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机的冷却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06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粒机的冷却水槽,设于造粒机的注塑机旁边且对该注塑机所成型出的坯料进行冷却,包括槽体、第一毛刷、第二毛刷、水帘板、出水管、水泵及回收管。槽体开设有连通的液体回收腔及坯料通过腔,坯料通过腔位于液体回收腔的正上方;第一毛刷组装于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第一毛刷的毛部遮挡进料口;第二毛刷组装于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第二毛刷的毛部遮挡出料口;水帘板组装于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位于坯料正上方;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水帘板相对接,水泵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第二端连通;回收管的第一端与液体回收腔的底部连通,回收管的第二端与水泵的入水口连通,实现对坯料高效冷却以缩短冷却时间和提高效率。

Cooling tank of gran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ling water tank granulating machin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s arranged beside the blank granulator and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mold for cooling,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the first brush, brush second, water curtain plate, outlet pipe, water pump and recovery tube. Th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recovery cavity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cavity and blank, just above the billet through cavity in the liquid recycling cavity; the first brush is assembled in the blank before and after the cavity wall cavity, the first brush hair part occlusion inlet; second brush assembled on the blank through the front cavity wall cavity, second hair brush Department of occlusion of the discharge port; the water curtain plate is assembled in the blank before and after the cavity wall of the cavity, and is located just above the blank;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plate,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a water outlet pump second end; the first end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liquid tube recycling cavity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recovery,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tube the pump inlet communicated, to achieve efficient cooling of billet to shorten the cooling time and improv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粒机的冷却水槽
本技术涉及塑料的造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粒机的冷却水槽。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各式各样的物质消费品,而造粒机是诸多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众所周知,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通过将物料投放于造粒机的主机进料斗内加热融化,由旋转的螺杆将融化的物料注射,然后冷却成型出所要的特定形状的毛坯,最后由切粒装置对该毛坯进行切粒,从而达到造粒的目的。但是,在现有的造粒机中,由注塑机注塑成型出的坯料由自然冷却,故冷却需要的时间长,冷却效率低,故影响到造粒机的造粒效率。因此,急需要一种冷却效率高以缩短冷却时间而确保造粒效率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以缩短冷却时间而确保造粒效率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造粒机的冷却水槽,设于造粒机的注塑机旁边且对该注塑机所成型出的坯料进行冷却。其中,本技术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包括槽体、第一毛刷、第二毛刷、水帘板、出水管、水泵及回收管。所述槽体开设有连通的液体回收腔及坯料通过腔,所述坯料通过腔贯穿所述槽体左右两端的侧壁并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坯料通过腔位于所述液体回收腔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毛刷邻近所述进料口处,所述第一毛刷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所述第一毛刷的毛部遮挡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二毛刷邻近所述出料口处,所述第二毛刷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所述第二毛刷的毛部遮挡所述出料口;所述水帘板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组装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所述水帘板位于所述坯料通过腔内的坯料正上方;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帘板相对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回收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液体回收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回收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水泵的入水口连通。较佳地,所述水帘板沿所述槽体的左右方向排成一行。较佳地,所述水帘板为四个且呈等间距的布置。较佳地,所述水帘板的横截面为倒梯形结构,且所述倒梯形结构围出接水腔,所述接水腔的腔底开设有出水孔。较佳地,所述出水孔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呈等距离的排成一行。较佳地,所述出水孔为下小上大的锥形孔。较佳地,所述液体回收腔的左右尺寸小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左右尺寸。