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室内排水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卫生间的排水施工在卫生间的底部和墙面涂刷防水层,使卫生间构成一个具有防水效果的独立解耦股,然后在卫生间的地面以下进行沙土填充,在填平之后在沙土层的表面贴地板砖完成卫生间地面的安装铺设。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卫生间在使用过程中地面会留存有大量的水,这些水容易通过地板砖之间的间隙渗入到卫生间的底部位置,这些水在经过长时间的沉积之后,容易对卫生间的底面结构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卫生间底部水的沉积,本申请提供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包括卫生间本体,所述卫生间本体的内部底面开设有沉箱池,所述沉箱池内填充有陶粒混凝土填充层,且所述卫生间本体的内部贯通外部安装有接外排管,所述接外排管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接外排管位于卫生间本体的底部位置用于与沉箱池的侧壁相连通,所述沉箱池的底部填充设置有止水层,所述止水层沿朝向接外排管处呈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沉箱池的侧壁对应开设有插孔,所述接外排管与插孔插接配合。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陶粒混凝土填充层的间隙渗入到止水层的积水能够沿止水层朝向接外排管的位置进行排放,从而有利于减少卫生间底部水的沉积。 >[0007]可选的,所述卫生间本体的内部贯穿外部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伸入沉箱池内用于排放污水。
[0008]可选的,所述排污管内安装有刮污筒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污筒轮的设置,能够对排污管内侧壁进行清理,从而减少排污管内侧壁污渍的堆积。
[0010]可选的,所述刮污筒轮由两个端圈以及多条连接条固定而成,所述刮污筒轮呈中空设置,多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圈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多条所述连接条沿端圈的轴线呈周向排列设置,所述连接条的轴向截面呈扁平状设置,所述连接条的一侧侧壁伸出于端圈的侧壁外用于与排污管的内侧壁相接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污水通过地漏进入排污管内时,污水能够流经连接条的位置,从而使得刮污筒轮转动并通过连接条对排污管的内壁进行刮动,能够将排污管内侧壁上的污渍刮落,保持排污管内侧壁的洁净。
[0012]可选的,所述排污管的内侧壁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凸点。
[0013]可选的,所述排污管的排水端与接外排管通过三通接头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出水端连接有S弯头排水管,所述S弯头排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总管,所述总管呈竖直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污筒轮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条会接触到凸点,从而使得刮污筒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并对排污管的内壁起到敲击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对排污管内部的清洁效果,能使也能通过敲击使得刮污筒轮上的污渍掉落并随污水一起排出。
[0015]可选的,所述陶粒混凝土填充层的顶部铺设地板砖,所述地板砖贯穿安装有地漏,所述地漏与排污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沉箱池的内表面涂覆设置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层,且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沿沉箱池的侧壁向上延伸至卫生间本体的侧壁处。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设置,能够提高沉箱池的密封性,减少渗水。
[0018]可选的,所述接外排管的表面套接设置有遇水膨胀密封胶套。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水膨胀密封胶套能够遇水膨胀,从而对接外排管与卫生间本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填充,减少渗水外流的情况的发生。
[0020]第二方面,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应用于如上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筑卫生间本体,在卫生间本体的底部预留空间;步骤二:分别在排污管以及接外排管的外侧套接遇水膨胀密封圈,然后将排污管以及接外排管安装在卫生间本体的侧壁固定;步骤三:在卫生间本体的底部建筑沉箱池并与排污管、接外排管连通;步骤四:在沉箱池与接外排水管的间隙处填充聚氨酯建筑密封胶;步骤五:在沉箱池与接外排水管之间安装排栅;步骤六:在沉箱池内部涂覆聚氨酯防水涂料层,位于沉箱池底面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沿朝向接外排管的一侧呈倾斜设置,坡度为1%
‑
5%,位于沉箱池侧面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朝向卫生间本体的侧壁进行涂覆并覆盖连接处;步骤七:在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上方填充陶粒混凝土填充层;步骤八:在陶粒混凝土填充层的上方铺设地板砖,并预留排污管的进水端位置,地板砖沿朝向排污管的进水端一侧呈倾斜朝下设置;步骤九:在排污管的进水端安装地漏。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陶粒混凝土填充层的间隙渗入到止水层的积水能够沿止水层朝向接外排管的位置进行排放,从而有利于减少卫生间底部水的沉积;2.刮污筒轮的设置,能够对排污管内侧壁进行清理,从而减少排污管内侧壁污渍的堆积;3.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设置,能够提高沉箱池的密封性,减少渗水;4.遇水膨胀密封胶套能够遇水膨胀,从而对接外排管与卫生间本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填充,减少渗水外流的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卫生间本体;2、沉箱池;3、接外排管;4、止水层;5、遇水膨胀密封胶套;6、聚氨酯防水涂料层;7、陶粒混凝土填充层;8、地板砖;9、排污管;10、地漏;11、三通接头;12、S弯头排水管;13、刮污筒轮;131、端圈;132、连接条;14、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1
‑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参照图1,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包括卫生间本体1,卫生间本体1的内部底面开设有沉箱池2,且卫生间本体1的内部贯通外部安装有接外排管3。接外排管3呈水平设置,且接外排管3位于卫生间本体1的底部位置用于与沉箱池2的侧壁相连通。沉箱池2的底部填充设置有止水层4,在本实施例中,止水层4采用氯丁胶乳聚合物防水砂浆制成,能够有效的止水,且止水层4的表面光滑平稳,容易成型。止水层4沿朝向接外排管3处呈倾斜向下设置,且沉箱池2的侧壁对应开设有插孔,接外排管3与插孔插接配合,从而能够通过接外排管3收集位于止水层4表面的积水,及时将沉箱池2内积水进行排出。
[0027]参照图1,接外排管3的表面套接设置有遇水膨胀密封胶套5,在沉箱池2内的积水通过插孔渗入接外排管3与卫生间本体1之间的间隙时,遇水膨胀密封胶套5能够遇水膨胀,从而对接外排管3与卫生间本体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填充,减少渗水外流的情况的发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卫生间本体(1),所述卫生间本体(1)的内部底面开设有沉箱池(2),且所述卫生间本体(1)的内部贯通外部安装有接外排管(3),所述接外排管(3)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接外排管(3)位于卫生间本体(1)的底部位置用于与沉箱池(2)的侧壁相连通,所述沉箱池(2)的底部填充设置有止水层(4),所述止水层(4)沿朝向接外排管(3)处呈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沉箱池(2)的侧壁对应开设有插孔,所述接外排管(3)与插孔插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间本体(1)的内部贯穿外部安装有排污管(9),所述排污管(9)伸入沉箱池(2)内用于排放污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9)内安装有刮污筒轮(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污筒轮(13)由两个端圈(131)以及多条连接条(132)固定而成,所述刮污筒轮(13)呈中空设置,多条所述连接条(1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圈(13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多条所述连接条(132)沿端圈(131)的轴线呈周向排列设置,所述连接条(132)的轴向截面呈扁平状设置,所述连接条(132)的一侧侧壁伸出于端圈(131)的侧壁外用于与排污管(9)的内侧壁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9)的内侧壁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凸点(1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9)的排水端与接外排管(3)通过三通接头(11)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11)的出水端连接有S弯头排水管(12),所述S弯头排水管(12)的出水端连接有总管,所述总管呈竖直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健,周楚云,王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