装设在后排钢腰梁4上,前排钢腰梁3与后排钢腰梁4之间通过连梁5连接,前排钢板桩1与前排钢腰梁3以及后排钢板桩2与后排钢腰梁4之间存在施工间隙,该间隙之间通过节点连接板8进行连接。即该间隙之间装设有节点连接板8,前排钢板桩1与前排钢腰梁3之间及后排钢板桩2与后排钢腰梁4之间通过节点连接板8连接。并在装好节点连接板8后,在前排钢板桩1与前排钢腰梁3之间的空隙处及后排钢板桩2与后排钢腰梁4之间的空隙处均采用细石混凝土9回填密实。本实施例中,上述节点连接板8是钢板。本实施例中,上述节点连接板8与前后排钢腰梁3、后排钢腰梁4及前排钢板桩1、后排钢板桩2在腰梁高度范围内满焊。本实施例中,上述前排钢板桩1与前排钢腰梁3之间还装设有钢牛腿7,钢牛腿7一端与前排钢板桩1连接,钢牛腿7另一端与前排钢腰梁3连接。钢牛腿7倾斜支撑前排钢板桩1及前排钢腰梁3。本实施例中,上述钢牛腿7通过焊接与前排钢板桩1及前排钢腰梁3连接。并保证焊缝强度。此外,上述后排钢板桩2与后排钢腰梁4之间也装设有钢牛腿7,钢牛腿7一端与后排钢板桩2连接,钢牛腿7另一端与后排钢腰梁4连接。钢牛腿7倾斜支撑后排钢板桩2及后排钢腰梁4。本实施例中,上述钢牛腿7通过焊接与后排钢板桩2及后排钢腰梁4连接。并保证焊缝强度。本实施例中,上述后排钢腰梁4与连梁5采用直接焊接的连接形式;上述连梁5与前排钢腰梁3之间的连接为在连梁范围内采用两块连接钢板与连梁可靠焊接后嵌入前排钢腰梁3后与其焊接后形成刚性节点。本实施例中,上述前排钢板桩1与前排钢腰梁3之间还装设有钢板加劲肋6,后排钢板桩2与后排钢腰梁4之间也装设有钢板加劲肋6。在一些大型住宅小区建筑中,往往会设置1~2层地下室,以满足基础埋深以及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在施工地下室时需要进行基坑支护。在佛山融创绿岛湖—湖滨世家项目中,大部分为一层地下室,局部为两层地下室。基坑支护周长约900m,基坑支护深度约5m,红线距离地下室侧壁约6m。在用地紧凑,施工工期紧张以及支护面积较大且无法使用内支撑及锚索的情况下,选用何种支护结构形式成为了问题的关键。最终,经过多方面考虑、学习以往经验,并专家论证后采用了双排钢板的支护形式。本技术在实际设计中,学习并吸取以往经验,并对双排桩支护结构进行节点优化设计。双排钢板桩的设计可以采用理正7.0支护结构计算软件中的双排灌注桩计算模块,对双排钢板桩及型钢连梁进行等效刚度换算后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之上采用MIDAS/GTS-NX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对其内力,位移,稳定性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与控制。本技术连梁采用型钢,因连梁与钢板桩连接处应力较大,考虑到“加强强节点,强锚固”的构造要求,连梁与钢腰梁连接处均采用焊接连接并采取了添加加劲板以及腰梁及钢板桩之间浇筑细石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前后排钢板桩的连接强度,钢板加劲肋增强了节点刚度,提高了钢腰梁的抗扭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前排钢腰梁、后排钢腰梁、连梁、节点连接板, 前排钢腰梁装设在前排钢板桩上,后排钢板桩装设在后排钢腰梁上,前排钢腰梁与后排钢腰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前排钢板桩与前排钢腰梁以及后排钢板桩与后排钢腰梁之间存在施工间隙,该间隙之间通过节点连接板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前排钢腰梁、后排钢腰梁、连梁、节点连接板,前排钢腰梁装设在前排钢板桩上,后排钢板桩装设在后排钢腰梁上,前排钢腰梁与后排钢腰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前排钢板桩与前排钢腰梁以及后排钢板桩与后排钢腰梁之间存在施工间隙,该间隙之间通过节点连接板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节点连接板与前后排钢腰梁、后排钢腰梁及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在腰梁高度范围内满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排钢板桩与前排钢腰梁之间还装设有钢牛腿,钢牛腿一端与前排钢板桩连接,钢牛腿另一端与前排钢腰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钢牛腿通过焊接与前排钢板桩及前排钢腰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节点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排钢板桩与后排钢腰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健陈茂田蔡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