较佳地,所述水帘板沿所述槽体的左右方向介于所述第一毛刷与所述第二毛刷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包括槽体、第一毛刷、第二毛刷、水帘板、出水管、水泵及回收管,槽体开设有连通的液体回收腔及坯料通过腔,坯料通过腔贯穿槽体左右两端的侧壁并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供注塑机注塑成型出的坯料由进料口进入坯料通过腔,再由出料口离开坯料通过腔;坯料通过腔位于液体回收腔的正上方,第一毛刷邻近进料口处,第一毛刷沿槽体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第一毛刷的毛部遮挡进料口,用于对坯料进行刮扫,并防止水帘板产生的水帘由进料口溅射出去;第二毛刷邻近出料口处,第二毛刷沿槽体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第二毛刷的毛部遮挡出料口,用于对坯料上的液体进行刮扫,并防止水帘板产生的水帘由出料口溅射出去;水帘板沿槽体的前后方向组装于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水帘板位于坯料通过腔内的坯料正上方,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水帘板相对接,水泵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第二端连通,回收管的第一端与液体回收腔的底部连通,回收管的第二端与水泵的入水口连通,实现将液体回收腔内的液体输送到水帘板处形成水帘,由水帘对坯料进行冷却并再流回至液体回收腔内被再次循环,一方面提高冷却效率,另一方面缩短冷却时间以确保造粒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设于造粒机的注塑机旁边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在工作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100设于造粒机的注塑机200旁边,并对该注塑机200所成型出的坯料进行冷却。其中,本技术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100包括槽体10、第一毛刷20、第二毛刷30、水帘板40、出水管50、水泵60及回收管70。槽体10开设有连通的液体回收腔11及坯料通过腔12,坯料通过腔12贯穿槽体10左右两端的侧壁并具有进料口13及出料口14,坯料通过腔12位于液体回收腔11的正上方;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回收腔11的左右尺寸小于坯料通过腔12的左右尺寸,以利于坯料进入坯料通过腔12内一定距离后再被冷却,但不以此为限。如图2所示,第一毛刷20邻近进料口13处,第一毛刷20沿槽体10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坯料通过腔12的前后腔壁处,使第一毛刷20位于坯料通过腔12邻近进料口13的部位内,且第一毛刷20的毛部21遮挡进料口13,防止液体由进料口13溅射出来,从而确保环境的洁净。第二毛刷30邻近出料口14处,第二毛刷30沿槽体10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坯料通过腔12的前后腔壁处,使第二毛刷30位于坯料通过腔12邻近出料口14的部位内,且第二毛刷30的毛部30遮挡出料口14,防止液体由出料口14溅射出来,从而确保环境的洁净。如图2所示,水帘板40沿槽体10的前后方向组装于坯料通过腔12的前后腔壁处,使水帘板40位于坯料通过腔12内,较优的是沿槽体10的左右方向介于第一毛刷20及第二毛刷30之间;且水帘板40位于坯料通过腔12内的坯料正上方,使得水帘板40产生的水帘直倒淋于坯料上。出水管50的第一端与水帘板40相对接,为水帘板40输送液体,水泵60的出水口与出水管50的第二端连通,回收管70的第一端与液体回收腔11的底部连通,回收管70的第二端与水泵60的入水口连通,由水泵60将液体回收腔11内的液体抽走,再由出水管50输送至水帘板40处,而水帘板40处的液体产生水帘淋于坯料处,由液体回收腔11进行回收,从而实现一个有机循环。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帘板40沿槽体10的左右方向排成一行,以提高冷却效率;举例而言,水帘板40为四个且呈等间距的布置,以确保冷却的均匀性,但不以此为限。同时,水帘板40的横截面为倒梯形结构,且倒梯形结构围出接水腔,接水腔的腔底开设有出水孔41;举例而言,出水孔41沿槽体10的前后方向呈等距离的排成一行,出水孔41为下小上大的锥形孔,以确保形成水帘效果的可靠性,但不以此为限。参见图3,展示本技术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100的工作原理:工作时,水泵60将液体回收腔11内的液体由回收管70抽走,再由出水管50输送至水帘板40处,由水帘板40形成水帘而往坯料通过腔12内的坯料流去,再由液体回收腔11对液体进行回收,故在水泵60的作用下实现不断循环的冷却过程,液体流向见图3中回收管70及出水管50内的箭头所示。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在回收管70处增加热交换装置,但不以此为限。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造粒机的冷却水槽100包括槽体10、第一毛刷20、第二毛刷30、水帘板40、出水管50、水泵60及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造粒机的冷却水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粒机的冷却水槽,设于造粒机的注塑机旁边且对该注塑机所成型出的坯料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的冷却水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开设有连通的液体回收腔及坯料通过腔,所述坯料通过腔贯穿所述槽体左右两端的侧壁并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坯料通过腔位于所述液体回收腔的正上方;邻近所述进料口处的第一毛刷,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所述第一毛刷的毛部遮挡所述进料口;邻近所述出料口处的第二毛刷,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所述第二毛刷的毛部遮挡所述出料口;水帘板,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组装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所述水帘板位于所述坯料通过腔内的坯料正上方;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帘板相对接;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连通;以及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液体回收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回收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水泵的入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机的冷却水槽,设于造粒机的注塑机旁边且对该注塑机所成型出的坯料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的冷却水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开设有连通的液体回收腔及坯料通过腔,所述坯料通过腔贯穿所述槽体左右两端的侧壁并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坯料通过腔位于所述液体回收腔的正上方;邻近所述进料口处的第一毛刷,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所述第一毛刷的毛部遮挡所述进料口;邻近所述出料口处的第二毛刷,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布置并组装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所述第二毛刷的毛部遮挡所述出料口;水帘板,沿所述槽体的前后方向组装于所述坯料通过腔的前后腔壁处,且所述水帘板位于所述坯料通过腔内的坯料正上方;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帘板相对接;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连通;以及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液体回收腔的底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兴润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